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超市

梦参法师:善恶业报经新讲(2)

梦参法师栏目主要介绍:佛教人物,梦参法师简介,梦参法师讲座开示,梦参法师经典语录

十八层地狱警示网介绍佛教人物-梦参法师简介_梦参法师讲座开示_梦参法师经典语..

善恶业报经新讲(2)

三业这个轮相,即第二轮,四面都有所表示,『记』有小善、小恶、大善、大恩。第三轮,三面有数字,一面没字,从一至十八。为何用十八个数字呢?十八表十八界,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对六尘境界色、声、香、味、触、法,六根对六尘生起六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若没有识,根对尘不起作用,失掉根,只有识,对色的时候,识也分辨不出来。根、尘、识这三种相聚到一起,就能显示你三世受报的差别。十八界都从你意识境界产生。如果你执著,用轮相也没有用,就是佛在你面前,也没法救你。如佛在世时,此丘都是赤足的,有位比丘,夜间起来,踩在一条绳子上,感觉很软,以为把蛇踩死了,他思想执著放不下,认为一定要受报。佛告诉他:『那是绳子,不是蛇。』他不相信,执著认这是蛇,优悲还命债而死。执著时,往往不是那种业,你非执著是那种业。心生则种种法生,你先得观空,万法由心生,万法由心灭。所以,一定要去掉执著。一切法都有两面性,如果你一心轮想地藏菩萨,观想的时候,执著地藏王菩萨就是我,有道个执著就好了,你就变成了地藏王菩萨。

言十恶者亦为一切罘恶根本能摄一切诸余恶法若欲占此轮相者先常学至心总礼十方一切诸佛因即立愿愿令十方一切罘生速疾皆得视近供善谘受正法次应学至心敬礼十方一切法藏因即立愿愿令十方一切众生速疾皆得受持读诵如法修行及为他说次当学至心敬礼十方一切贤圣因即立愿愿令十方一切罘生速疾皆得亲近供养发菩提心至不退转

要想占轮相,应先学议轨。学至诚恳切地总体十方一切诸佛、法藏、贤圣僧。在礼三宝时,要发愿迥向十方一切众生,同礼一切诸佛,清净供养,读诵一切法藏,如法修行演说,发利众生愿成佛的菩提心,永不退转。

勇猛心易发,持久心难生。大菩萨在利益众生中,也有退心时。在《大悲陀罗尼经》里,观世音菩萨心想求生这麽多,度了道麽久还没有尽。因为曾发过愿,假使我有一念的退心,令我头裂,身体崩碎,就由他这一念之间,头裂开了,身体崩碎了,此时他神识还很清楚,意识到此念不对,就对十方诸佛说:『愿加持我,我至诚忏悔退失度求生之心。』由於他的至诚悔过,十方无量诸佛真给他千手千眼。千手千眼观音就是这麽来的。又如舍利弗发了菩提心,要度众生,帝释天想试探他,发菩提心是否坚固不退?就来到人间变成一小女孩,站在路边哭。会利弗路过看见就问他:『你哭什麽?』她说:『我妈妈害一种病,臀生看了,抓药没药引子,我妈妈救不了了,好苦呀!』舍利弗问:『要什麽药引子?』她说:『要人的眼睛。』舍利弗一想,我刚发菩提心,因缘就来了,我挖给她一支眼睛吧!舍利弗自己用戒刀挖一只眼睛给她。这个小女孩拿起眼睛说:『哎呀!我说错了,我要的是右眼睛,你挖的是左眼睛就没用了。』舍利弗说:『你为什么不早说呢?她说:『我忘了。』舍利弗一想,好了,反正都舍了,就把右眼挖给她,小女孩拿起来,一嗅,说:『好腥臭呀!』把它丢在地上,拿脚一踩。会利弗说:『你不是做药引子嘛?』她说:『这麽腥臭,做什麽药引子。』舍利弗摇摇头,叹了一口气说:『菩萨道难行呀!』这时,帝释天王就现身说:『还是行你的小乘道吧!』从这个故事,就知道我们凡夫心,时进时退,虽说发菩提心,但过到境界就退心,所以菩提道难行。故说勇猛心容易发,持久心难生。那怎样能持久不退呢?常作如是念:『假使熟铁轮,在我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来策励自己,并且至心礼三宝,求诸佛菩萨加持,使心无退转。

後应学至心礼我地藏菩萨摩诃萨因即立愿愿令十方一切众生速得除灭恶业重罪离诸障碍资生众具悉皆充足如足礼已随所有香华等当修供养修供养者忆念一切佛法僧宝体常遍满无所不在

礼敬三宝之後,还得至心礼我地藏菩萨摩诃萨,称名,再礼一拜,仗地藏菩萨的加持力,愿一切众生速得除灭所有恶业重罪,在修行道路上,行菩提道中无有障碍,使修道资生用具都具足充满。以香花等来修供养,观想十方三世诸佛菩萨都在我面前,接受我至诚恭敬的供养。我们真心来供养,佛菩萨也是真的接受,我们要学习普贤菩萨第三大愿,『广修供养』。意念把所有超级市埸,果店,一作意,都搬到佛前来,把十方、尽虚空、遍法界、南赡部洲、四大部洲乃至三千大干世界,所有的供品,所有的珍珠、玛瑙、七宝,挖出来供养十方诸佛,这个供养大了。有人问我:『这是真实的吗?』我说:『这是真的。你供的那些有形的柬西,没几天就坏了,这个供养永远不坏,一作意就来了,这叫普贤供。』就像我们人一样,相片是假的,你死了,相片还在。大家经常作如是观,当成真宜想,这就是供养。供养的时候,要意念一切的佛法僧三宝,地藏菩萨,他们的体是通一切处,无所不在,这样在哪儿行供养都可以。你这样观想的供养,功德不可思议。

愿令以此香华等同法性普熏一切诸佛刹土施作佛事

观想,你把这些香花等供养具,供养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不动世界阿闷佛,药师琉璃光如来世界,乃至遍满所有一切诸佛。无量佛刹,都有你的供养具。《弥陀经》上讲,早晨没吃饭的时候,就到十万诸佛土去供养诸佛,供养完了才吃早饭,我们作观想修供养的这种境界,就如《弥陀经》里说的境界一样。『法性』,是遍一切处。在法为『法性』,在一切众生为佛性。它能够在一切诸佛刹土,作供养。而且一切诸佛拿你这供养大作佛事。

很多念佛的道友同我:『我究竟能不能生极乐世界?』我说:『能生,今生生不到来生,来生不行,再来生。』 『再来有保证吗?』我说:『有。』十方佛护念,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决定能生。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你得有道个信心。

又念十方一切供具无昧不有我今当以十方所有一切种种香璎珞幢椿宝盖诸珍妙饰种种音乐灯明烛火饮食衣服卧具汤药乃至尽十方所有一切种种壮严供养之具忆想遥凝普共众生奉献供养当念一切世界中有修供养者我今随喜若未修供养者愿得闲导令修供养

任何时候,都可以把十方国土之中的所有供具用心念搬来,物质在那儿没动,你也没有去,一作念之间就都供了,这就叫不可思议。如果现在观想十大愿王,你就在行普贤行,这个娑婆世界,即是华严世界,极乐世界乃至佛所演教的诸佛国土,全在华严世界,这叫种种光明蕊香幢。一个世界里包括了能量无边的世界,这叫华严世界。你把十方世界种种的香华、璎珞、幢幡、宝盖、诸珍妙饰、音乐、灯明、烛火、钦食、衣服、卧具、汤药,包括妙好的床铺,都用忆想搬来,舆一切众生同行供养。同时随喜十方世界所有修供养的人。什麽时候供呢?十方世界都是光明的没有黑暗,没有白天,只要我们的心念念到了,就是一时,你想的越大越圆满越好。我们的心量要广大,要空,要如同《大方广佛华严经》的大,全都包括。空呢?般若真空,这叫真空。大是真谛,空能融通二谛,要会想,一切法,你都如是观想圆融。有什麽舍不得?还执著什麽?若有没修供养的,要发愿开导使他修同样的供养。

又愿我身速能遍至一切刹上於一一佛法僧所各以一切种壮严供养之具共一切众生等持奉献供养一切诸佛法身色身会利形像浮图庙塔一切佛事

愿我身能遍至十方一切刹土,於一切三宝所,用种种光明供具,同一切众生平等的受持奉献,供养一切诸佛的『法身』,一切众生都是诸佛的『法身』。『法身』,是遍一切处的。『色身』就不同了,诸佛的『色身』是功德身,是『法身』的应现,我们的『色身』是业报身。『舍利』,就是佛涅槃後遗留下的灵骨。佛相包括泥塑、木离的,照相所照出来的,纸书的,供後人瞻礼的佛像。『浮图』,就是塔,也有称寺庙、精会,都叫『浮图』,即供佛的塔庙。

供善一切所有法藏及说法处供善一切贤圣僧众愿共一切罘生修行如是供养已渐得成就六波罗蜜四无量心深知一切法本来寂静无生无灭一味于等离念清浮毕竟圆满

『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会四无量,『六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修此六度,可以从生死苦海到涅槃彼岸。也就是说我们虔诚供养三宝,就能成就六度、四无量心的功德。但要深深地了知,一切法都是缘起性空的,是我们的妄心所起,本来的法性是寂灭的不生不灭,然而寂灭不动的体遍一切处,『一味平等』,『离念清浮』,这样就达到圆满。

又应别复系心供养我地藏菩萨摩诃萨以当称名若默诵念一心告言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如是称名满足至千经千念已而作是言地藏菩萨摩诃萨大慈大悲惟愿护念我及一众生速除诸障增长净信令今所观称实相应作此语已然後手执木轮於净物上而傍掷之如是欲自观法若欲观他皆亦如是应知

供养了三宝,还得供养我地藏菩萨,并稻念『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因地藏菩萨是主法者,至心念名号一千声,以求得到感应。我们讲用心来观想佛、法、憎三宝、地藏菩萨,既然用这圆满的观行供养、称诵、念名,那还掷占察轮干什麽?因为我们讲的都是理,不是事。说的是说的,做的还是做的,我们不能离开现实。当我们现行没有达到像前边所讲的那样,像地藏菩萨魏的那样。地藏菩萨知道我们做不到想不成,想的是有限的,故以教我们用占察轮。要知道这是地藏菩萨摄受我们最善巧的方法,让我们回到事上。现实生活常中,理成就事,事合於理,理事无碍,这样就达到了事事无碍的一实境界,这就是《华严经》的涵义。占察轮能帮助我们证得一宜境界,故用此善巧方法对於我们修道是绝对有利益的。

