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经》言: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观经》则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善导大师释云: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
佛光普照,何以不摄余人,唯摄念佛者?善导大师以「三缘」释之:
一明亲缘: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
二明近缘: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故名近缘也。
三明增上缘: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缘也。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
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又十方恒沙诸佛证诚不虚也。
又此经(观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此例非一也。
偈言:
相好弥多八万四,一一光明照十方;
不为余缘光普照,唯觅念佛往生人。
身相光明照法界,光所及处皆蒙益;
一一光明相续照,照觅念佛往生人。
弥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最后修改时间:
清吕蔚若《净土圣贤录》
上一篇
宣化上人:你的大悲水为什么不灵?
下一篇
最近更新
发表评论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