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五十三集) 内容: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五十三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大德,请坐! 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请大家打开经本,第一百三十八页: 【礼佛现光第三十八。】 今天我们来讲第三十八品。 这一品经文,是说我们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以及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这两个世界的导师,加持与会的大众,令在法会上的一切大众,人人都能够亲见极乐世界依正庄严。 佛说法有三转法轮,所谓示转、劝转和作证转,这部经里面,三转法轮都具足。 前面有示转、劝转,在这一品里面我们看到的,是作证转。 世尊在前面经文里面,给我们介绍极乐世界、介绍阿弥陀佛,在这里是给我们示现出来了,让我们亲眼见到,证明西方极乐世界,确实存在,真实不虚,这是令我们增长信心。 我们身处末世,所谓是业障深重,所以得到的感应非常稀少,比不上世尊在世的那个时代了。 虽然我们见不到,但是当时参加《无量寿经》法会的所有大众,他们见到了,他们给我们做见证,让我们能够相信。 不一定我们自己亲见才相信,看到这么多人都见到了,我们怎么能不相信? 不仅世尊当年这么多人给我们作证,参加法会的人数,有两万人,还有诸天大众,其它道的生灵,那是不计其数了,这都给我们做见证。 其实就在我们当代,我们可能有很多认识的同修道友,他们也念佛求生净土,走得很庄严、很殊胜,甚至有站着走、坐着走的,这些都是给我们做证明! 我们能够不相信吗? 我们现在这个世间,按照我们李师公往生前的说法,说世界已经乱了,而且一年比一年乱,我们现在也看到了。 李师公走的时候说,「真正要想救自己,只有坚定的信心,念佛求生净土」。 我们看到今年以来,新闻报导讲的灾难愈来愈频繁。 我自己也没看报纸,跟师父一样,那是有好心的同修,他们从新闻媒体里面,把灾难的报导标题记录下来,传到师父那里,师父也给我一份,让我看。 从今年三月份开始,我们看到全世界灾难,三月份,有八十二件;四月份少一点,五十九件;五月份六十七件;六月份是一百五十五件;七月份一百七十六件;现在是八月份,到八月十五号,半个月,已经有一百零六件了,那估计这个月,很可能就超过两百件了。 确实如李师公当年所说的,愈来愈乱,灾难是愈来愈频繁,不仅一年比一年频繁,是一月比一月频繁。 所以这都是提醒我们,这个世间不能再留,往生净土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要求生净土,万万不能再造业了。 如果念佛还造罪业,就决定不能往生,念佛心也不清净,所以古德讲,持戒念佛。 我们求往生,虽然净土法门叫易行道,很容易成就,但是是相对其他法门来讲,这个法门叫易行道。 如果你把它当作太容易了,那就错了。 如果我们不能够善护三业,还继续造恶,那么你一天念十万句佛号,也不能往生。 所以我们的三业,身、口、意三业,要与佛愿、行相应,这叫消业障。 人生在世,生命非常短促,尤其是现在意外灾害特别多,谁都不能保证自己还能活多久。 所以我们要提高警觉,对这世间一切都要放得下。 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有一天的时间,好好念一天佛。 这样不仅能帮助自己一生得生净土,也能够帮助这个社会消灾免难。 我们来看本品经文,这一品经文是阿难做代表,向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顶礼,感得阿弥陀佛现身,现出极乐世界。 【佛告阿难。 若曹欲见无量清净平等觉。 及诸菩萨。 阿罗汉等所居国土。 应起西向。 当日没处。 恭敬顶礼。 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这是佛教导阿难,向西方顶礼,称念阿弥陀佛。 佛在这里告诉阿难,也是提醒我们,『若曹』就是讲你们,你们想不想见到阿弥陀佛? 『无量清净平等觉』,这就是阿弥陀佛的名号。 阿弥陀佛是梵音,翻成中文的意思,可以就用这个名号,无量寿清净平等觉,这是我们极乐世界本师的德号,也是本经经题里面所提到的,这个名号也代表了阿弥陀佛的德行。 教我们什么? 心要清净、要平等、要觉而不迷,这样的心行才跟阿弥陀佛心行相应。 