千声名号念已,并且作如是乞请:『地藏菩萨大慈大悲,惟愿护念,我及一切众生。速除诸障。增长净信。令今所观称实相应。作此语已,然後手执木轮於净物上而傍掷之。如是欲自观法,若欲观他,皆亦如是应知。』在用占察轮的时候,除了礼拜、念诵,还得祈白,唯愿菩萨护念我及一切众生,一切障碍很快消除,有了障碍,信心就不坚定,没有障碍就能增长清净信心。能够修信心,心坚定不容易啊!跟大家说,能念住就是定,如法如律去行就是慧。故於一切处都能表现出定慧,要达到念住,必须得有信心,所以要增长你的清净信。念佛就是念佛,不想其它的,达到了念住就叫净信。

用占察轮时,必须跟你心里所想的、所要求的、所要问的诚实相应。例如像我生这个病,当年不好,让地藏菩萨给我指示一下子,看能好不能好。拜完忏了,你扬手傍掷轮相,就专问这事。他告诉你这个病不能好,或告诉你这个病能好,但是你得换一个臀生,这个臀生治不好。或者说你用药用的不对,那一百八十九种,大家都看看记熟,里面说的都有。『诚实相应』,即心里所想的,所要同的和地藏菩萨所答覆的相吻合了。『相应』,印度的用语就是瑜伽。瑜伽即『相应』,跟一切法性『相应』,跟『一切事物『相应』。作是语已,然後手执木轮。扬手在净物上傍掷。『净物』,指乾净的毛巾、手帕,但最好是一块绸子,因为掷木轮时要使它转动。『扬手』,就是手心向上。『掷木轮』,就是说看你修的时候,用哪种木轮。第二木轮指贪瞋癡,身口意三业。第一木轮是十业,是修忏的时候用,当你第一次入忏室,要拜忏的时候,掷第一轮,掷完了你把它记下来。『自观法』,就是观察自己,请求什麽事。『观他』,就是别人不会用木轮,你也如法的帮他做,让他也跟著拜。使用占察轮相的人在占察轮相的时候应当知道如何去做、去占。

或纯具十恶或善恶交杂或纯善不具或纯恶不具如是业因种类不同习气果报各各别异如佛世尊余处广说应当忆念思惟观察所现业种舆今世果报所经苦乐吉凶等事及烦恼业晋得相当者名为相应若不相当者谓不至心名虚谬也。若占轮相其善恶业俱不现者此人已证无漏智心专求出离不复乐受世间果报诸有漏业展转微弱更不增长是故不现又纯善不具纯总不具者此二种人善恶之业所有不现者皆是微弱未能牵果是故不现

『随所现业』,这个业就是业用、作用。凡所造作的都叫业,有善有恶,对所现的善恶业,要如理察看,是纯具十善,现生修行很好,前生善根深厚,由地藏王菩萨给你肯定,你知道了自己有善根,就在本有的这个善根基楚上继续增长,增长善根这叫增上缘,增上缘就是给我们信心的增上、修行的增上。若一个善念也没有,十轮全是恶,由过去现在没有善根,尽做恶事。像这样纯具十恶业或钝具十善业,是很少的,我们一般都是善恶交杂,善业里有恶,恶业里有善,以过去所造的因,种类不同故。我们一天的思想,时而是善念,想到三宝;时而是恶念,是非人我,在这交杂中度日。像我们每天如是这样造业,会带到来生,也会带到未来的无量劫,无量生。还有习气,除了业果的因果之外,还有各人的习气,习气比果报还属害,果报消失了习气还在。例如杀业很重,前生欠他的命债还清了,不行,还有余报。若我语业上妄言、绮语、两舌、恶口造的非常多,今生会起许多麻烦,一轮到你的身上,是非就多,你要知道这是我过去的业所感,这时你专忏口业,这样忏悔,你的境界就可转变。如果你读《地藏经》的时候,别人谤毁你,你得看是哪一种业,你心想的,所问的跟轮相所示的相符合了,就相应了。若不相应,就是说你还不至心,所以中间出现虚妄、错误,不相应的现象。如果你占轮相善恶业都不现,说明此人已证无漏智心,超出三界去了,阿罗汉就是这样,已证得一切智,有漏业微弱,不会增长感果,所以输相不现。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随心襄不敢想一点坏事,他知道心念不好电会受果报的,菩萨畏因不造业。发了菩提心的人,就是忆念也在利益众生。我们凡夫众生就不是这样,苦到了才怕,苦报没现,随便你怎麽说都不畏惧。如说:『你天天犯戒将堕地狱,堕多少万年。』他会满不在乎说:『没关系到时候再说吧!』还照样的造业,等感果了,他才忏悔。菩萨一动心念,知有错即时对佛前忏悔善恶业很微弱,不被果所牵,故不现。凡夫求生造业不知醒悟忏悔,故占时会出现不同的善恶轮相。

若当来世佛诸弟子已占善恶果报得相应者於五欲众具得称意时勿当自纵以起放逸即应思念由我宿世如是善业故今获此报我今乃可转更进修不应休止若遭众厄种种衰恼不吉之事扰乱优怖不称意时应当甘受无令疑悔退修善业即当思念但由我宿世造如是恶业故今获此赧我今应当悔彼恶业专修对治及修余善无得止住懈怠放逸转更增集种种苦聚是名占察初轮相法

占察到相应,是你照著地藏菩萨告诉的去作了,礼三宝,念地藏菩萨,念地藏菩萨圣号,得到三宝地藏菩萨加持,使你业障消除,五欲境界也能满足,称心如意。但切勿放纵五欲,放纵身心。地藏菩萨嘱托:『获得相应,满足了五欲,警戒不可放逸』。这时应当思念,这是因为我过去世,有如是的善业故,今生获得这个福报。有了福报之後,不可尽情的享受,用尽福报。同时不要忘了三宝、地藏菩萨和众生。要是遭到种种众厄、烦恼不吉祥的事,使你扰愁、恐怖、心生罢碍。在不能称心如意随心满愿时,地藏菩萨又教导我们说:『你这时像钦糖浆一样,甘愿领受,这是还报,不要怀疑、悔恨,愉愉快快的接受。』这是宿世所造的业,今生所感的果。要深信因果,知道这是我过去所作的业,现在再不作了。已经作成,就忏悔,悔彼恶业,拜《占察忏》来转变,占察相法就是忏悔法。『悔』,是悔改的意思,对治恶法、勤修善法,止住懈怠放逸,免招未来的苦果你占察第一轮相十恶业、十善业的时候,就应当这样作念。

善男子若欲占察过去往昔集业久近所作强弱大小差别者要想占察过去的因,所作的恶业是强是弱?猛力不猛力?业力,量大不大?久或近?

当复刻木为三轮。以身口意主一轮书字记之

这时常刻木为三轮:身业、口业、意业各刻一轮。身、口、意三轮,是占过去所积聚的业。

又於轮正中一面书一书令租长使撤畔次第二面书一书

令细短使不至畔次第三面作一傍刻如书令其粗深

次第四面亦作傍刻令使细浅当知善业壮严扰如书饰

恶业衰害扰如损刻其书长大者显示积善来久行业猛利所作增上其书细短者显示积善来近始习基钝所作微薄其刻粗深者显示习恳求久所作增上馀殃亦厚其刻细浅者显示退善来近始习恶法所作之案未至增上或虽起重恶已曾改悔此谓小恶善男子若占初轮相者但知宿世所造之业善恶差别而不能知猜习久近所作之业强弱大小是故须占第二轮相

以上这些就是第二个轮相的作法和观想法。这不是理论,是事。必须得如法。『善业壮严』,就像书饰品一样。恶业是衰害衰恼,扰如损减,就拿刀子刻得很重。善业就用红的,指壮严世界。恶业用黑的,指损害佛国土。用红色把它书的又长又大,就是积善已久,善业的功力很猛,修行很猛利,能作增上缘,其书细短,说你积善很近了,刚学善,基楚不稳固,做的善事很微薄,容易动摇。用黑色把它刻得粗深,显示你所积习的恶业很久了,再加上现在又在作恶,灾殃很厚,其刻又细又浅的,说你作的恶业很近,学习恶法所作的业,没到增上的程度,恶业不猛利,忏侮的时候就容易。若所作的恩是重恩,已经忏侮不再作了,那他作的重恶就转成小恶。初轮相,但知宿世所造善恶业的差别,若你不知道善恶积习的久近、强弱、大小、怎麽辨呢?占第二轮相就能了知。

若占第二轮相者当依初轮相中所现之业若属身者掷身轮相若属口者掷口轮相若属意者掷意轮相不得以此三轮之复次若占初轮相中唯得身之善於此第二轮相中得身忌者谓无至心不得相应名虚谬也又复不相虑者谓占初轮相中得不杀业及得偷盗业意先主观不杀业而於第二轮相中得身恶者名不相应复次若观现在徒生以来不乐杀业无造杀罪但意主杀业而於此第二轮相中得身大恶者谓名不相应自馀口意中业不相虑义亦如是应知

初轮相是十个一起掷,第二轮相不能三个一起掷,得一个一个掷,属身业就掷身输相。身业包括杀、盗、淫,如果杀盗淫三个都有,就得掷三次,口四、意三亦如是掷。还应常注意,掷二轮相,跟第一轮相一样,要如理观想,礼拜、供养三宝,礼拜地藏菩萨摩诃萨,念一千声圣号,完了之後开始掷。掷第二轮相必须舆第一输相相应。如果第一轮相显示身恶,而第二轮相显示是善,这就叫不相应。如你今生很清净,但轮相显得不清净,说明你有宿业,只要拜忏很快就可以除消,得到清净轮相。另外,地藏菩萨又给我们指示,若现在从生以来,不乐杀业,看见杀生,就逃避,甚至从生下来就吃素,根本就没有杀业,但意业之中有杀业,掷轮相的时候,得身大恶,这也叫不相应。因为这是理,理不是事实。因为我们现在是讲事,不是讲理。又比如出家师父,在她母亲受孕怀胎的时候,她的母亲就不能再吃荤了,这是她过去的宿业带动,所以,生下来自己就不吃荤,一生都不喜欢杀业,但在掷轮相的时候,有杀业,那就作两种解释:一种是多生累劫的杀业,现在业报现;一种是不至心,轮相所显的不确切。所以,在掷身业、或口业、意业出现了第一轮跟第二轮相互有矛盾,不相应或轮相显的不确切时,你应当善於理解,才能够把矛盾解开。但必须得重新来,再拜再占,最初没拜过忏,可能不会相应,但时间久了,通过拜忏,念圣号,业障消了许多,而且,达到至心,就很容易相应。

