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超市

药师坛城藏品馆2017藏品00050(胡适手书楠木牌)

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体系,分别在北京(独资)、香港(合资)成立了佛医高端精品藏品艺术会馆——药师禅健康文化艺术藏品博物馆。药师禅健康文化艺术藏品博物馆是国内首家集佛医文化展示、高僧大德及艺术家佛教作品展览及药师坛城文化集团藏品支持“善拍”为一体的佛医文化品牌形象艺术馆,集合海外及国内顶级艺术家资源,定期邀约艺术家作品与佛教慈善事业基金会举办慈善“善拍”,利润全部用于弘扬药师禅文化和支持慈善事业,同时搭建慈善事业艺术沟通平台,以实际行动实践药师七佛四十四大愿,让众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胡适手书楠木牌老联《万事莫如为善乐百花争比读书香》,外框佚。因年代久远,略有磨损。老文玩精品之作。藏品尺寸:113*60*2CM 。藏品说明:台湾老店旧藏回流。

胡适手书的这幅对联是清代乾隆进士顾光旭的一副对联。

上下联分别阐述了“为善乐”和“读书香”的修身养性之道。

上联的意思是: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可以得到许多精神快慰,有助于保持良好的情绪。所以世间万事都没有为善那么使人快乐。

下联的意思是:读书不仅可以医愚,而且使脑子越用越灵活,有利于健脑防衰,还能获取养生知识,读书的异香是百花都比不上的。

胡适简介: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笔名胡适,字适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1]徽州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幼年就读于家乡私塾,19岁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留学美国,师从哲学家约翰·杜威,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他的文章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新文学创作,翻译法国都德、莫泊桑、挪威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他于1917年发表的白话诗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新诗。胡适信奉实验主义哲学。“五四运动”后,同李大钊、陈独秀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分道扬镳,由“问题与主义之争”开其端,倡导改良,从此改变了他“20年不谈政治;20年不干政治”的态度。他于1920年代办《努力周报》,1930年代办《独立评论》,1940年代办“独立时论社”。1938~1942年出任***驻美大使。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去美国。1952年返台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在台北病逝。

最后修改时间:
文章相关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近更新

发表评论

评论问答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