『及诸菩萨、阿罗汉等』,这些都是阿弥陀佛的学生。 学生的人数是无量无边,没办法称计的,他们所居住的国土,那就是极乐世界。 这句话里面,包含着正报和依报,正报是人、佛、菩萨、阿罗汉等,正报;所居国土是依报,那你们想不想见到? 怎么才能见到? 佛在这里教我们方法,这个方法的原理,就是《楞严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面告诉我们的,你「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念佛才能见到佛。 念佛是要用清净心来念的,不能有夹杂。 夹杂,心就不清净了,不清净,就没办法得到感应。 所以世尊在这里教导阿难,『应起西向,当日没处,恭敬顶礼,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是把方向指示清楚了。 大家当时听经的时候,都是坐着听的,那么世尊现在叫着阿难,让他来做表演,说你想见阿弥陀佛,那你起来,向着西方,这个西方我们知道是太阳下山的地方,那个方向。 那为什么说是要西方? 其实方向东南西北并不重要,世尊在这里指一个方向,是让我们能够把心专注起来。 如果他不讲一个方向,我们凡夫心杂乱、不专注,所以很难清净得下来。 实际上极乐世界在哪里? 《中峰三时系念法事》开示里面就讲得很清楚,十方都是极乐世界。 「此方即净土,净土即此方」,东南西北上下当中,哪儿不是极乐世界? 只要你心清净,心净则佛土净。 所以世尊善巧,指一个西方,教导阿难,「当日没处」,太阳下山的那个地方,你要恭敬顶礼。 我们要得到感应,要求将来能够往生,决定在我们对阿弥陀佛有没有恭敬心,有没有恭敬的行为? 恭敬是讲心,顶礼是行,心行都要恭敬。 怎么才是恭敬的心行? 真诚。 世间人迷惑颠倒,往往为了眼前的利益,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杀、盗、淫,造作种种的罪业,目的是希望得到眼前的利益,孰不知这个罪过,正是障碍往生。 这样的念佛,一天真的念十万,也没用处,为什么? 心不诚,这是我们特别要反省检点的。 别人干不干没有关系,我们要真干、我们要真诚,我们绝不去造作杀、盗、淫,造作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我们每天反省自己,有没有造这些恶业? 还有没有心里头的贪瞋痴慢? 如果有一点点,那这个诚心就不够。 如果知道了自己有这些罪过,还不肯改,那就完全没有恭敬心。 没有恭敬心,顶礼也没用,每天拜佛都是枉然,得不到感应。 所以我们造作恶业,一定要忏除业障。 怎么忏除? 把自己的罪业发露出来,尤其是什么? 得罪了别人,要向别人道歉,损害了别人的利益,要向他忏悔。 我们不是说,每天向佛菩萨忏悔就可以了,让佛菩萨饶恕我。 如果是说伤害了别人,不肯向他忏悔,那向佛菩萨忏悔,也是假的。 所以我们自己有业障,那就是很难见到佛了,虽然每天念佛拜佛,好像也挺虔诚,为什么见不到佛? 就是自己有业障,自己的心不诚不敬,这个障碍了我们见佛,也会障碍我们往生西方。 所以要求生净土,先要忏除罪业,后不再造。 过去的业,可以带业往生,但是不能带现行,如果现在还造,那往生不了。 我们再看底下经文: 【阿难即从座起。 面西合掌。 顶礼白言。 我今愿见极乐世界阿弥陀佛。 供养奉事。 种诸善根。 顶礼之间。 忽见阿弥陀佛。 容颜广大。 色相端严。 如黄金山。 高出一切诸世界上。 又闻十方世界诸佛如来。 称扬赞叹阿弥陀佛种种功德。 无碍无断。】 这是阿难尊者听佛教诲,依教奉行,感得阿弥陀佛应现。 这是一个根性很利的人,他听了佛的这一句话,他赶紧就起来,真的向西方恭恭敬敬的礼拜、称念。 你看他这里讲,『即从座起』,这个「即」是立即,没有任何的疑虑,真听话,这是好学生! 他向着西方合掌顶礼、发愿,『我今愿见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供养奉事』,他发愿要见阿弥陀佛,这是释迦牟尼佛的劝导。 我们能不能像阿难这样,听《无量寿经》听到这里了,能不能发起真实的愿望? 也像阿难那样,「我今愿见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不是说以后再愿见,现在就愿见,这真的愿。 很多人他也念阿弥陀佛,也口口声声求生西方净土,但是内心里不是真愿意去,何以见得? 假如说,来到一个念佛堂,那念佛堂里面挂着一个牌子,你现在来念佛,今天你就能往生,看看还有几个人敢来? 可能一个人都不敢来了,今天就要死了,我还有很多事没处理好,他不是今愿见阿弥陀佛。 