但这舆世间算卦的不同,算命的一般不给出家人算,因为修行可以改变命运,这里地藏菩萨教我们用占察轮,是为了通过这个方法来诱导末法众生忏悔宿业,进一步修习定慧。所以最初掷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用相应以後,可以每天晚上占察一下,看这一天来的善恶,有恶业要起快忏悔。就像洗衣服一样,有一点轻污一洗就乾净了,但要是油腻多就要多洗几回,是轻是重轮相就可以告诉你。如果大家天天拜占察忏,掷起来很快就相应,如果掷得不好,恶业很重,善业很轻,就要好好拜忏,等你第二轮的三个都有是经的,宿世三业就清净了,这时就可以修定、修慧。有时候在拜忏常中,或在修行当中,有一些感应。比如见到地藏菩萨的像放光,或者萝中见到地藏菩萨的像,还有一些其他的感应,像这种情况,应常注意一下,如果轮相显示不是清净相,这时一定要用智慧去辨别真为,不要被境所转,生起傲慢心那就会受到伤害,如果感到自己忏悔的功力,没达到这样程度,这个现象不一定是真的,就应当继续修,不为这些外境所转,不管现的是胜境还是逆境,都不为它所动。这样,你的修行就有一定的功夫了。还有一些人发了大心,想要建寺安僧,初发心,障碍非常多。没疑心的时候却很好,这时千万莫生悔心,要用轮相来鉴定,也许以前护持的不是善神护法,可能是魔子魔孙,这一发心,他们都退了。但这个善力还没有稹聚,护法善神还没来,所以应该继续去做。如韩国的王子金裔觉,到九华山的时候,他住了几十年也没人理他,他就在那里用功拜《华严经》,拜了三十年,没有米,就吃观音土。他圆寂之後,出现许多胜事,所以要想到善报胜事,不是一下子就能获到的,必须精进努力的用功修行,方可取得。看看过去的祖师大德们,在修行发心中,经过了多少逆境的磨练,没有丝毫退却之心,信心反而更加坚固,以不懈的努力消除魔难,最终得到成就。所以我们发菩提心做任何善事,过到障碍,都不要生悔心,若一生悔心,信心力就没有了,就会被魔所扰,做些非法事,所以地藏菩萨的占察轮相,能给我们信心,对我们的修行有很大的帮助,加持力也非常大。

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禅定无相智慧者应当先观宿世所作恶业多少及以轻重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禅定智慧应当先修忏悔之法

地藏菩萨说,末法的众生要想超脱生老病死,学习戒定慧,修习禅定,或者学空观,应当先用占察轮观一下过去所作恶业是多是重,是轻是少,若恶业很重的人,要学禅定智慧,容易入魔。有一种是坐下来习定,是要你一天在动中能定下来,这种定才是真定。坐下来容易入定。在动中就比较难,一动起来就忘了,定也没有了。要想在动中不动心,对著境界时也不起心动念,就要常观想佛菩萨,使念头注意在一个圣号上,只要你的意识从来不动念,外面什麽境界相都不被它转,这就是定。这种定能发出智慧来,世出世同的定有多种,习定的方法也很多,不论你学那种定,一定要把握好自己心念,不被外境所转。怎样能降伏其心呢?就要达到无相,无相智慧就是空慧。又怎样悟照相境界?就是要不住六麈境界。根境俱寂,就达到无生无相。即《金刚经》上佛陀教导我们:『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由於恶业又多又厚,习定、修慧都不得利,所以地藏菩告诉我们应常先修忏悔法,多拜忏,《地藏忏》不是地藏菩萨说的,《大悲忏》也不是观世音菩萨说的,《三昧水忏》同样样不是佛说的,都是祖师编辑的,唯有《占察忏》是地藏菩萨说自对坚净信菩萨说的。拜占察忏悔法,可使我们在用占察轮时很快相应,速获清净,这时你一修就能成就。

所以者何此人宿习恶心猛利故於今现在必多造恶毁犯重禁以犯重禁故若不忏悔令其清净而修禅定智慧者则多有障碍不能魁获或失心错乱或外邪所恼或纳受邪法增长恶见是故曾先修忏悔法若戒根清净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则离诸障

为什麽先不修定慧?是因为此人宿世的习气很重,恶心相当的猛利,今生又造了很多新业,若修善法会出现许多障缘。如果是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或者是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受了戒不持戒,甚至三皈都犯。三皈本身就是戒。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众。这就是三皈戒。犯了三皈,就非佛弟子。如果犯了重罪根本戒,不忏悔清净,修禅定智慧是不可能的。不但你修不成,恐怕还要把你摒除僧团之外。佛经常这样比喻,大海不容死屁,死人漂到海里,海浪一定把他打到岸上去,或者被鱼吃了。佛法如大海,若你不守戒律,不好好的修行,同样会被摒除大海之外,摒除僧团,弃於佛法之外,就不能闻法修行,本来为克服烦恼,反而被外道邪见人侵扰,丧失你的心志,增长邪知邪见。佛说破戒通过忏侮能救,破见是不可救的。所以我们必须先修忏悔法,忏除犯戒之过,及宿世的重罪,使戒体清净,重罪减轻,无诸魔障。

因此,罪性是虚幻的,没有真实,『罪性本空唯心造』,所以忏罪的时候一定要到达空寂。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假的,空的,没有真实可得。罪性也看成是空的,降伏住自己的颠倒妄心。众生舆佛就在一念之间,要转变众生心,需发菩提心与佛相应。修普贤十大愿,念地藏菩萨圣号,文殊、普贤、观音,念三宝念念不离三宝圣号,常发诸佛菩萨之愿。我们发愿,念三宝,为度众生;求忏悔,为度众生;想成佛,为度众生;想离苦得乐,为度众生,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度众生,心往圣境上想舆诸佛菩萨和在一起,这样凡夫心就转变成佛心。如果不这样,那就随著业力跑,我们现在发心出家,很难啊!这是多生种的善根,要常常忏悔,消除业障,使过去的宿业不现前,善根增长。

善男子欲修忏悔法者当住静处随力所能壮严一室内置佛事及安经法悬缯幡盖求集香华以修供养

要想修忏悔法,怎麽修呢?当离开干扰,找一个清净的地方,随自己的能力大小和现实条件,来壮严一处能供我拜忏就可以了,不可要求过高。如果有倏件专修一同忏室,愿意忏悔,集在一起共修,但是不得超过十个人,最好七八个人。藕益大师说人多了不行。在一起拜忏的必须同愿同行,不可乖违。怎麽样壮严呢?打扫乾浮,供上地藏像,占察忏经,供上香、花,悬褂幡、宝盖。没有,可以用纸做、布做,还辨不到怎麽辨?这时你就用普贤菩萨七支供来供养,以意念把其它道埸乃至十方世界的壮严饰具,香、花、果都搬进你的忏室,或能行忏法的地方。这种供养的力量比有限的两支香、一盏灯力量大得多。《普贤行愿品》里讲:『法供养为最胜。』总之,一切随缘修供,有能力的就买上香花及壮严饰具,尽心尽力去壮严,无能力就以一颗至诚心,把心量广大,修普贤七支供。这就是善巧的方法,即文殊菩萨告诉我们的『善用其心』。

澡浴身体及洗衣服勿令臭秽

预备工作做好了,必须清净三业,才易得到感应。口不说间杂难话,心存恭敬,一定要达到心净。身体要洗浴乾净,勤洗换衣服,不使有臭秽。总而言之,我们要想修忏悔法,忏悔的时候,希望菩萨加持,不要在文字上、工具上、洗浴上,生执著心,拜时心一定要清净,所以需要一心敬礼。

於尽日分在此室内三时称名一心敬礼过去七佛及五十三佛

『三时』,根据印度的时间来分,书三时:白天三个时分,早、中、晚。夜三时:初夜、中夜、後夜。共为二十四个小时。拜忏时不论是书三睛,还是夜三时都要称名顶礼。『一心敬礼过去七佛』,即过去壮严劫的三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还有贤劫四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一心奉请五十三佛,奉请完了一一敬礼。

次随十方面一一总归疑心遍礼一切诸佛所有色身舍利形像浮图庙塔一切佛事次复总礼十方三世所有诸佛又当疑心遍礼十方一切法藏次当疑心遍檀十方一切贤圣

柬、西、南、北、柬南、西南、柬北、西北、上、下,叫十方。『总礼』,是用意念观想,把十方归衲於心中。这段就是指用意观来普遍恭敬顶礼,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现在佛寺里的佛像、舍利、塔庙、佛事等佛实及佛所遗留下来的法营,在这个法中,必须礼《占察善恶业报经》,还有十方一切圣贤僧。设供、口念称名、意观,即供养、称赞、礼敬,这就是普贤十大愿的大供。

然後更别称名礼我地藏菩萨摩诃萨

拜忏的规矩,必须三请,请过去七佛,请五十三佛,请十方一切诸佛,尊法,贤圣僧。请完三宝後。拜占察忏,一定要加上奉请《占察善恶业报经》。最後,还得特别的礼请地藏菩萨,礼请地藏菩萨一定要三请三拜,地藏菩萨是主忏者,同时要发愿。请了以後,法会的道埸,地藏王菩萨就来住持,主持你的忏法。

另外,还要注意一点,要把自己壮严的忏室进行结界。怎样结?心里结界。说取我这个忏室,除了忏室,房同之外,都不是我的界内。为什麽呢?因为界外有做非佛事的,所以必须把忏室结到界内。在结界的同时,地藏菩萨护法神马上就来护法了,其他任何鬼神,都不敢进来干扰。这样拜忏会很顺利,并且达到我们所求的愿望。

如我们修忏时三人,或者五人,共同发愿修生极乐世界。由大家至诚忏悔、发愿和地藏菩萨的加持,在忏悔三业清净後,决定能同生极乐世界。若我们怀疑受戒不清净未得到戒,那就拜《占察忤》,至心恳切的求,不懈的拜,如果占察;轮相显的不是清净轮相不要有退心,还得继续求拜,到现出清净轮相,这就证明你得到地藏菩萨加持,地藏菩萨给你受戒了。蒲益大师就是拜得清净轮相,而得戒的。

如是礼已应当说所作罪一心仰告惟愿十方诸大慈尊证知护念我今忏悔不复更造愿我及一切罘生速得除灭无量劫来十恶四重五逆颠倒谤毁三宝一阐提罪复应思惟如是罪性但从虚妄颠倒心起无有定实而可得者本唯空寂愿一切罘生速达心本永灭罪根

