素超市

最养肝护肝的穴位

清明节气,天气变暖,此时也是肝脏运行最旺时期,肝气旺盛而生发,人的精神也跟着焕发,但是如果肝气生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容易损伤肝脏,导致夏季发生寒性病变,因此此时养生要注意顺时而养,不妨常按摩下面这六大养生穴位。

阳陵泉。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此穴治疗胆腑病症,在临床上常被用来作为脂肪肝治疗的要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此穴作用非常广泛,长期按摩可降血脂、降低血液黏度,预防血管硬化等等。所以经常按摩此穴对脂肪肝的防治有很大的益处,方法每天每侧按揉30~50次,酸胀为度。

肝腧穴。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是肝脏在背部的反应点,刺激此穴有利于肝脏疾病的防治。中医理论认为脏腑出现病变时都可在其相应背俞穴出现异常反应(如敏感、压痛等),所以经常按摩此穴即可了解肝脏健康情况,又能治疗其病变。

大敦穴。大敦穴是肝经的第一个穴位,它在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在脚拇趾趾甲边际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行间穴。行间穴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它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会导致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长泡等症,这表明火已经从肝经进入到心经,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

太冲穴。太冲穴在大脚趾缝往脚背上4厘米处,堪称人体第一大要穴。有人把太冲穴比作人体的出气筒,因为它是肝经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经的火穴,能够把肝气肝火消散掉。所以通过按揉太冲穴,可以把人体郁结的气最大限度地冲出去。太冲穴很好找,在脚背上大脚趾与二脚趾结合的地方向脚腕脖子方向推,推到两个骨头连接的尽头就是太冲穴,按揉方法就是仔细找到最痛的点,然后从太冲穴向揉到行间穴方向推揉,就可以把有助于将肝火基本上泄发出去了。

最后修改时间:
文章相关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近更新

发表评论

评论问答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