阿难尊者这里是现在就愿意见,现在就想往生。 至于说能不能往生? 阿弥陀佛来决定,见到佛了,决定能往生。 但是如果你跟这个世间众生还有缘分,也就是说你还能够多度一些人去极乐世界,那阿弥陀佛也不会这么快来接你走,等你把使命完成了之后,再来接你。 阿难愿见阿弥陀佛,见佛干什么? 『供养奉事,种诸善根』,「供养奉事」,修福;「种诸善根」,修慧,福慧双修。 到福慧圆满了,就成佛了。 那么阿难这样一礼拜下去,感应马上就出现了。 『顶礼之间,忽见阿弥陀佛,容颜广大,色相端严』,他礼拜下去,头一抬,就真的看见阿弥陀佛现在面前,现的是广大身,在虚空当中,看到了。 「容颜广大」,容是容貌,颜是颜色,真的像赞佛偈里面讲的,「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这是无比广大的相貌。 色相端正严好,如黄金山,这是讲佛的身,就像一座黄金山那样,这个山不是普通地球上的山,讲的是娑婆世界里面的须弥山,妙高山,高出一切诸世界上,这是无比庄严的身相。 阿难尊者这一礼拜,马上见到,感应多快! 为什么有这种感应? 佛在大乘经教里面告诉我们,万法唯心,十法界依正庄严,「唯心所现,唯识所变」,都是自性变现出来的,离开了自性,没有一法可得。 所以当我们的心想佛的时候,心这时候已经成佛了,正所谓「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所以阿难尊者,当时给我们做这个表演,他一念相应了,而且念念相应,所以这个境界现前。 我们今天为什么见不到佛? 就是念头太杂乱了,不相应。 我们虽然也念佛,可是念头里面还夹杂着人我是非,还夹杂着贪瞋痴慢、分别执着,怎么能够相应? 这些念头跟五浊恶世相应,所以现出我们现在这个境界,浊恶不堪。 特别是今年以来,地球是危机重重,谁来负责任? 自己要负责任! 一切都是自己心变现的,不可以怨天尤人。 因为什么? 心外无法。 心性之外,天也没有,人也没有,所以你怨天尤人,只是会增长自己罪业而已。 除此之外,你什么也没得到,这很可怜,这个就是造罪业。 我们看到阿难尊者,三业清净,这个时候清净心现前。 所以他顶礼称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佛就现前。 不仅阿弥陀佛出现了,底下经文又说,『又闻十方世界诸佛如来,称扬赞叹阿弥陀佛种种功德,无碍无断』。 这是感得十方诸佛如来的应现,这些应现是听到诸佛如来的称扬赞叹,所以十方诸佛没有一尊不赞叹阿弥陀佛。 阿难亲耳听到了,亲眼看到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真的这个极乐世界是一切诸佛剎土里面第一庄严,阿难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这是给《阿弥陀经》里面六方佛赞,本经里面十方佛赞,给我们做见证,世尊所说的真实不虚。 《弥陀经》上讲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已发愿,当发愿,愿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必蒙十方诸佛之所护念,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因此我们念佛人,蒙一切诸佛如来护念,只要我们肯发心念佛、肯求生净土,那十方诸佛如来就加持我们。 我们虽然不觉,但是这加持已经在了,那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 那是因为自己有业障,不是佛不加持,自己的业障抗拒着佛的加持,所以你感受不到。 当你把罪业消除了,加持的力量,你马上感受到。 你的业障消一分,你就有一分的感受;消十分,就有十分的感受。 所以这个不用去问别人,自己亲身能感受得到。 看看自己罪业消了多少分,从这里就可以体会到,所以最要紧的是消自己的罪业。 怎么消? 从现在开始,不再造作罪业了。 佛加持帮助你,使你的业障也消得更快,使你的智慧能增长,帮助你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 诸佛在这里称扬赞叹阿弥陀佛种种功德。 哪些功德? 这个不难想象,就是在给十方众生宣说《无量寿经》,因为这一部《无量寿经》就是赞叹阿弥陀佛种种功德,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讲《无量寿经》,十方诸佛也在他们自己的国土宣讲《无量寿经》。 这部经,每一尊佛都在讲的,而且是『无碍无断』,没有障碍,所有佛都讲,没有间断。 