礼拜完,就对地藏菩萨发露忏悔自己所作得罪过,不可隐瞒。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里第四大愿,『忏侮业障』,经文里讲:恶业的体相,尽虚空都容不下,形容此罪恶之多,罪恶之大,罪恶之重。『十恶』,就是我们常讲的身三、口四、意三,十恶业。『四重』,指杀盗淫妄四根本。『五逆罪』,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破和合僧,这个罪很容易犯,如说是非,挑拔离间,在寺中各做各的,意见不一致,使大众僧不和,就是破和合僧。『毁谤三宝』,就是说,对佛舆佛、大小乘、僧众之间互相毁谤,攻击。『一阐提』,指没有善根,就是对三宝一点信心都没有。要忏悔除去所作的这些罪,不再更造,若自己的力量薄弱,就对地藏菩萨说,求地藏菩萨,十方诸佛加持我,令我把无量劫来所有的十恶四重、五逆颠倒、谤毁三宝、一阐提罪全部忏悔掉。还应思惟,罪性本空。恶业都是由於我们无量劫来,黑白不分,真假虚宜不明,从虚空颠倒中起的。因此,罪性是虚幻的,没有真实,『罪性本空唯心造』。所以,忏罪的时候,一定要达到空寂。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假的、空的、没有真冒可得、降服住自己的颠倒妄心。更应当发愿,所做的功德事供养宝,迥向给众生,愿一切众生离苦得梁,早日成佛。

在佛门里,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在修行中,无不是不可思议的殊胜行,普贤行。但有的道友不会修行,每日在修行中还总是抱怨,是因我业障重,不会做事,常住分配我这个任务,他们却坐那见听经学习,学经听经多好啊!我在外头劳动,还有什麽功德?你不知道你做的这个事和他坐在那儿学习是一样的。

只要你会发愿,会迥向,随便你做什麽事,都是在行普贤行、发文殊愿。要知道经过你的发愿愿、迥向、思维,全是你自己的了,是我在发愿,我在行,我在做。所经大家在做一切事的时候,一是要记得:随喜、发愿、迥向,做的一切善业,上供十方三宝,下施一切众生,愿诸护法神护持我及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早日达到心本,本来的自性,恢愎了自性,罪根也就灭掉了。

次应复发劝请之愿愿令十方一切菩萨未成正觉者愿速成正觉若已成正觉者愿常住在世转正*轮不入涅槃

『复应发劝请之愿』,劝请谁呢?为什麽要劝请呢?因为到了八地不劝地的菩萨,惑业没有了,但还没有认识到根本无明,以为已经成就了。无明未断,不能达到究竟,还得继续修,所以我们也要劝请这些未成正觉的菩萨,或者初发意的菩萨,早日成佛度众生,已经成就佛果的,愿永远住世,不要入涅槃,这就是《普贤行愿品》第六大愿:『请转*轮』,和第七大愿『请佛住世』。

次当复发随喜之愿愿我及一切众生毕竟永舍嫉妒之心於三世中一切刹土所有修学一切功德及成就者悉皆随喜

这是贤第五大愿,『随喜功德』,随喜一切众生,随喜一切诸佛菩萨,愿一切众生舍离嫉妒障碍,看见人家有一点善事,有一点进步,对宝有功德,都应当赞叹随喜。若师长对某同学、师兄弟,表扬了一句,你就生起嫉妒心说:『有些事我也会做,我比他还强,他有什麽了不起的。』不但不随喜人家,反而说上几句不好的话。如供千僧齐作佛事的,有的师父说说笑笑,也不威议,看上去一点电不壮重,我说:『莫生分别心,文殊菩萨在,可能是文殊菩萨示现的,你欢欢喜喜赞叹,不要从现象上迷惑了我们智慧的眼睛。』

像五台山经有人供千僧齐,我们要随喜,因爵文殊菩萨常化现在其中。昔日五台灵寺,设无遮齐法会,不简道俗,不别贵贱、男女、乞儿,悉皆饱足。有一位贫女,牵著一只狗,带著两个小孩来赶集,发亲的师父给她一份,她不走说:『不行,我这儿还有两个小孩。』又给她两份,她说:『还不行。』同她还要什麽,她说:『我还有一只狗。』发亲的师父就生气了,他说:『这位贫女简直不讲道理,贪心这麽大。』又想菩萨即已发愿供千僧集,就再给她一份吧!她说:『还不行,我肚子里还得要一份。』这时发亲的师父发脾气说:『什麽肚子里还要一份,我这是现前的。』他这麽一说,贫女腾空化现文殊相,小孩现童子相,小狗变成了金毛狮子,文殊菩萨於空中说:『众生学平等,心随万境波。百骸具舍尽,其如憎爱何!』这时在会的人,皆向空中日:『大圣,愿示平等法门,我等奉行。』空中偈日:『持心如大地,亦如水火风,无二无分别,究竟如虚空。』此时发亲师父伏地求忏悔,自恨不识文殊菩萨降临,菩萨一去,再也不能见圣相,即把贫女所施发,建塔供养礼拜。大家多思维这个故事,菩萨千百亿化身,现各种不同的境相,来度化众生,只是我们凡夫肉眼,不识不知而已,所以说要平等,用平等心来对待周围一切人事,不要生分别轻慢心,我们身边的善知识,同学道友,就是文殊菩萨,或其他诸大菩萨化於世来度我们的,这样就会对他人生起恭敬心,随喜他们的功德。所以随喜功德,是增长自己功德、最便宜的事,大家不要轻易的放弃。而且随喜功德可以对治你嫉妒障碍烦恼,所以不论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圣凡的功德悉皆随喜,这个功德就可以使你成佛。

次当复发迥向之愿愿我所修一切功德资益一切诸众生等同趣佛智至涅槃城

我们修行要不贪恋执著,要把闻法修学行持的功德迥向给一切众生,同等获利。所以随便你在哪儿修行、做事,乃至你在寝室看书、诵经,把自己所修这一切的功德都迥向给众生,愿众生都能得到真正的利益,大家能一同超向佛的智慧,到达不生不灭的涅槃城。

普贤十大愿王不可思议。文殊菩萨的十大愿,我们更应该随喜赞叹,应当把他作为我们的日课,但不能读读就算了,要学文殊菩萨是怎样度众生的。还有《华严经》第四品觉林菩萨赞叹释迦牟尼佛的话,我们也应当每天念一念。学法要学会用心,闻思修三慧缺一不可。只是听听这个,善根是很浅薄的。我们闻之後要思维,觉得这个法殊胜,照著去做,至於做多做少,随你的力量,主要看你是如何用心的。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贫女,捡了一枚钱,她想买油供佛来培福。她就到油铺去买油,但没有盛油的瓶。这个老板看她可怜,而且被她的诚心所感动,说:『好,我给你打一罐油,除了你这一文钱之外,剩下算我的,我就随喜弥的功德。』贫女就把油提到僧伽蓝里,倒在一个油灯里供佛,这天正是目犍连尊者当值。第二天早晨天亮,他去灭这个灯。别的灯全灭尽了,同睛波斯匿王供了十万盏灯,唯独贫女添的这盏灯怎麽也灭不了。目犍连尊者说:『我可以用神通灭。』他就使用神通,也灭不了,而且越灭越亮。这时佛就出来说:『这是清净施,以罗汉的神通力量是灭不了的。』大家要明白,这不是在於物资的多少,而是心力的猛烈。若供养一千瑰、一万块钱,不知发愿迥向,还不如供养十瑰钱又发愿又迥向的功德大,因心力猛烈故。诸位道友,你们在大寮行堂做饭,或做其它事,是否想到以此事去修供养,发愿、随喜、迥向,想到舆没想到这两者的功德是有很大悬殊的,所以我们不论做什麽,都要观想到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礼敬诸佛』乃至『普皆迥向』。一事具十愿,这功德是不可思议的。我们学法就要善於用心,会用心,无一事不是佛法,不是行的菩萨道,成就佛果的因。

如是发迥向愿已复往余静室端坐一心若称诵若默念我之名号当减省睡眠若愍盖多者应於道踢室中旋烧诵念次至夜分时若有灯烛光明事者亦应三时恭敬供养悔过发愿若不能辨光明事者应当直在余静室中一心诵念日日如是行忏悔法勿令懈发

发愿之後,离开忏室,到其它静室或寂静处。目的是离开干扰,一心念地藏菩萨的圣号。念的时候一定要念念从心起,念念不离心,念念相续。减少睡眠,因为睡眠是五盖之一,若是睡眠多的人,应当绕念来对治它。

像我们是一个普通的清众,住在常住里,没有忏室、静室,怎麽辨?那就用你的心念,不能磕头,就以观想来磕头,但是有个倏件,你一定要至心。一切的方便要你自己去想,从方便达入真实,外边的客观倏件环境不具备,自己想瓣法,反正不离修行、忏悔、发愿。人家都睡觉了,你也不干扰别人,就静坐,静坐观想对著地藏像就念,如果是黑夜,寝室没有小灯,就在寝室一心诵念或观想地藏菩萨放光,就看至心如何?观想会出现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我们信佛的,一定要相信三宝的加持力,相信三宝的光明,至心诚想的念佛、拜佛,如此每日精进不懈悔过发愿。

我说不要贪睡,在我们一天书夜二十四小时中,起马得睡五个小时到六个小时,这样才有精力来工作、学习、修行。如果你勉强地说一个小时都不睡,就如佛教导书三时三时休息,精进辩道,恐怕我们这个体力,不得成就,反而会病倒,这样你还能修行吗?像这样你得自己调迪,这样做能支持就去行,若超过负担是不行的,这是我的意见,不是经上教的。经上教我们不要睡。因我感觉到我们现在这个肉体眼过去的古人不一样了。业障深重的我们必须跟你自己身体情况相通应,不能超负荷,这就叫随缘善巧方便。

大家知道般舟三昧,就是一行三昧,一百天不坐不卧。怎麽瓣呢?找一个比较小的房子,用粗绳子钉在墙上拴紧,过了十几天,腿很踵,移步很困难,就扶著绳子走。道宣律师行过三次般舟三昧,所以修行要舍得付出,要下得苦功夫。这样才能用生死的力量换来不生死。我们现在业深体弱,行般舟三昧是辨不到的,行不了,生个惭愧心,却不可懈怠放逸。要念念想到三途众生苦,想著这个世界苦难的众生,一想到他们,精进心就会生起来,最後再给他们迥向,离苦得乐。

修忏悔的人,一定要下决心,定一个忏期,一百天或几个七,不能拜忏就念地藏圣号,要不打妄想,但我们现在念时,功夫不到,还达不到不打妄想的程度,怎麽瓣呢?不要怕打妄想,只要想到其它的,就收回来,收久了念头渐渐就纯了,什麽事情熟练了自然就纯。只要提起念头,坐也念,行也念,时间久了,睡觉做萝都在念。白天上课也好,过齐堂也好,上殿也好,照样做这些事,但心里一直在不停地念地藏菩萨。大家看收音机里有很多弦的线路,人的脑子也是这样,所以念圣号舆做事互不干扰,达到一心时就是念住。这个功夫不要把它看简了,超过坐禅等其它一切的修行。我们念阿弥陀佛也如是。

《占察善恶业报经》是个方便法门,如果能按我说的这样做,不用同你自己就知道此时心很清净。念到真正功德圆满时候,能念所念全空了,能念的心,所念的地藏菩萨空号乃至於地藏菩萨相都没有了。能够心定念存,寂然不动,那个时候你的智慧就发现了。

