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超市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艳 诗

有一位管刑法的官员陈君,年老辞职还乡,为信佛因缘,途中参访法演禅师,问道:如何才能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

法演禅师是有道高僧,但解释问题时却用艳诗回答道: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此中事不知长官会得也吗?

陈君应声道:会得!

法演禅师问道:会得声?会得意?

刑官陈君不能答。

一日,圆悟禅师自外返寺,问道:听说老师用艳诗和官员陈君谈论佛法,不知他会也吗?

法演禅师道:他只认得声,不能会得意!

圆悟禅师道:诗中意思,只要檀郎认得声,他既认得声,为什么又要说他不能会意?

法演禅师答道: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庭前柏树子!你道会也不会?

圆悟禅师听后,心有所悟,作礼退出时,忽见一只公鸡飞上栏杆,鼓翅鸣叫,圆悟自语说道:此亦不是声。遂再回法演禅师丈室,以诗偈呈明心得道:金鸡香锁锦绣帏,竺歌丛里辞扶归;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法演禅师听后,大喜道:此佛祖大事,非小根器所能造诣,我为你欢喜。

这首古人的艳诗,从字面上看,目的只是求认得声音,但诗的含意,却不是以认声为足,这是要闻声的人,能体会发声的人呼叫小玉的本心,由认声而能通达心源深处,由认声而能彼此两心相结。

既是两心相结,那就无声胜有声了。

最后修改时间:
上一篇
下一篇

最近更新

发表评论

评论问答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