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须知
此书凡孔孟薪传,佛祖道脉,格致诚正,了生脱死,与凡日用云为,居心动念,一一发明,堪为规范。诚可谓借世间之因果,示作圣之玄猷。实如来随机利生之妙道,众生离苦得乐之真诠。读者当与佛经一律看。宜存敬畏,切勿亵渎。则福无不臻,灾无不消矣。敬呈读法十条,祈鉴愚诚。
(一)将开卷诵读时,应先发恭敬心。如见大宾,如对先哲。庶在在悟入作者之深心处。
(二)将开卷诵读时,当先发至诚心,出恳切言。赞叹周公安士以救世宏心,成救世杰作。并欣己之有缘得读。
(三)将开卷诵读时,先洗手漱口,就净室洁案,而后展诵。
(四)将开卷诵读时,当先正襟端坐片时,忏悔一切嫉妒轻慢骄狂等恶念恶语恶行。
(五)诵读时,于一字一句悟入处,当起大欢喜。并随时记录其心得,勿任忘失。
(六)诵读时,当广思其义。始以书摄心。继以心转业。终以进而不已之心,广行劝导。转五浊恶世界,而为极乐世界。
(七)心起妄念时,则恭敬安置,而暂止读。
(八)读后欢喜依法奉行,当常起羡慕周公宏法之心,悉力仿效之。
(九)全书读毕,当广思随现在社会趋向,以宏摄化,而善为流布之。
(十)全书读毕,得可以迎机宣说之处,广为不识字人,方便宣说,作大饶益。
最后修改时间:
文章相关标签:
大安法师:诚实是随顺法性的善行
上一篇
燃灯供佛到底有何功德
下一篇
最近更新
- 帕奥禅师答 :修行观禅属于智慧种子。那么,能否说当禅修者修行观禅时,他并不是在培育善行种子?
- 帕奥禅师答:修行慈心观是否会引发一个人发心修行菩萨道?
- 帕奥禅师答:要证悟涅盘必须修行观禅。但是为何有些人在修行止禅时,会误解止禅中的境界是涅盘呢?
- 帕奥禅师答:《摄阿毗达摩义论》中提到,单单只修行四梵住是无法证得任何道果的。可否请禅师再加以解说?
- 帕奥禅师答:缅甸南传佛教如何面对一个还俗的比丘,再度进入僧团?僧团如何处理才如法如律?
- 《地藏经》是孝经
- 帕奥禅师答:佛陀是否会「作梦」?作梦时是否有正念?
- 道证法师:佛不希望我们的电波感应到痛苦的频道,所以慈悲设种种戒条
- 《维摩诘经》涵义
- 帕奥禅师答:禅修者修行止禅之后,能否预先知道自己死亡的时间?能否延长自己的寿命?
发表评论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