占察这个法门虽然方便,但过去没人说。一种是不相信,再者就是没遇到,也没人说。《华严经》上说:『譬如入暗室,无灯不能了。佛法无人说,虽慧不能了。』所以必须得有人说,并且发这种愿心,共同去做才行,否则你就是有智慧也不能知道。不知道升座讲法也是有加持的。在座下好多意思没有通,到座上就通了。所以要相信佛菩萨的加持,那种智慧不是你口里能说得出来的。还有大家的加持,你们心里想要听什麽,感到我的心、我的嘴巴就说什麽。说法要对机,否则说的再好,再高深,对方也听不进去,佛在世说法的时候是对机的,这部份人需要说般若法,佛就说的是般若,听见後就开悟了,心开意解,观喜赞叹,完了,最後,他就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每一个法会都有很多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为什麽?因为是对机说法。

若人宿世速有善基暂啼过忌因缘而造恩法罪障轻微其心猛利意力强者经七日后印得清净除诸障碍如是众生等业有厚薄诸根利钝差别无量或经二七日後而得清净或经三七日乃至或经七七日後而得清净若过去现在俱有增上种种重罪者或经百日而得清净或经二百日乃至或经千日而得清净若极钝根罪障最重者但当能发勇猛之心不顾惜身命想常勤称念书夜旋烧减省睡眠礼忏发愿乐修供养不懈不发乃至失命要不休退如是精进於千日中必获清净

如果过去生中有大善根的人,善业基楚很坚固,暂时过著恶缘,随顺恶法去做,这个罪业是很轻微的,再加上修忏悔法的心很猛烈,七日即可忏清净。猛烈的情况,不愿生命,只是一心想战胜敝人,无别的思想,甚至於负了伤,他还不知道,直到有人告诉他,他低头一看,马上就倒下了,这就是精神的作用,我们应以这种精神勇猛去修行,障碍很快就会消失。

求生的业有深有浅,但谁也不愿说自己的根机浅薄。我同很多道友们交往,从谈话当中,个人都口口声声说业障很重。自己说可以,如果你说他业障重,马上就冒火了,也忘了自己业障重。自己说可以,别人说就不行了。如唐朝宰相鱼朝恩,一次,国师来王宫说法,宰相在国王旁边说话是很自由的。他说:『大师,我想请问,佛法讲的无明,无明从什麽地方起的?』国师瞧瞧他说:『你这个奴才,也问佛法?』宰相马上就发怒:『哼,我是奴才?我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师说:『你别著急,无明从此起,此就是无明,你知道吗?』宰相马上就向国师忏悔。一切众生都如是。若业障厚,善业薄的,一七日不行,经二七日乃至七七四十九日才能得到清净。若过去现在恶业增长,得忏悔一百天,乃至一千天才得清净。有的三年也没得到清净,但别生退心,相信地藏菩萨不会不管,地藏菩隆会替你忏悔,给你加持力和增上缘,让你的罪业早日得到消失。这就是地藏菩萨告诉我们忏悔的时间及得清净轮相的期限。所以自己要定一个日期,决心来拜,一直到清净轮相显示清净,学法修定修慧就很容易进入,速得道果。

如果业障极重的人,能够发起勇猛的忏悔心,不顾惜生命。如何不顾惜生命?过去有位老修行,在山里住洞修行,修行睡觉特多,於是他就想辨法来对治,坐在悬崖上,对自己说:『你睡吧,睡了就掉下去,掉下去,摔得粉身碎骨。』支持不久又睡了,一睡就往悬崖下掉,老修行掉下去部被护法神接住了。他很高典,对护法菩萨说:『南阎浮提像我这样修行的很少吧?』护法神说:『像你这样的修行人多如牛毛,是你自己看不见。』由於这一慢心,护法神说:『五百劫不护你的法。』不护就算了,照样修。时间一畏长,还是不行,支持不住,又掉下悬崖,护法神又把他拖上来。他说:『你不是不护我的法了?怎麽又来了?』护法菩萨说:『你的一念精进超过五百劫,所以我又来护持你。』像这样修行,一念清净勇猛心难生。所以罪障深重的人,一定要下决心,不顾惜生命,没有黑天白天,书夜旋绕,减少睡眠,称地藏菩萨空号,礼拜忏悔疑愿,心存欢喜,以法来修供养,不懈怠,不颓发,乃至丧失了生命,也不停止,也不退转。这样的精进,於一千日,罪恶再重,必定得到清净。

善男子若欲得知清净相者始从修行过七日後应当日日於晨朝旦以第二轮相具安手中频三掷之若身口意皆纯善者名得清净

修行拜忏经过了七天後,用第二轮相,仰手三掷,掷一次清净不算,得掷三次,三次全是红的,就表示口意是纯善业,非常清净,若三次都现了清净轮相,那地藏菩萨一定在埸加持你。清净了,想到极乐世界,地藏菩萨会随你的愿力把你送到极乐世界或十方世界净佛国土。

如是未来诸众生等能修行忏悔者从先过去久远以来於佛法中各曾习善随其所修何等功德业有厚薄种种别异是故彼等得清净时相亦不同或有众生得三业纯善时即更得诸余好相或有众生得三业善相时於一日一夜中复见光明遍满其室或闻殊特具好香气身意快然或作善萝萝见佛身来为作证手摩其头叹言善哉汝今清净我来证汝或萝见菩萨身来为作证或萝见佛形像放光而为作证若人未得三业善相但先见闻如此诸事者则为虚妄诳惑诈为非善相也

过去久远劫来佛法中,因为所修的善业和功德不同。所以业出现有厚有薄,如果善业深厚,功德就非常猛利,福报也大。功德的种种不同,示现的清净轮相也就不同,若有众生三业纯善,拜完忏,相貌都能转变。所有惑业全部能消失,病很重的,拜完忏得清净轮相,以後就无病苦,身心特别健康。

在末法时期,没有拜忏得清净轮相的。为什麽说的这麽决定呢?没人修《占察忏》了,怎会得清净轮相?即使有修,但干扰特别多,或至心的程度不够,不得清净轮相,当然也不会得到余相好。所说的余相好,指地藏菩萨或诸佛,现种种不同瑞相来作证明。所说相好,忏室光明遍满了;或闻殊特的异好香气;或做善萝,萝见佛伸手摸其头;或者见菩萨来,特别是地藏菩萨。见如此诸瑞相,即是诸佛菩萨来给你作证明,已得三业清净的善相。若未得三业善相,就说明没清净,没清净就是还有业障。若萝见如上境界,当知道都是魔现的境界,是假相,是虚造不实的。见了这种现象会荒发你的道业,一定得为上忏悔。若是清净了,见了相电不动心,没清净,见了相比不被他所扰,一念不动,坚定的拜忏。七天得了清净轮相,为了巩固,再拜七天,决定清净。五欲的魔很属害,一定要辨别清楚,千万不要惹火上身,不要想神通,不要想护法。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过去我们到西藏求法,有位大勇法师,谈虚大师的弟子,他到日本学柬密,那时侯把密宗分成柬密和西密,日本学的密宗叫柬密,西藏学的密宗称西密。大勇法师,他在日本学完密法,回到中国大陆,住在广济寺。那时到西藏学法都要请护法神,供酒供肉,不供养文殊师利菩萨,也不供养三宝,是供护法神的。大勇法师电想请个护法神,请到了广济寺的老狐狸,傅说是汉朝时的。老狐狸有神通,告拆他很多事。後来,大勇法师要去西藏学法,狐狸不让他去,大勇法师泱意要去,老狐狸就做种种障碍,乃至病魔缠身。很多大德都敬动了,给他念咒诵经,才把老狐狸赶走。以後大勇法师在去西藏的旅途中,走到西康的甘孜就病倒了,最终也没到达西藏。举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修行者,不要求异相。要认清楚是真圣,还是魔,不要执著。如果把魔常成圣事,会尊致堕落。

若人曾有出世善基摄心猛利者我於两时随所应度而为现身放大慈光令彼安隐离诸疑怖或示神通种种变化或复令彼自忆宿命所经之事所作善恶或复随其所乐为说种种深要之法彼人即时於所向乘得决定信或渐证获沙门道果

如果是真有出世的善业基楚,用功求忏悔的心很猛利,这时,感应到地藏菩萨现身,放大慈光加持你,使心不恐怖,远离疑惑,而得安稳。或是给你示现种种神通变化,让你自己忆念你的过去世,所有的修行,所经历的事及所做的善恶。随你欢喜要求,当为你说种种出要之法。一说法,你就心开意解,当即证沙门道果。就是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

复次彼诸众生若虽未能见我化身转变说法但当学至心使身口意得清净相已我亦获念令彼众生速得消灭种种障碍天魔波旬不来破怀乃至九十五种外道邪师一切鬼神亦不来乱所有五盖展转轻微堪能修晋诸禅智慧

地藏菩萨又说了,拜忏的众生,虽未见到我的形象,或没有见到我的化身为你说法。『使身口意得清净相已,我亦护念。』只要你至心拜忏後,占察得到清净轮相,我也护念你,并且帮助你消灭一切障碍。到这个时候,天魔波旬也不敢破坏。印度九十五种外道邪师,一切鬼神想扰乱你也辨不到,有佛菩萨加持故。所有五盖、十缠,一天比一天轻微,你的智慧光明随之而生,并且能够修习神通智慧。

复次若未来世诸众生等虽不为求禅定智慧出要之道但遭种种众厄贫穷困苦优恼这迫者亦应恭敬礼拜供养悔所作恶恒常发愿於一切时一切处勤心称诵我之名号令其至诚亦当速脱种种衰恼舍此命已生於善处

末法求生,因社会生活、寺庙等种种因缘,不求出离,不求定慧,及不修学佛法的出要之道。现在所遭受的种种厄难,贫穷困苦,衣食不足及优恼这迫等苦。要想脱离众苦,也应当恭敬礼拜发愿。在任何时候,任何处,至心念地藏菩萨名号,忏悔所作的恶业,求地藏菩萨加持,得到救度。脱离种种的衰恼及不如意恼害之事。舍此生命,到善地,再不受苦难,增加信心,修出离之佛法,永脱生死苦海。

上面讲子念地藏菩萨,求加持消业去诸障难,求生到善处,现在顺便给大家讲讲怎样求往生?

