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修:“有”和“空”是哲学当中非常重要的一对范畴,也是佛法重点讨论的内容,请师父开示“空有不二”的思想。
师:这是我们学习佛法,尤其是大乘佛法,常常听到的一个问题,尤其是读过《金刚经》的人,都会提到这个问题。
这个宇宙,佛说“万法皆空”。那到底空了没有?如果真的是空了,这些现象又怎么解释?如果是“空”,“空”是一个什么状况?既然是“有”,又怎么会说“空”?这些都是我们众生分上的分别执着,认为佛说的“空”就一定是“空”的,佛说的“有”,一定是真“有”的,总是落在两边,不能作为中道。
佛门常讲:真空不空,妙有非有。所说的“空己”,是我们一切众生本具的本体佛性,是空的;“妙有”是它能够显示万事万法。那既然万事万法都是本体所显现的,那能够空的体和能够现的法,它就是一不是二。只是我们众生,有时候明白了一些现象,以为自己搞清楚了,却不知道在里面产生了执着,把本体给忘掉了;而有一些人就执着于“空”,读了一些大乘经典以后,觉得既然佛说都是空的,就不能够正确地对待对外面的世界了,就消极了。这都不是佛所说的真实义。
佛告诉我们的“空”,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个“空”,佛所说的“有”,也不是我们众生执着里与“无”相对的这个“有”。佛是放下了执着、分别以后,所产生的“空”与“有”,是道法自然的一个现象。那我们众生呢?由于内心有烦恼、妄念、障碍,所以不能够见到这个本来面目。祖师常常做比喻说,佛的心就好像一潭纯净之至的水,能照见万物,而我们众生的心,就好像一潭浑浊的水,不能够照见万物,但是这个水的本质,是没有清与浊之分的。为什么这个水浑浊了呢?因为水有了波动以后,把水底下的沙尘、泥土翻上来了,所以变成了浑水,但是水的本质是清的,只是一时地被污染了。所以我们要给它一定的时间,把这些沙尘、泥土通通沉到底以后,水的本质就显现出来了,是纯净的,也可以通照万物。只不过是我们众生这个心,在没有明白、觉悟之前,没有方法使它保持清净的状态,反而是越想清净越乱。所以佛在成就以后,开显八万四千法门,不过是让我们通过佛所说的种种善巧方便,把我们内心的这些沙尘、染污沉淀下去而已,使我们回归到真正的宇宙之本体,众生本来的面目,回到我们本来的,应该生活的,净土经里面讲的“极乐世界”,大乘经里面讲的“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不生不灭,不能说它“空”,也不能说它“有”,它是道法自然的本来现象。
(2011年12月1日在北京的答疑开示)
最近更新
- 帕奥禅师答:佛陀及上首弟子般涅槃时,是否从初禅顺修到非想非非想处定,再逆转到初禅,又顺修到第四禅而般涅
- 帕奥禅师答:一位还未证得禅那与观智的禅修者应该如何对治他的邪见、恶念及不善心所呢?
- 帕奥禅师答:在《如实知见》一书中(第170页)禅师曾提到:「舍利弗与目犍连尊者的阿罗汉道与上首弟子的觉智相
- 帕奥禅师答:请帕奥禅师答禅师,生为女众,出家修行,若今生无法修得成就解脱,那么如何才能「转女成男」,来
- 帕奥禅师答:佛陀般涅槃之后不会再出来度众生。但是他在过去行菩萨道时与许多众生结缘,当这些众生得度的因缘
- 佛说是法非法经 第48部
- 帕奥禅师答:白遍和光明遍有什么共同与不同的地方?这两者能够达到第几禅?
- 佛说诸法本经 第59部
- 帕奥禅师:帕奥禅师开示
- 黄柏霖:无恭敬心,一事无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