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超市

道源法师:无得无说分第七

戊四、重释伏疑(分三)

己一、防疑示问

第七分讲释迦佛成了佛,他证得菩提果,是有所得吗?无所得;释迦佛天天在说法渡众,有说法吗?无所说,这叫做无得无说。这样就令人生疑说:如你所说,一切皆不应取,不合有得有说,为何如来得道说法呢?为防这个疑问,所以释迦佛自己先示问。今看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这里举出了两个问题,学大乘佛法的人,对一切相都能破掉,但佛相、法相不容易破。何以故?因为在开始时,我们不信佛的缘故,所以如来一成了佛,就开导我们要信佛,我们没有听过法,佛就开导我们要相信法。开始就叫我们皈依三宝,即皈依佛、法、僧。为什么要皈依僧呢?僧是住持佛法的人,又是弘扬佛法的人,所以一定要皈依。佛在世时,他一个人就代表三宝了,因为佛本身是佛宝,他说的法是法宝,他本身又是个出家人是僧中的一份,是僧宝。佛在世时并不严格的提倡尊重僧宝,可是要尊重佛,尊重法。佛说了三四十年的法,为什么现在要把这最后的两个执著也要给打破呢?这就是禅宗门下所谓:若有一些些,便有一些些、一些些就是一点点,因你心里若有一点点的执著,那就是个障碍,所以说你有个佛相、有个法相,心中便不会清净,必须一无所有才叫清净心呀!前面佛要我们把佛相空掉,当面问须菩提:可以身相见如来不?可是须菩提悟到了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因为如来所说的身相即非身相。这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你所说的丈六金身,三十二相不是法身实相,反过来解释也可以,这是叫我们破对佛相的执著,不但应化身佛的相不可以执,报身佛的相也不可以执,这是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样一来,报身佛空了,又起了个疑问:那供佛不是没有功德吗?不是没有佛可成吗?所以前面第五分佛就解释你能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就不会落到断灭,才能见到法身如来,才能成佛。这以后又破法相,不但我执不可起,因一起我执,我等四相现前,连法执也不可执著,这就是破法执。更进一步连非法相的二空也不可执著,一执著还是有四个相现前,应从心里清除得一干二净,才叫净信之心。此净信之心,一点相也不许存在,于是便又生了疑问,是什么呢?就是不起我执这道理我们都了解,但不起法执这就难得了解,何以故?因如来证得菩提果成了佛,世尊您告诉我们如来所说的言说章句就是法宝啊!现在您又叫我们不要起法执,那不是自相矛盾吗?如来因此就解释这道理,即要澈底的把佛和法都空掉,这就连著空佛也空法合起来了。既然不可以执著一尊佛,也不可以执著一个法门,那么如来实在是成了佛,是证得了菩提果,这就问:须菩提!于意云何?现在开始讲这分的经文:须菩提!在你的心意,以为怎样呢?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没有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呢?这是第一个问题,如来有所说法耶?我如来天天给你们说法,你说如来有没有说法呢?提出这两个问题,两个耶字。这一问须菩提是真正悟到甚深的般若道理了。

己二、当机裁答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须菩提对佛所提出的问题,回答得很活泼,而不是死板板的答覆,他白佛言:如我领悟到佛所说的甚深义理,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他不正面回答得到或者没有得到,他都不说,他说没有一个定法,名字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就是他所领悟到的甚深道理。这句子是个很活泼的句子,如来既然成了佛,证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什么我说没有一定的法,名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呢?这可要注意名字上,因为没有一个法一定要叫个名字,为什么呢?就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到中国话是无上正等正觉是个对待的假名词。无上对著菩萨、三贤、十地、连等觉,还没有成佛,仍还有个上,就是三贤菩萨之上还有十地,十地菩萨之上还有等觉,等觉菩萨之上,还有佛,这佛成了佛才叫做无上,这是对菩萨有上之觉,才叫做无上。什么叫做正等呢?对著声闻、缘觉二乘人的遍觉就叫正等。他所证的觉不是邪觉,而是正觉,二乘人只是自利而不肯利众生,偏到一边去,所以如来超过了二乘之觉,故叫正等。怎样叫做正觉呢?对著凡夫、外道的不觉、邪觉就叫做正觉;对二乘只自利而不利他的偏觉,叫正等正觉,对菩萨有上之觉就叫做无上、正等、正觉。这都是对待的假名词,没有一定的什么法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或叫个无上、正等、正觉,以上是须菩提领悟出来而答覆的。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如来自成佛后,说法说到金刚经的法会上已说了四十年了,前面说无有定法,其实如来是天天在说法,不是没有说法,只是没有一个一定的法门在跟你说而已。为什么呢?如来说法是应机逗教,看你是个什么根机,就跟你说什么法,你是个人天乘,就跟你说人天乘的法,你是二乘,就跟你说二乘法,你是个大乘就跟你说大乘的法,这叫做观机逗教,应病施药,就像名医治病没有一定的药方,如来就是个大医王,他观众生的根机而说法,那有一定的法可说!

己三、征起释成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这个何以故是须菩提长老自己征问自己解释的,为什么我说如来证得菩提果,没有定法叫菩提果呢?因为如来所说的法,没有定法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如来天天在说法,连所说的菩提果法皆不可取,为什么呢?如来凡有所说,皆为随顺众生的机宜方便引渡,非金刚般若真实的义理,故皆不可取,因一执著就错误了。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我为什么要用这个灵活的句子,而不说死板板的句子呢?因为非法者,非有法也,非非法者,非空法也,因此说非法不对,说非非法也不对,因如来所说之法,密说显说,无不令远离空有二边,会归中道,如来所说之法,有时说空,有时说有,皆是因病施药,都是针对众生的根性而说的,既然无定法可说,所以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为什么皆不可取,不可说呢?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一切贤圣就是大乘三贤十圣菩萨,所谓三贤者,即十住、十行、十回向位的菩萨,圣者,就是十地菩萨都成了圣人,故称为圣者。经文中的意思就是这些三贤十圣的菩萨,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句话不顺中国的文法,这段文很难消,要注意无为者,即无所作为,故名无为,你不可执著,一执著就变成有为法了。与有所作为相对,就是无所作为,就是无为法,不可取,不可说。既然不可取、不可说,在没有成佛之前,怎么有个三贤十圣的菩萨阶位呢?这就是个差别位,三贤不是十圣,十圣还不是佛,他证得差别位,他是大乘菩萨,决不能著相,一著相他就不能叫做菩萨了,前面金刚经上经文又有说,你要是有我等四相即非菩萨了。因你不能著相,你这个菩萨才能进步。他证到的果位虽有差别,但这个差别,其实是无差别,为什么?因他是依著无为法而修的,所修虽同,所证得果位贤圣不同,前后浅深有异,这是因为根机有异,因此所悟迟速也不同,在没有证到圆满的地方就必然会有个差别相。譬如十住、十行、十回向菩萨,这是三贤的差别,或是十地菩萨,初地菩萨乃至八地、九地、十地菩萨有个差别,但全部都依著无为法而修而证的差别,这差别即是无差别,何以故?因一有差别相,你不可取,说三贤菩萨证了什么菩提果,一取著就错,随著变为有为法了。怎样错呢?你不能说如来跟三贤菩萨说的,是有什么一定的法,不能这样说,说了就错了,所以说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虽然有差别,贤位菩萨,圣位菩萨,但是结果都是依著无为法而修而证得的,这就是无差别之中的差别,还是不可取不可说一再地解释没有定法可得,没有定法可说,第七分讲完,也就是成就净信心竟。

最后修改时间:
文章相关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近更新

发表评论

评论问答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