若人求往生得至心念拜阿弥陀佛,求阿弥陀佛加持,发舍这个报身之後,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再不来这这五浊恶世受生了,当你发决定能生的信心时,就决定能生。《弥陀经》里讲:『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舆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格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极乐国土。』没到一心,能不能生?『得一心』,指发决定能往生的心,就是看你相信不相信你能生;其次你相信不相信《阿弥陀经》;相信不相信念往生咒的威力;相信不相信阿弥陀佛的心咒:『嗡阿弥里打得杰哈牛吽』。我说只要你发了决定往生极乐国园土的愿心,念阿弥陀佛、持心咒、念往生咒、就决定能生。经上有说:『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当生指未来,我说决定生,并不是说你今生决定能够生,是说你今生没生到,但你这个信心不变,说我决定能生。虽有很多业障,决定能生的,这个信心一定要坚固,不管谁说,你业障重,每天懈怠,生不到的,你就这麽说:『我一天懈懈怠怠也生到极乐世界去,到极乐世界,我就不懈怠了。』有什麽保证呢?《阿弥陀》不是说吗?十方恒河沙数诸佛来护念你,不论你走到哪去,都要把你找到,把你送到极乐世界。然而你必须得念《弥陀经》,早、中、晚,念三遍《弥陀经》,念一百零八遍往生咒,念一百零八遍阿弥陀佛心咒,这就把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资程辨好了,我一定能去。『业障很重,能不能生?』是带业往生,还是清净了才能生?有的道友问我。我说:『你想不想去,如果想去,决定了没有?』他说:『决定了。』我说:『既然你已决定了,来问我做什麽。』他一听此话,不解的看著我,我又说:『人家说带业不能去,你就跟著说带业不能去,因我有业就去不了,我说你要在此土清净了,没有业,那还去极乐世界干什麽?大家想想看吧!三业都清净了,说明已经成就证得法身清净,既然法身已净,无垢无染的,还生什麽?因为极乐世界里,除了阿弥陀佛以外都有业。观世音菩萨示现的是大菩萨,还没成佛,还有一份无明。莲池海会,还有各种类型的阿罗汉、菩萨。他们无明没断,都有业,他们都能生去,你怀疑什麽?』所以说,愿求往生,想去极乐世界的,就不要怀疑。

复次未来之时若在家若出家诸众生等欲求受清净妙戒而先已作增上重罪不得受者亦当如上修忏悔法令其至心得身口意善相已即应可受

这里真专门讲授戒的问题,三皈戒、五戒、十戒、八戒、比丘比丘尼的具足戒、菩萨戒。破了三皈一定要堕落,但是三皈的种子是不会变的,到你善根又发现了,遇缘,又可以回来受。八关斋戒,受几天,戒体存在几天。比丘比丘尼戒,只管当生,若破了,戒体即失。菩萨戒不同,是尽未来际,戒体不失,会永远随著你。但是不论你破了哪一戒都得忏悔。若犯了重罪,受戒有障不得戒,你发心想再受得清净戒,就得修忏悔法。因为地藏菩萨说:『受五戒、八关斋戒、比丘比丘尼戒、菩萨重戒都可以对著他受。』

求受清净戒,至心修忏法,在拜忏的时候,必须用这个第二轮相,三业清净了,表示已经得戒。地藏菩萨就是我们受戒的本师,这叫佛前受。佛在世的时候,出家受戒,只要佛说善来比丘,鬚发自落,顶礼佛以後,就受戒了。鬚发自落大家不要错解,以为是佛的神通力,使头发都自动掉下来了,而是得戒後,自己把头发剃光。

若彼众生欲习摩诃衍道求受菩萨根本重戒及愿总受在家出家一切禁戒所谓摄律议戒摄善法戒摄化众生戒而不能得善好戒师广解菩萨法藏先修行者应当至心於道踢内恭敬供养仰告十方诸佛菩萨请为师证一心立愿称辫戒相先说十根本重戒次当总举三种戒聚自誓而受此亦得戒

『摩诃衍道』,即大道,就是菩提道,娶了菩提心,想要求受菩萨根本重戒,即愿总受在家、出家的三聚净戒,摄律议戒,摄善法戒,『摄化众生戒』。摄化聚生戒,即镜益有情戒。『摄律议戒』,该摄大小乘一切戒律,从止恶方面讲。『摄善法戒』,收摄一切善法,把所有的善,都布施给众生,从行善方面讲。『摄化众生戒』,即为度众生,愿一切求生都成佛。要想具足这一切戒,而得不到清净的戒师,不懂戒法。因戒律里有讲,如果戒师不清净,不知戒法傅授,受戒不得戒。那你应孩怎麽辨?应该先修忏悔,在道埸内至心恭敬供养,仰告十方诸佛菩萨、地藏王菩萨,来给我们做戒师,求证受戒。在受之前自己要发菩提心,四弘誓愿,辫明一切戒的重轻戒相,这样自己在佛前立愿,自己受戒,也得戒。得到清净戒体,怎样保护好使他不失呢?应当常念於道,念念不离菩提心,行菩萨道,念念不离三宝,常忆佛学,菩萨、善知识学,观照好自己的心念,常忆清净戒难得,广解戒相,明开遮持犯,该做的做,不该做的不做,常自警惕,不要违犯,一但有所毁犯,为上忏悔,以求恢复清净。

世间人也常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懂得这个道理,大善是徙小善稹累来的,小错误养成大错误,因为滴水能穿石。懂得此理,就知道应当随时护念自己,想到从生。像我们在行走时,恐踏死蚂蚁、蚊蛊等小生命,就念:『从朝寅旦直至暮,一切众生自迥护,若於足下丧其形,愿汝即时生净土。』念时观想把它们送到极乐世界去。有道个力量吗?天天念就有道个力量了,不是你的力量,是诸佛菩萨的力量,因为你念念想到不伤害众生,而是去利益众生,由自己的心力感佛菩萨的加持力。《华严经浮净品》里有一百四十多个偈子,叫我们从早到晚护好心念,当你一睁开眼睛,就念『睡眠始寤,当愿众生,一切智觉,周愿十方。』这样你就发了成佛的愿,这些偈子,一个是上求佛道,一个是下化众生,就是佛教我们怎样教化众生和教化的方法,怎样能得到佛道,除此之外,无别的成就法。

复次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出家及已出家若不能得善好戒师及清净僧众其心疑惑不得如法受於禁戒者但能学发无上道心亦令身口意得清净已其未出家者应当剃发,披服法衣如上立愿自誓而受菩萨律议三种戒聚则名具获波罗提木叉出家之戒名为比丘比丘尼即应推求声闻律藏及菩萨所习摩德勒伽藏受持读诵观察修行

若怀疑戒师不清净或是僧众不清净,这样受戒後都不能得戒。地藏菩萨告诉我们,那你就跪在佛前拜《占察忏》,专为求戒拜,还要能学发无上道心,使身口意得到清净轮相,便得戒。若还没出家的,你可以剃度,披上法衣,如所讲的立愿,虽没轻过三师、七证,自己发愿受芏口萨戒及三聚净戒。也就得到出家的波罗提木叉戒,名比丘比丘尼了。自受戒以後,要专精学习律藏及菩萨所习的『摩德勒伽藏』,『摩德勒伽』,翻成智母、智藏、智慧藏,母为能生意,藏是含藏意,能生智慧,读诵受持,时时观察,以佛所制的戒律去对照自己行持,有犯就忏,使身口意常保清净,不断的用功修行。

若虽出家而其年未满二十者应当先誓愿受十根本戒及受沙弥沙弥尼所有别戒既受戒已亦名沙弥沙弥尼即应亲近供养给侍先旧出家学大乘心具受戒者求为依止之师请问教戒修行威议如沙弥沙弥尼法

我已出家,但年龄未满二十岁,还不能承当比丘比丘尼,怎麽辨呢?那你先立誓受沙弥十根本戒,及沙弥尼别戒。『别戒』,指别别解脱戒,即守一条解脱一条,在我们求受戒的时候,一定要求护法龙天护持,护法龙天不是海里的龙,而是大菩萨的化身。自誓受戒已,是名沙弥沙弥尼。得戒後要清净供养三宝,亲近供养奉侍,比自己出家早,已发道心,学大乘受具足戒的师父,依止他们,三业常恭敬,向他们请问教诫修行,学好沙弥沙弥尼的一切律议,增长正业行。

发道心舆不发心,从心上就能简别出菩萨舆凡夫。如佛在世时,有一位阿罗汉跟他的徒弟小沙弥,师徒两个人在路上走。小沙弥看见田地耕出很多虫子,麻雀就叼著吃,生起大菩提心来。他说:『众生好苦,我一定发愿生生世世度众生。』他这一发愿,他师父说:『停下来,把包里给我。』他师父要过包里自己背上,也没税什麽。师徒俩又走,走著走者,这个沙弥又想:『菩萨道难行,在度众生中,要受好多苦,还是不度好,像我师父才是个阿罗汉而已。』他这一退心,师父说:『停下来,包里还是你背吧。』他说:『本来就是我背的。』他们又走,途中他想:『众生好苦,不能退心,菩提心一定要发。』他师父说:『停下来,把包里交给我背。』徒弟感到莫名其妙,就对师父说:『师父,您今天怎麽啦?一会儿背一会儿不背。』他师父说:『你刚才发了大菩提心,我才是个阿罗汉,怎能让菩萨给我背包呢?应该自己背,後来你退心又到凡夫位修行,未了生死,我已经证得阿罗汉,已了生死了,所以又还给你背。後来你又发了大菩提心,还是不敢叫你背,自己再背上,这是因为你的心随时在变化。』从这则故事就知道了,我们众生的通病就是时发心时退心,一有困豁难退。文殊五字真言里有讲:『发心证果二无别,如是二心初心难,发心非难难常继,常继方便应当说。』所以说诸佛菩萨知道我们众生有时道时退的通病,故以大慈悲心,善巧方便说种种法,来教化我们永不退菩提心,因发心即成佛。《占察善恶业报经》地藏菩萨教我们用占察输占三业清净来得戒,也是为了修道,发菩提心度众生的,所以我们不论从师受戒,还是自誓受戒,一定要发四弘誓愿。

若不能值如是之人唯常规近菩萨所修摩德勒伽藏读诵思惟视察修行应勤供养佛法僧宝若沙弥尼年已十八者亦当自誓受昆尼藏中式叉摩那六戒之法及遍毕比丘尼一切戒聚其年若满二十时乃可如上总受菩萨三种戒聚然後得名比丘比丘尼

若受戒後找不到依止师,怎麽辨?那就依法为师。依菩萨所学的智慧去自己道修、读诵。照著经上所讲的去行,以法供养三宝。若是沙弥尼满十八崴,就要增学六法。两年做学法女来磨练身心,及学比丘尼所学的戒法。满二十後才能受三聚戒,成比丘尼。作为比丘尼,除了持受的戒法外,还要学八敬法。当初佛的姨母就是依八敬法得戒。八敬法含著一种忏侮的意思,比丘尼千万不要忍为比比丘低下好多。因为佛有无量、无穷、无边的智慧,知道女众出家给佛教带来不利,故特别给出家女众制定了八敬法,依教行正法还存。

