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念佛时,我们要做到口里要字字玲珑,耳中字字分明,意中字字递接。“字字玲珑”,是指念的音声很圆明、圆润、平正。因为所念的是圆明具德的佛号,你要念得很圆润,而不是念得沙哑、急躁,“字字分明”,是说耳中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听清楚。“字字递接”,指意识里一个字接着一个字,相续不断。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修行人在最初念佛的时候,存在正念和妄念交替的情况。念着念着,心稍微不专注,念头就跑到别的地方去了,这时候其他的心念就会趁机活动。可能你口里还是一句接一句,念得非常清楚,但耳根没听分明,或者即便耳根把每个字都听清楚了,但在非常细的意识上没有递接,没有一念接一念地相续下去,这就表示心念已经脱出轨道了。
所以,念佛的关键在于摄心。这就是大势至菩萨在《念佛圆通章》里教导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内涵。所以,念佛用的方法,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字——摄心。最开始的持名念佛,并不是让你去观心等等,入手的功夫是,把这一句佛号,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耳朵、心里听得清清楚楚。像这样,不断地用正念来把握,而且要努力地护持正念。
这样时间久了,有了经验,你把握的力量就强。就像驯马的人,最初马非常野,难以调伏,但只要再三地、猛利地去控制它,久而久之,这匹烈马也会被驯服。就像这样,初修的时候是有些难,但时间久了也就容易把握。这样越往后越好,到你已经熟练了这个摄心之道时,它就容易由散而定了。就像很多念佛相应的人,每一次都能念得好,这样确实整天住在法喜中,也就进入良性循环了。
所以,最开始只要善巧地把握住,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勤修,以后就有大的受用了。那时候确实越修越欢喜、越修越安乐,从此就真正步入了持名的妙道。这样不断发展下去,就会逐渐由散到定。这里面首先是念佛成片,再发展到片越来越长,之后就会从静态渗透到动态里,再从白天渗透到夜晚梦中。只要把这个念力逐步加强,最后四威仪中都能不离佛号,从而达到事一心,这就成就了事上的三昧。再以后会逐渐成就理一心,就会心开,见本性佛。真正得了理一心,再得到阿弥陀佛的加被,那一往生就能直接登地,得很高地位,很快就能成佛。
(注:本文选自智圆法师讲记)
最近更新
- 帕奥禅师答 :修行观禅属于智慧种子。那么,能否说当禅修者修行观禅时,他并不是在培育善行种子?
- 帕奥禅师答:修行慈心观是否会引发一个人发心修行菩萨道?
- 帕奥禅师答:要证悟涅盘必须修行观禅。但是为何有些人在修行止禅时,会误解止禅中的境界是涅盘呢?
- 帕奥禅师答:《摄阿毗达摩义论》中提到,单单只修行四梵住是无法证得任何道果的。可否请禅师再加以解说?
- 帕奥禅师答:缅甸南传佛教如何面对一个还俗的比丘,再度进入僧团?僧团如何处理才如法如律?
- 《地藏经》是孝经
- 帕奥禅师答:佛陀是否会「作梦」?作梦时是否有正念?
- 道证法师:佛不希望我们的电波感应到痛苦的频道,所以慈悲设种种戒条
- 《维摩诘经》涵义
- 帕奥禅师答:禅修者修行止禅之后,能否预先知道自己死亡的时间?能否延长自己的寿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