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报的特点及十善业道。这个表属于正规讲经的一种科判,这种科判来自于天台宗。正常的话一二三四,它可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用十天干来表达。我们为了顺应大家的习惯,用了一二三四。
业果的特点及十善业道,分四项解释这个主题。第一项,知因果。因为我们的题目都是一样的。它的特点首先要懂的因果的规律、因果的内容。第一项,知因果。第二项,有了因果才有了造作的业。
第二项我们就讲业的分类。业的分类,它分为善业,恶业和无记业。这时候就讲到我们题目中的十善业道了,所以,第三项讲十善业道。第四项,通过我们的整个的讲解,知因果,懂了业的分类之后,又明白了十善业道,开始劝诫大家,要持戒修行,从基础抓起,从基础做起。而且回小向大,发大乘菩提心,来行微细的、基本的善业。我们这个科判是这样的。
重点在十善业道。在讲十善业道之前,先把因缘果报的特点,分析给大家。知因果就是,作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一个正信的佛教徒,他遇到佛法以后,首先要明白因果规律。为什么?也就是说,我们的佛陀释迦牟尼佛讲了49年法,说了三藏十二部一切的大藏经典,它的基础在于因果规律这种规则。一切佛教徒,必须要对因缘果报、毫厘不爽的这个特点要明了、明知。所以,知因果是修行的开始,也是断恶修善的一种基础,也是树立我们修行正见的一个入门的知识。
知因果又含了三个内容。我这样做科判应该是能够帮助大家理解。知因果,这一部分当中分三个内容。第一个内容是认识的局限。第二个是业果的特点。第三个是果报的特点。
认识的局限。我们有很多居士,很多的在家修行者,都听说过因缘果报,毫厘不爽。还听说过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仅此而已,剩下的什么也不知道了,什么也没有了。可是围绕因果规律的经典,解释的因果规律这种规则,它的内容是非常多的。
所以在这个讲稿当中,业报的特点。我们首先要懂因果,知因果,对因果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认识的局限,就是说我们一般不通过讲解、不通过教授、不通过深入的学习,一般的修行者对因果的一种偏见,只是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还有一种就是,因缘果报毫厘不爽。但是因果它有很多内容,围绕我们这个讲稿,把它分解开。业果的特点。业果,业就是因。这是因缘果报的特点。第三,是果报的特点。讲这么两条。
摘自仁清法师《业果的特点及十善业道》
最近更新
- 帕奥禅师答 :修行观禅属于智慧种子。那么,能否说当禅修者修行观禅时,他并不是在培育善行种子?
- 帕奥禅师答:修行慈心观是否会引发一个人发心修行菩萨道?
- 帕奥禅师答:要证悟涅盘必须修行观禅。但是为何有些人在修行止禅时,会误解止禅中的境界是涅盘呢?
- 帕奥禅师答:《摄阿毗达摩义论》中提到,单单只修行四梵住是无法证得任何道果的。可否请禅师再加以解说?
- 帕奥禅师答:缅甸南传佛教如何面对一个还俗的比丘,再度进入僧团?僧团如何处理才如法如律?
- 《地藏经》是孝经
- 帕奥禅师答:佛陀是否会「作梦」?作梦时是否有正念?
- 道证法师:佛不希望我们的电波感应到痛苦的频道,所以慈悲设种种戒条
- 《维摩诘经》涵义
- 帕奥禅师答:禅修者修行止禅之后,能否预先知道自己死亡的时间?能否延长自己的寿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