若比丘不依法行事,我还恭敬他什麽?恭敬的是法,恭敬的是佛制。像通愿法师,就是一位很受人钦佩的尼师,不违佛的教导,行八敬法,兄了比丘就恭敬行礼。通愿法师就是尼众的楷模,应效法师之行。

若彼众生虽学忏悔不能至心不获善相者设作受想不名得戒

有的众生虽然每天拜忏,也一天天的学,却无至诚心,也没善好的相。没有按照地藏菩萨所教导的去行,自己让为我得戒了,像这样,是没得戒的。

两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蘑摩诃萨言所说至心者差别有几种何等至心能护善相

坚净信菩萨,又代我们末法众生,请问地藏菩萨:『您所说的至心究竟有几种?要到什麽程度才能算是至心?怎样才有善好相?』现在我们学习、过堂、上殿、做事,一天生活当中我们应问自己究竟付出了多少至心,不要抱怨为什麽感应不大。因为你不是真的至心,你的心不能舆佛菩萨相通,由至心不够,感应就不大。而所说的至心,只是我们心的因,并不是果。如果因地不真,果招迂曲,这种现象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就能见到。像在大寮作饭、烧火,要是不用心,火烧不好,饭不是烧焦,就是没煮熟。所以做任何事,心都不能不在为,否则一切的果都不会好。再说明白一点,所谓至心,就是要心住念纯。

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我所说至心者略有两种何等为二一者初始学习求愿至心二者摄意专精成就勇猛相应至心得此第二至心者能获善相

地藏菩萨回答说,至心有两种。第一求愿至心。求愿就是希望、发愿。用占察轮相的目的就是满自己所发的愿。想要同的事就是愿。比如说,我身体不好,长期害病,问问地藏菩萨什麽原因,如何才能身体健康,这就是愿。在发愿求的时候要至诚恳切礼十方诸佛、尊法、贤圣僧,各一拜,礼地藏菩萨三拜,然後念一千地藏圣号,观想地藏王菩萨来加持。如果求愿至诚恳切,当拜念的时候,突然心酸,痛哭流涕,那是触动了你自己过去的宿业,也触动了你的善根。有感必有应,即所说的制心一处无事不辨,这就是你求愿的至心。第二至心摄意,就是把自己的心念摄到一处,那必须具足专精成就勇猛相应的至心。『相应』,就是融合的意思,『专』,就是不杂、专一,『精』,就是纯。这时心力很勇猛,一心念地藏菩萨,念到自己的心和地藏菩萨融合在一起,跟地藏菩萨大愿相结合,至心达到这种程度就能获善相。

此第二至心复有下中上三种差别何等为三一者一心所谓系想不乱心住了了二者勇猛心所谓专求不懈不顾身命三者深心所谓舆法相虑究竟不退

经常讲这个至心,并不是说地藏菩萨的形象跟你的形象相应,而是说你的心地、性藏跟地藏菩萨的心地、性藏无二无别,是从这个上面讲的相应。当你拜忏的时候,拜得身体很难支持,浑身发抖,但你还坚持勇猛不退的去拜,宁舍身命,是什麽力量支持你这样呢?是信仰的力量,深信地藏菩萨一定能加持你的,以不退的信心达到至心。拜的时候不是一拜就能产生出这种至心,至心也是培养起来的,一心去拜,经过数天,渐渐心勇猛了,增加出力量达到至心。第二至心又有三种差别。哪三种呢?『一者一心』:心心念念住在南无地藏王菩萨上:心住了了,念时字句分明,一声跟一声,中间无任何杂念,即无第二念、第三念,意念分明,这就叫一心系念不乱。心了了就是定,念就是慧,定慧结合这时还有能念的心,所念的空号,等你念到能念的心没有了,所念的圣号也没有了,这时就入寂定中。念佛墅号还能人定吗?念本身就是定,念到一心,自然就入定中。大家没有这样用功,等你功夫用到了就有体会。有定就能产生慧,有慧就有通,所谓神通,神就是自然的心,也就是本性,通是慧性,是智慧通了。所以必须要至心,至心能人定。有了真功夫,才能心住了了,念念分明。『二者勇猛心』,即专求一法从不懈怠,乃至舍去身命。佛在戒里经常这样讲:『宁舍身命,护持净戒。』身命舍了可以换个新的,就是说,舍去色身,证得法身。这种勇猛的至心,就要不顾身命,无所畏惧,一直精进下去,所要求的一定达到,以求法忘区的精神,来达到勇猛至心。像祖师求法忘区的故事很多,大家都知道禅宗二祖神光大师,立雪断臂,他在雪地站了三天,雪都淹没了他的身体,达摩祖师还说他不至心,是经心慢心求法。我们看起来,那麽大的雪站著求法不动一下,这已经到了极端至心,达摩祖师还说他不至心,他就抽出刀,砍下手臂,拿著到达摩祖师前,达摩祖师问:『你求什麽?』说:『请祖给我安心,我心不安。』达摩祖师说:『将心拿来,我舆汝安。』神光拿不出心,一想心了不可得,此时就开悟了。这才是真正的勇猛至心,不顾惜自己的身命。

还有我们现在所持诵的轻典,一定要恭敬尊重,现在这些法宝,是多少高僧不牺牲生命,去印度取经,玄奘法师、义浮法师、法显法师,就是曾去西天取耀的高僧,总之,去的多回的少。由於取经的艰难,他们对经典非常恭敬,不像有的人,对法宝生轻心慢心,随便拿放,无一点恭敬心,像这样得不到加持,也不能开智慧,还会招来父亲无边的罪过,护法见了也会瞋恨。我们要用生命来爱护经典并且流通於世,义净法师有一首时,说到了去西天取距途中所过的艰难:『晋宋集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去者成百归无十,後者安知前者难,路远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惮,後贤如未音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高僧大德们不怕艰难困苦取回法宝,又翻择成汉文,就是希望下一代能够学到真正的佛法,亲蒙佛法的加被,真正得到圣人的智慧,能离苦得乐,而我们又做得如何呢?想想高借大德求法的坚辛,多少为了求法,而舍去了生命,我们能有法宝读诵,当生厦幸心,生难遭遇想,念祖师大德恩,至心恭敬持诵一切法宝,并且宣讲流通於世,这样才能报四恩。『三者深心』,就不容易了,深心必须舆观想相应。证得一宝境界,达到明心见性,不生不灭。怎样修二种观行舆观相应,证得一实境界。这部经的下半部会讲到。

若人修习此忏悔法乃至不得下至心者终不能获清净善相是名说占第二轮法

拜忏占第二轮法时,必须至心,如果修忏悔法,连下至心都没有,心不净,那第二轮相永远不清净。

善男子若欲占察三世中受报差别者当复刻木为六轮於此六轮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等数害字记之一数主一面各三面令数次第不错不乱

要想问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果报的善恶差别,那就刻六个木轮,一个轮做成三面,一面是空白,余三面窝上数字一、二、三是一轮;四、五、六为一轮;一轮写七、八、九;一轮写十、十一、十二;一轮写十三、十四、十五;一轮写十六、十七、十八,六轮粗成一百八十九。每个轮都是四面,一个数字主一面,留一面空白,为什麽要留一面空白?若在你掷的时候三次都是白面无数字,意为心和心所都不现了,即证得究竟。第三轮相,数字的次序一定要标清不得混乱。掷第三轮相时,把六个轮拿起来一起掷,共掷三次把每一次所掷的数字记下来,然後把三次总数加起来,来对经上所说的一百八十九种,看你所加的总数字跟你心里所问的问题是不是相应。

当知如此诸数皆徒一数而起以一为本如是数相者显示一切众生六根之聚皆从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一实境界而起依一实境界以之为本所谓依一实境界故有彼无明不了一法界谬念思惟现妄境界分别取著集业因缘生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以依阿六根故对外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起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哉以依六哉故於色声香味触法中起违想顺想非违非顺等想生十八种受

为什麽要结聚十八个呢?十八代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的六识,三个六加一起为十八,就叫十八界,因为它们各有各的界限,所以轮相也写十八个,也称十八根聚法门,十八个聚在一起,就分出来了,善业、恶业、善恶业,随你怎样变化都超不出十八界。十八界为什麽从一起呢?因为一是根本,从一加到十,一是始数,十是路数,所以说普贤十大愿就是克穷无尽的愿,以一为根本,从一到十、百乃至千、万亿,都离不开一。一是什麽呢?一即一真法界,一实境界。一宜境界的本体,本具光明,照微世间一切万法。但无始以来一念不觉,故从我们本具的自性清净心一实境界而起无明,有了无明,对一切万法不明了,产生种种虚妄不宣的分别计度,执著贪著妄境,招感各种业因缘业。於六根六尘相触生起上六识,因为有六裁对於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法中,起违想和顺想。如意的就是顺,不如意的就是违。例如说,我们舌根,能吃辣椒的,经常想吃辣椒,不能吃辣的就痛苦,想拒;想吃就是顺境,不想吃就是违境。违顺两种,如意的顺境为乐受,不如意的违境为苦受,非违非顺的境为不苦不乐称为舍受,每一识都有这三受,故六识能生起十八种受。

若未来世佛诸弟子於三世中所受果报欲决疑意者应当三掷此第三轮相占计合数依数观之以定善恶如是所观三世果报善恳之相有一百八十九种何等为一百八十九种

想对以上这些境界相除去怀疑,就把第三轮相掷三次,把所占的数合升,依数观察,对照经上地藏菩萨的教导来定,看这个数字是善是恶。这样你就知道了三世果报善恶之相。善恶之相有一百八十九种。我们要善於观察,那数字跟你说的、想的,是否相应,要知道一切诸法都是在不断的轮转,占起来是很难相应的,假使我们要掷一百八十九这个最後的数字,那必须在三次中只现三、六、九、十二、十五、十八。三次都是最後的大数才是一百八十九。又如掷三次,两次部是空的,第三次只现一个1,要想掷一个最大数,或一个最小数,是很难的,所以我们要至心请地藏菩萨来作主。

大家都想求神通,这个轮就是地藏菩萨给我们的一种神通。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你占一下就知道了,不是有神通了吗?比如说要到太原或者到哪个道埸去,看去的路上有没有障碍,去了好不好?你就可以占一占,如果轮相显示很好,你就去。如果不好,你就不要去。但是大家一定要明白占察只是善巧方便,诱导拜忏念地藏菩萨圣号,目的是求地藏菩萨加持,消除你的业障。

凡是至诚信仰《占察善恶业报经》,对於过去、未来、现在三世,善恶业果,不清楚要求解决,那就用第三轮来问,但要耙住在修占察相法的时候,一定要依照地藏菩萨教导的议轨去做,如前所说。善恶业相共有一百八十九种,都是回答我们所要问的问题,从一至一百六十是显示现在所受果报,从一百六十一到一百七十一,是明过去果报,从一百七十一至一百八十九是明未来果报。下面会祥细说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善恶业果。

