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超市

大藏经的总持是“南无阿弥陀佛”

    广钦老和尚有一次考他的弟子:大藏经的总持是什么?弟子们去翻阅大藏经,找了老半天,大家莫衷一是。老和尚对他们说:大藏经的总持就是“南无阿弥陀佛”。

    这难以理解,因为南无阿弥陀佛是佛法第一神咒。净师说:咒语是佛的密语,唯佛明了;咒语每一字、每一句都含有无量义;神咒里面往往有很多鬼神的名字;神咒也是诸佛的密印,诵这个神咒,无往而不利,能得到诸佛护念,龙天保佑。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确实是无上神咒。咒的定义是总一切法,持一切义,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确确实实是总一切法。尽虛空遍法界,无论什么根性的众生,遇到这一个神咒,遇到弥陀名号,没有一个不得度。(2007/1/8)

唱“南无阿弥陀佛”的感应

    初学佛时,得到一次“无心的感应”。2003年7月13日,我临时起念头,将刚刚唱熟的回乡曲调“南无阿弥陀佛”录音下来,检验音色正误。傍晚又进而动了念头:为离逝的徐母和姜母唱录一盘六字佛音。录了半盘磁带,30分钟。晚饭时,我从头至尾放这盘磁带给心果和心敬两个听。心敬听出有的地方带颤音,我说:“那是唱的时候想着她们了。”心果则默然不语。

    大约放到十分钟后,心果开始泪流满面,陷入对其母亲的深深怀念里。半小时放完录音,记忆力奇高的心果开口说话:应该是三年前(2000年)的此日(13日),心果得知其母查出“晚期肺癌”。那时因没有接触佛法,心果像天塌下来一样,全身散了架子。这个时间的巧合,纯粹是感应。(2006/9/28) 

准备终生念佛了吗?

    慈愍大师赞念佛法门诗云:“彼佛因中立弘誓,闻名念我总迎来。不简贫穷将富贵,不简下智与高才。不简多闻持净戒,不简破戒罪根深。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砾变成金。”法照大师有《五会念佛赞》:“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莲生。但使一生常不退,此花还到此间迎。”

    终生念佛,佛号常不离于心。但要不要读经呢?或者是不是只可读净土经典呢?念佛法门追求的境界,四个字:一心不乱。释迦佛教念佛的方法,八个字:“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意指持念弥陀名号,想弥陀的种种功德,想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

    读经和修行,并不妨碍“一心专念”。今人主张“不夹杂”,一句佛号念到底。蕅益大师指出,能乱“一心”的,不是经典,而是习气。所谓行住坐卧,皆在佛号境界中,即是走路,工作,生活,睡觉,都不碍念佛。

    读经明理消业障,乃是念佛之助行。净宗祖师蕅益大师,自称“地藏孤臣”,读《地藏经》消业。江味农居士弘扬《金刚经》,但“教”在般若(弘扬《金刚经》),而“行”在弥陀(念佛求往生)。(2007/12/26) 

弘一大师归纳的六种特殊念佛方法

    弘一大师归纳了六种特殊念佛方法:

    一、勇猛念:太文弱来不得,如孝子报父母深仇,纵高崖深涧,鳞途虎窟,必往不怯故。

    二、悲伤念:太洒落来不得,每一想佛,身毛皆竖,五内若裂,如忆少背之慈母,及多慧之亡儿故。

    三、感奋念:太和平来不得,如落第孤寒,负才寂寞,每一念及殆不如生故。

    四、恋慕念:太淡泊来不得,如己所深爱物,魂梦缱绻,唯恐或失故。

    五、踊跃欢喜念:如寒得衣,如饥得食,乐事现前故。

    六、悔恨激切念:如死里逃生,恶缘逼迫故。

    弘一大师说,“总之心口相一,字字从肝髓中流出,方是念佛真境。”(2008/1/15) 

彻悟大师“痛讲”的八件事

    读净土祖师彻悟大师的著作,特别留意大师开示的“修净业者当知八件事”,顿然觉得“有师更通达”的好处。

    《彻悟禅师遗稿》原文是这样记载的:一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是学道通途。二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为净土正宗。三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四以折服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五以坚持四重戒法,为入道根本。六以种种苦行,为修道助缘。七以一心不乱,为净行归宿。八以种种灵瑞,为往生验证。

    此八种事,各宜痛讲,修净业者,不可不知矣。

    彻悟大师殷重地告诫弟子们要“痛讲”这八件事,痛讲,这个词分量不轻。大师使用了“痛讲”这个词,可见大师所见的,周围的,听说的,念佛人弊病非常多,不是顾此失彼,就是偏执一端,令圆满的如来大法不圆满。

    《彻悟禅师遗稿》收录了彻悟大师的论文、开示、杂文、随笔和著名的念佛伽陀教义诗百首。大师是净土宗的第十二代祖师,刚好在印光大师之前。彻悟大师生于乾隆六年十月十四日,于嘉庆十五年十二月七日往生。书名称“彻悟禅师”,是因为大师也是由禅修大师转而专修净业,成净土宗师的。

    彻悟大师原是禅宗临济宗的三十六世,声誉日隆的时候,常常想到,永明延寿禅师当年身为禅宗宗师,尚归心净土,便也毫不犹豫地一心归命净土。其驻锡地为北京怀柔红螺寺。印光大师二十六岁那年(光绪十二年),听说红螺寺是专修净土道场,特往参拜红螺寺,入堂念佛,沐浴彻悟大师的遗泽,而净业大进。(2009/10/10)

我爱《思乡佛号》

    常听“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梵唱,闻在行云流水之上,心田化作九品莲池……思乡佛号好听。

    何谓思乡?用回乡曲调,谱六字洪名,是情调思乡;灵性的终极故乡,在弥陀净土,是觉悟思乡。何谓佛号?南无阿弥陀佛。

    佛曲《思乡佛号》,其曲调,能摄住听者的情绪,千忘记,万忘记,不能忘记灵性的归宿;其佛号,直指众生共同的本尊,千皈依,万皈依,皈依自性弥陀、皈依极乐净土是真实皈依。(2010/9/18)

念佛禅:为何不能一心不乱

    看莲池大师《竹窗随笔》时,被莲祖一句短评推醒,如灵光独耀于心间。莲池大师对《弥陀经》中“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评曰:“只此‘一心不乱’四字,参禅之事毕矣。人多于此忽之。”

    我当即体悟到:念阿弥陀佛时,即如看话头;妄念和杂念起时,参“一心不乱”四字照灭之。

   一般时候,念阿弥陀佛,容易有口无心,或念不摄心。这时把自己看成参禅人,执持名号,摄耳谛听,正是参禅人用的“看话头”功夫,只不过念佛人看住的是“心是否定在阿弥陀佛四字上”。妄念散念起来时,即以“为何不能一心不乱”观照,照住妄念、杂念、散念之贼,稍微达致净念相继。

    顶礼莲池大师!执持名号,念自己的佛号,看自己念佛。做不到一心不乱不怕,只要能用“为何不能一心不乱”看住自己,久而久之,必定系心一处,一向专念阿弥陀佛。(2011/5/10)

最后修改时间:
文章相关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近更新

发表评论

评论问答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