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窥了凡四训,乃为文中所意者惊。起先或有不信,而后诸事所明,原来万般如此,真是道能知命,佛能改命。
未信之前,余曾一载无所事,乃至食宿,皆老所予。亦尝遍寻工事,或嫌之脏累、或弃之薪少。终有少劳而多薪者,却厌之无欲。无果。
闲末之余,突发善心。寻人佛法,以见闻之。偶阅了凡四训,为其中立命之学所惊不小。是道能知命,然非佛可改命。知立命、方改过、行积善、多谦德,则福报不求自来。中语虽重,然余意乃轻,不甚全信。
虽如此,亦有仿心验之。去岁季夏,乃购鲤子数尾,持回向偈于河中放生,以证之虚实。
其实本为偶兴之举,心道即一无所得,亦多善事一件。总归无所事强乎!
然是年仲秋,放生两月有余。再求工事,未料竟有贵人相询,为其所工。薪不菲而少劳正对兴!怡然前往。若数月前,不敢作此想矣!
工事之时,每月亦不忘放生功德。偶有忘时,次月补上。如此半载,本善渐萌,而天性渐发。时迷于影视。竭力而索其法,自资其本,上下皆学,非是科班,竟通之皮毛,乐此不疲。
至今岁县赛,得其二,奖金三千。得报数月所投,尚且有盈。劣绩如此,虽不过尔尔,但细想之下,此前种种,非是福报所照,何也?
至此始信道能知命,然非佛可改命。于是一心向善,竭诚学佛,本愿发此,常施放生,行善助人。
最后修改时间:
文章相关标签: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解释
上一篇
揭秘生活中的因果:黑中介的故事
下一篇
最近更新
- 帕奥禅师答 :修行观禅属于智慧种子。那么,能否说当禅修者修行观禅时,他并不是在培育善行种子?
- 帕奥禅师答:修行慈心观是否会引发一个人发心修行菩萨道?
- 帕奥禅师答:要证悟涅盘必须修行观禅。但是为何有些人在修行止禅时,会误解止禅中的境界是涅盘呢?
- 帕奥禅师答:《摄阿毗达摩义论》中提到,单单只修行四梵住是无法证得任何道果的。可否请禅师再加以解说?
- 帕奥禅师答:缅甸南传佛教如何面对一个还俗的比丘,再度进入僧团?僧团如何处理才如法如律?
- 《地藏经》是孝经
- 帕奥禅师答:佛陀是否会「作梦」?作梦时是否有正念?
- 道证法师:佛不希望我们的电波感应到痛苦的频道,所以慈悲设种种戒条
- 《维摩诘经》涵义
- 帕奥禅师答:禅修者修行止禅之后,能否预先知道自己死亡的时间?能否延长自己的寿命?
发表评论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