一者求上乘得不退

指想求上乘圆满果位,能够不退。

二者所求果现当证

求神通、求断见思烦恼、或者求初果乃至四果,或者求菩萨的信位、行位、住位。

三者求中乘得不退

小乘是声闻,中乘是缘觉,大乘是菩萨。在《华严经》里讲:属相似位所证得的果位。信心位是十信位的菩萨,三贤位是十住、十行、十迥向,这叫相似见真理而没证得。

四者求下乘得不退

下乘果包括人天果,想求人天福报,不退堕,可以继续学佛法,信心能够不退。

五者求神通得成就

『神通』,包括他心通、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如果占察轮相相应,你就能得到信心,也能坚定。

六者修四梵得成就

『四梵』,就是清净梵行,慈悲喜会四无量心。

七者修世禅得成就

根本四禅四定,即升到四禅天得到四种定的果位,还是属於世间禅。

八者所欲受得妙戒

想求戒,拜忏之後,得到这个轮相的时候,你知道得到了戒体。

九者所曾受得戒具

五戒、八戒、菩萨戒不用掷,谁受都能得。这里指比丘、比丘尼戒,如果得至此轮相说明你已经得到了戒体。

十者求上乘未住信十一者求中乘未住信十二者求下乘未住信

意思是说,你修三乘法,信心都没有具足。

十三者所视人为善友

是指你所观察的人是好人,可以交往。

十四者随所闻是正法

你所听的经、论、开示,听了之後可以掷一下看是不是正法,如果得此轮相说明是正法可以听下去。

十五者所观人为恶友

你所观的这个人是坏人,不要跟他接近。

十六者随所闻非正教

指所听闻的是邪法。

十七者所观人有实德十八者所观人无实德

『无实德』跟『有实德』是相反的,『实德』,指有修行、有实在的道德。

十九者所视义不错谬二十者所观义是错谬

你看一段经文,根据你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跟佛所教授的是对是错,就问地藏菩萨,轮相会告诉你对错。

二十一者有所诵不错谬二十二者有所诵是错谬

观一下我们诵的经是否相应,因现在的经典有很多解释,可以同一下地藏菩萨,他会告诉你,诵这部经对你修行是有好处或无有好庭。

二十三者所修行不错谬

念佛、参禅、打坐、观想,是不是错误的,没错继续修。

二十四者所见闻是善相二十五者有所证为真实

你所见到的、萝到的是胜境,所证是真实的。

二十六者有所学是错谬

比如修文殊法,有观观想黄文殊、白文殊、狮子吼文殊、童贞文殊,所观相不对。若我们修药师法门,观想药师佛,全身都是蓝的。蓝是清净的意思,也是善相的意思。观想药师佛徙他的眉、喉咙、心三相中放出蓝光,入你的三相,眉问、喉咙、心。即观想蓝气加入你的身心,从你每个毛孔排泄出黑气,天天如是观,黑气渐渐变成淡红色的,或者是红色的、白色的,最後变成蓝色的,那就说你业障消失了,得到了药师佛加持。修弥陀法门,想阿弥陀佛三相放出红光,入你的三相,进人身心,身心放出黑气,後变成淡红色、白色的,最後变成了钝红色。看一看主空虚观想对不对,可以占察一下,若这样修观想法,修对了就能跟药师佛、文殊菩萨、阿弥陀佛结合一体了,你可如是继续修观,若所修不对,就不要修这个法。

二十七者所见闻非善相

指所见闻法是假相。

二十八者有所证非正法二十九者有所护邪神持三十者所能说邪智辩

『邪智瓣』,就是世智辩总,不是真正的智慧。出现这种轮相,你就知道自己所说的,不是从真正智慧里发现出来。

三十一者所玄知非人力

『玄』是妙,不可思议。你所知道的不是人力所达到的,而是诸佛菩萨加持的,或者邪鬼神护持的。在这里是指佛菩萨所加持的。

三十二者虑先习观智道

在修行的时候,地藏菩萨告诉你,应常先学习观想,由观想发出智慧来,才能道入菩提道。修什麽观想呢?比如我们观想修观智,修般若智,用般若智观空,观一切法无常。怎麽样是空的真义呢?一切法无常无我。这种观能增长智慧,地藏王菩萨告诉我们应修学的观智道。

三十三者应先习禅定道

『习禅定』,不是我们讲的两膝能变盘就行了。『习禅定』的时候先要把前方便准备好,调身,再调心。学禅定,调身的方法很多,坐下来以後身体左右、前後、上下动一动,身体调得适合,感觉舒服,没有什麽障碍了。调呼吸、气很粗要慢慢地调,调出入吸很细微,若有若无之时就可以了。调心应住心一处,不昏沉、不掉举妄想,观想什麽,心就住在哪儿,如参话头,念佛,最後达到能念所念全无,渐渐功纯,即可入定。习禅要有善知识指导,否则会出问题。如果我们占察得此轮相,地藏王菩萨指示我们可以修习禅定了。

三十四者观所学无障碍

大家在这里学戒律,可以问问修道对我了生死是否有好处,轮相会告诉你没有障碍,很好。

三十五者观所学是所宜三十六者观所学非所宜

说你在这儿参学是否相应,若相应就应当好好学。

三十七者观所学是宿习三十八者观所学非宿习

『宿习』,指你过去生学过,一学就能进入,过去生没有学过,所学就感觉生疏,学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进入。

三十九者观所学善增长

你现在所学的能增长你的善根。

四十者观所学方便少

现在你所学的这个方便善巧不够,方法不对。没有善巧方便,不容易进入。例如我们学戒必须懂得开、遮、持、犯。

四十一者观所学无进趣

『无进趣』就是没有与趣,学了很久都没有道步。

四十二者所求果现未得

你所求的果现在得不到,将来也得不到。现在得不到应该进修。如果想求往生极乐世界,若得到这个轮相就是不能往生,那你就要更加精进念佛,生决定能生的信心。

四十三者求出家当得去

你想出家,无障碍能成功。

四十四者求闻法得教示

说你想求的法门,如发愿想学《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都能得到善知识的教导。也就是无轮想学什麽法门,得到此轮相都会有人教导你。

四十五者求经卷得读诵

想求的经典能够得到读诵。

四十六者观所作是魔事

所作的事不是正修,是魔事。

四十七者观所作事成就四十八者观所作事不成

占察想求的事是否成就。

四十九者求大富财盈满

想求发财的,得到此轮必能满愿。

五十者求官位当得护

想谋官位,占到此轮,升官即成。若未占到,你至心念到一百万声地藏圣号,地藏菩萨的加持力,轮相就会转变,使你获得。

五十一者求寿命得延年

求寿命能够达到延年益寿。

五十二者求世仙当得护

求世间的仙术、仙人、气功、咒术等,只要占察时得到此轮就能得到。但我们出家人应要求出世的,不应求世间的一切,因为世间的一切都不能了生死。

五十三者观学问多所达

学问,一边学一边问,就能通达道理。

五十四者视学问少所达

观其学问,所达甚微。

五十五者求师友得如意

想求明师善友,能够得到满意。

五十六者求弟子得如意

能收到满意的徒弟。

五十七者求父母得如意

是死後的事,文化又高,佛理又通,能够为自己出家不作障碍的父母,能助修道。

五十八者求男女得如意

父母想求好儿女,能满愿。

五十九者求妻妾得如意

想求贤慧妻子,能满意

六十者求同伴得如意

同修伴侣,同学伴侣,也包含男女伴侣,能够得到。

六十一者观所虑得和合

『所虑』即夏虑,过到有所忧虑的事掷上此轮,就可不必忧虑了。

六十二者所视人心怀恚

你所观察的人烦恼,嗔恨心非常重,嫉妒心强,知道了就少接近他。

六十三者求无恨得欢喜

想求你我他互不瞋恨,能彼此欢喜。

六十四者求和合得如意

指共事结伴做生意,或跟道友之同合和修道,能够满你的愿

六十五者所观人心欢喜

这跟恨相反,心理很好,常欢喜的。

六十六者所恩人得会见

思念的人能见到。

六十七者所恩人不复会

你所想的人再也没有机会见到了,是死亡了或者有别的事发生

六十八者所请唤得来集

请客、请人,帮你做事,他会来的。

六十九者所憎恳得难之

最憎恶的人或事,不用担心,很快会离开的。

七十者所爱敬得近之

你所爱敬,喜亲近的人,可以亲近。

七十一者观欲聚得和集七十二者观欲聚不和集

你乡往的或聚会、结交学事、成道友,能达到目的,或者相反。

七十三者所请唤不得来七十四者所期人必当至

轮相预示给你,你想请的人不到,或示马上能至。

七十五者所期人住不来

期望来的人住在他处,不会到你这个地方来住。

七十六者所观人得安吉七十七者所观人不安吉

问你父母也好、或问弟兄姐妹、朋友,说他们现在平安吉祥。反之,这个人不平安、不吉祥。

七十八者所观人已无身

就是说,你观察的这个人死了。死有两种:成道证了空谛、或者去他方受生。

七十九者所望见得舰之八十者所求觅得见之

你希望的人能见到。丢了柬西或寻人,能够,见到。

八十一者求所闻得吉语

求人给开示,或者求法,会得到利益,很吉祥。

八十二者所求见不如意

相反的,你想求的事或想见的人,不如你心中想的,不好。

八十三者观所疑即为实八十四者视所疑为不实

你对你所观的境界,或观的人也好,看的也好,作怀疑!真的还是假的,轮相会告诉你真假,使你相信事宜的真相。

八十五者所观人不和合

舆前面讲的和合相反。

八十六者求佛事当得获

想做佛事,拜忏、念经等,能做到。

八十七者求供具常得获

有些人很困难,信佛後想买香烟、经架等供佛的供具,地藏菩萨很慈悲,不轮大事小事,你要是问,他会告诉你求供具能得到。

八十八者求资生得如意八十九者求资生少得获

若求衣食住行方面,资助你的生活所必需品,包括钱,求能得如意,或得很少,不完全如意。

九十者有所求皆当得九十一者有所求皆不得九十二者有所求少得获九十三者有所求得如意九十四者有所求速当得九十五者有所求久当得九十六者有所求而损失九十七者有所求得吉利九十八者有所求而受苦

无论你求证果也好,求财富也好,乃至求所有,只要你发愿,地藏菩萨会给你满意的回答,全得到、不成功、得一份、两份、不能完全满意、能如意、很快得到、经过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满意、得不到还有损失、得到有利的、得到但受苦。

九十九者观所失求当得一百者观所失求不得一百一者观所失自还得

轮相会显示给你,你所观到丢失掉的任何柬西,能再得;找不到,不要去找,有人会给你送来。

更新于:12天前
最后修改时间:
文章相关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近更新

发表评论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