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典籍简介: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六度集经》,又称《六度无极经》、《六度无极集》、《六度集》、《度无极经》、《杂无极经》。三国时代康居国沙门康僧会(?-280)译。师为精通经律论三藏之..
佛教典籍简介:楞伽经
《楞伽经》《楞伽经》,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刘宋求那跋陀罗(394-468)译。师中印度人,因读《杂阿毘昙心论》,而崇信佛法,落发出家,受具足戒。师先习小乘..
学佛人必须讲究的三种语言
《杂譬喻经》上记载,以前有只甲鱼遭遇枯旱,湖水干涸,不能到达有食物的水池。这时有只大鹤来到旁边,甲鱼求它帮助,大鹤就把它衔住飞过都邑。甲鱼一直不肯沉默,不断地问..
误解已久!它才是佛陀苦行6年的真正原因
善男子!汝今善听。以何缘故,菩萨苦行六年?善男子!非是菩萨宿业余报受此苦也,欲令众生于一切恶业报中能生患心归向菩萨。——《大宝积经》【注释】菩萨即指佛,我们都知道..
佛教如何看待“神秘感应”现象
具体而言,感应的性质有四种:一、显感显应。二、显感冥应。三、冥感冥应。四、冥感显应。一般民俗的静坐也会产生感应的现象,各人的因缘不同,心境有异,所感的现象亦有别..
世尊关于“五伦”的慈悲开示
世尊关于“五伦”的慈悲开示01善之极莫大于孝,恶之极不孝也.忍辱经02世若无佛,善事父母,事父母既是事佛也.大集经03若人慈孝父母者,必有增益,则无衰耗.中阿含经04佛言:睹人..
不彰别人的短处,不炫自己的长处
不要彰扬别人的短处,应该要为他极力的隐瞒;不要炫耀自己的长处,更要韬光养晦,涵养自己的德性。【分析】听到看到别人的短处,就像我们听到了父母的名称,耳朵虽然可以听..
明贤法师:喂鹰救鸽舍身饲虎 佛陀前世度生无数
喂鹰救鸽舍身饲虎,世尊因地度生无数。(图片来源:资料图片)“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意思是“觉有情”,即自觉并使有情众生获得觉悟。大乘佛教把圆满自利利他、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