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我觉得回不回向都没什么不同,反正我和他们就是一体的,我经常这么想。
宽见法师:对你来讲就错啦,要一一回向,不是一体的。
弟子:我就是这么观想的,因为我拜肯定就是一起拜,因为整个世界都是我的心造的。
宽见法师:对你来讲就错了,因为你的烦恼执著就是太笼统,每个人修行的方法是不一样,因为你太笼统,所以你需要细化。不要说既然是空的,无所谓啦,你需要的不是空,你需要的是有。
弟子:也念回向词,原来拜的时候,也观想前后左右。
宽见法师:你先观想几个你最不对劲的人。
弟子:原来拜佛还是观想后面就不故意这么做,因为一拜的时候,就觉得整个世界都跟我一起拜,然后回向词也念,但是没太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就想反正大家都是一样,给谁助念,我觉得就是,其实我往生,他就往生了。
宽见法师:你现在需要的是有相,不是无相,因为无相,所以你现在没有动力,所以说宁堕有见如须弥,不堕空见如芥子,因为你堕入空见之后你就不可救了,你就没有动力了,也没有冲劲了,都没有啦。
弟子:也有动力呀,要不就不修行、不做功课了,没断见,我只那么观想就是觉得做功课更有劲儿了,要就自己一个人,我就坚持不住,而且也是点贪心吧,觉得这样功德大似的,觉得这么多人一起拜了。
宽见法师:稍微想一想,你贪功德大也是贪著呀,其实修行当中有很多的方法,但是其中的注意事项每个人都不一样,因为每一个人的执著不一样的,你最喜欢的那个东西很可能就不是,当然我也承认这确实需要一个过程,我们不要把修行成佛看成是这个纸上书本上画的一个果实,因为那个对我们已经完全没有吸引力了。不要想着,望梅止渴,说给自己听的,它是一个真实的东西。
所以为什么要讲成佛之因如来藏呢,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并不相信有这个成佛之因。为什么讲佛的世界是真实的呢,我们很多时候慢慢地把佛看成一个好像虚无缥缈的东西,它真的存在吗?或者它只是书本上讲的一个东西,在书本上画的一个佛像,这就是把它看成空相了。不是,这个不是真的空相,什么是真的空相?我们爱自己的儿女吧,他是不是空的?这个才是真正的空相。空中一定有作用啊,你不说佛是真的,你见佛要生起敬畏、敬重、恭敬,佛的加持马上就出现啦,因为空所以才有,因为有所以才空,我们因为空所以就不有了,因为有所以就不空了。其实不是这样子。
我们学佛学的有多正确,有多好,其实一点都不重要,我们学佛发现自己存在哪些问题,这才最重要的。比如说,我英语全班考第一,重不重要?不是说不重要,可是你已经考第一了你,你还怎么着呢,你说我数学才考第十名,这个重要,可以提高啊。我多了不起,我打篮球多好,我什么什么多好,重不重要呢?也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它甚至还有可能增添你的傲慢,好的东西对于一般人来讲都喜欢,但是你发现自己的问题比这个更重要,你知道自己短板在哪个地方,你发现了,它比发现你哪一个是长板更重要。人要知己知彼嘛,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嘛,不是说知道自己的长处就不重要,也很重要,但是知道自己的短处更重要,发现自己的短处应该高兴。
更多宽见法师佛教问答
最近更新
- 帕奥禅师答 :修行观禅属于智慧种子。那么,能否说当禅修者修行观禅时,他并不是在培育善行种子?
- 帕奥禅师答:修行慈心观是否会引发一个人发心修行菩萨道?
- 帕奥禅师答:要证悟涅盘必须修行观禅。但是为何有些人在修行止禅时,会误解止禅中的境界是涅盘呢?
- 帕奥禅师答:《摄阿毗达摩义论》中提到,单单只修行四梵住是无法证得任何道果的。可否请禅师再加以解说?
- 帕奥禅师答:缅甸南传佛教如何面对一个还俗的比丘,再度进入僧团?僧团如何处理才如法如律?
- 《地藏经》是孝经
- 帕奥禅师答:佛陀是否会「作梦」?作梦时是否有正念?
- 道证法师:佛不希望我们的电波感应到痛苦的频道,所以慈悲设种种戒条
- 《维摩诘经》涵义
- 帕奥禅师答:禅修者修行止禅之后,能否预先知道自己死亡的时间?能否延长自己的寿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