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超市

索达吉堪布:读诵受持《圣大解脱经》的功德

善男子。读持是经者。本虽恶人。今是善人。本虽苦人。今是乐人。本虽缚人。今是脱人。本虽未度。今是度人。本虽无智。今是论师。本虽有漏。今是无漏。本虽凡行。今是圣行。本虽失道。今入圣道。身虽凡夫。读持是经。智同圣慧。本虽烦恼。读持是经。共诸佛如来。同有涅槃。
下面讲持经的功德。佛告诉虚空藏菩萨:善男子,以前是不好的人,自从弘扬或者受持这部经典之后,完全变成另一种人。我们不能小看,认为“这个人以前是猎人、是屠夫、是如何的坏人,那现在也是一样”,这样想不对。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以前没有遇到《圣大解脱经》的时候的那个人,现在已经遇到《圣大解脱经》了,那他的相续会有改变。有些出家人以前在家时无恶不作,出家以后形象和心态都变完了。佛陀也说,善男子,本来是恶人,但是因为受持这部经典,从今天开始变成善人、变成好人。
本来这个人天天愁眉苦脸、非常痛苦——有些世间人可能因为前世因缘,苦的成份比较多,乐的很少,几乎没有。有些道友说,从来没有看过这个人笑,“这个人会笑啊?真的吗?十多年了,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他的微笑,从来没有看到过他的牙齿……”有些人真是这样,非常痛苦的。但是遇到《圣大解脱经》以后,有时候会有点微笑,不一定看得到全部牙齿,只能看到一两颗牙齿。(众笑)《圣大解脱经》的加持很大。
人还是应该值得开心的。最近我在资料上看到,有些工人每天在峨眉山背水泥砖,峨眉山的山上好多建筑需要一砖一瓦地背上去。一位女工每天背260斤,但她特别开心,因为有工作,有时候经常没有工作。每天背着260斤,一步、一步走上去。我们很多人不要说260斤,只是背起100斤,走几步路都很困难。看到他们的微笑,我们整天在这样的生活中无忧无虑,还很痛苦的样子……有时候内心的快乐、脸上的微笑、心态的平衡,在某种意义上不一定是依靠物质生活来决定,人自身有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很重要的,没有对比不知道超胜。
没有学《圣大解脱经》之前特别痛苦的人,自从遇到这部经以后,看到笑容了;本来被烦恼束缚、没有自由的人,学了这部经以后,就是解脱人了;本来是没有得度的人,学了以后可以从轮回当中得度,有希望了;本来是没有智慧、非常愚笨的人,学了这部法以后,开始打开智慧,到处去弘扬《圣大解脱经》,变成法师、论师。有些人以前什么都不懂,后来因为自己的努力,原本心也很善,变成了大法师;有些以前是大法师,慢慢越来越不行了,也有这样的。
本来是有漏的,学了这部经以后,相续变成是无漏的;本来行为是凡夫行,但受持这部经以后,所作所为变成圣行;本来是失道,与道背道而驰,失去了道,没有很好地修行,后来入于真正的圣道;本来从身体来看,完全是凡夫,因为受持这部经典的原因,智慧通圣者的智慧,跟文殊菩萨和弥勒菩萨没有差别,因为他也趋入了究竟一乘的境界当中,如果我们按照经典所讲的去行持,都会变成圣者;本来相续当中具有特别多贪嗔痴慢疑等的烦恼,受持这部经以后,共诸佛如来。同有涅槃,跟如来没有什么差别,共同有如来的境界。

所以我们众生的相续也是很微妙的,依靠一种特殊的因缘也许变坏,万劫不复;依靠好的因缘,也许短短的时间当中从凡夫到圣者。在刚才引用的《万善同归集》里有一句话:“众生本妙,不可度量。忽遇因缘,机发不定。”这个教证很好,大家应该记住。众生的心很微妙,你没办法进行揣测或者度量,很难说这是好人、这是坏人,遇到一些偶然的因缘,善根也许会苏醒、成熟,很快的时间中会证悟;如果弄不好,也会在一段时间当中迷失。
依靠平时外在的行为,不一定能读到他内在的境界。佛陀说“除我之外的其他人无法衡量众生的相续”,原因也是如此。以前特别恶的人,依靠一种因缘,就像遇到《圣大解脱经》,从此之后完全改变。那天讲了,朵芒寺的一位僧人,以前相续确实比较“出名”,好多事情,在家人都已经同意了,所有的矛盾已经和解,但他非要打架、非要不行,后来听到《大圆胜慧》以后,完全判若两人,跟以前完全不同。
如果与法特别相应,与上师特别相应,方式与你特别契机,依靠一个短短的教言,像以前的马胜比丘、舍利子,他们的因缘也是依靠一个偈颂——“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是大沙门说”,完全改变了自己一生的命运。所以,有时确实是这部经典,完全有可能让我们从凡夫位到圣者位,或者外相还是以前的那个人……有时候遇到一些朋友,“啊,你已经出家了,哇,天哪……”他就想起来以前这个人是什么样的。我以前刚出家的时候,也有很多人对我这样评价:“你出家了?哈哈!”有些人一直用另外一种讥笑,后来我也没什么大成就,但不管怎样,这种信仰一直坚持下来了,这是依靠上师三宝的加持。所以,从外在上看,一个人的变化,可能自他都很难相信,但依靠大乘佛教,什么样的因缘都可能发生。
恭录自《圣大解脱经讲记》


 • 您的每一次转发• 

  • 都将点亮一盏心•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最后修改时间:
文章相关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近更新

发表评论

评论问答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