这个没有间断是怎么回事? 打个比方来讲,好比现在我们打开收音机,收这个电台,或者打开电视机收看电视,你打开电视就有了画面,就能听到音声。 这个是不是我们只有打开电视的时候,那个电视的讯号才有? 关掉电视,电视讯号就没有? 不是的,电视的讯号也是「无碍无断」,二十四小时没有中断过,我们自己打开电视就能接收到,不打开电视就接收不到,这个道理不难懂。 所以诸佛如来在十方剎土是无间断的宣说《无量寿经》,只要我们心定下来、清净下来,就能接收得到,甚至能够现前参与法会。 我们中国佛教历史上有这样的例子,随朝末年的智者大师,他读《法华经》,读到药王品就入定了。 在定中来到世尊所在的灵鹫山,听到世尊在讲《法华经》,他还在那里听了一座,等他出了定之后,告诉大家,「世尊现在在灵鹫山讲《法华经》,还没散场,还在讲」。 佛跟智者大师,相距一千年,但是智者大师入定了,看到原来佛还在讲《法华经》,这就是无碍无断。 阿难在这个时候,也入这个境界。 那么入到这个境界,通常来讲是得到了理一心不乱,念佛人念到理一心不乱的时候,就在定中常见一切诸佛,听他们讲经说法。 事一心还不行,要到理一心才行。 如果你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哪怕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你也入这个境界,你也像阿难当时那样,现前听到、看到,十方诸佛如来讲经说法。 甚至你能够到十方世界,供养诸佛,度化众生。 这个境界就是《华严经》里面,「普贤行愿品」所讲的「入不思议解脱境界」,这是普贤行愿,心地清净到极处,真诚到极处,平等到极处,慈悲到极处,就能入这境界。 这个境界,清凉大师说的,四无碍法界,所谓「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入这境界了。 我们再看下面一段: 【阿难白言。 彼佛净剎。 得未曾有。 我亦愿乐生于彼土。】 阿难尊者看到了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了,以及真的听到十方诸佛赞叹极乐世界、赞叹阿弥陀佛。 所以在这里,他也发愿,他说『彼佛净剎,得未曾有』,从来没见到过。 确实极乐世界是十方剎土里面,最极殊胜的佛剎,所以阿难尊者也发愿,『我亦愿乐生于彼土』,这个「乐」是很乐意、很愿意去,阿难信愿具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蕅益大师讲过,「往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你能不能往生极乐世界,专门看你能不能有信愿,信愿具足决定往生。 阿难也决定往生了,所以你要问现在阿难在哪? 就在极乐世界,这一句经文就是证明,他在这个法会上就发愿,要求生极乐世界。 阿难跟我们的缘分很深,佛灭度以后,他把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都集结为经典,流传给后世,让我们能够读到这些经典,有机会出三界、成佛道。 所以阿难尊者对我们的恩德无量无边,这是他老人家给我们的恩惠。 我们感念他,我们跟他有缘,所以我们要是往生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观世音、大势至菩萨都来接引,阿难来不来? 一定会来。 他跟我们有缘分,我们因为读《无量寿经》,生起这个信愿,要求生净土,这也是多亏阿难尊者,他是本经的当机众之一。 再看底下经文,阿难尊者发愿要去了,世尊怎么对他开示: 【世尊告言。 其中生者。 已曾亲近无量诸佛。 植众德本。 汝欲生彼。 应当一心归依瞻仰。】 阿难的发愿非常纯正,所以世尊看到非常欢喜。 不仅佛欢喜,一切诸佛如来都欢喜,为什么? 他选择非常纯正,没有错误。 所以世尊就告诉他,『其中生者,已曾亲近无量诸佛,植众德本』,《弥陀经》上面讲,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到极乐世界不管是在哪一土,实报庄严土也好,凡圣同居土乃至下下品都好,都是具足善根、福德、因缘。 为什么? 过去生中已经亲近无量诸佛,种诸善根。 这里讲的「植众德本」,那就是无上菩提,发菩提心。 我们现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就是植众德本。 下面世尊教导我们修行的方法,非常重要。 『汝欲生彼,应当一心归依瞻仰』,阿难既然发愿要求生净土了,世尊就教给他方法。 第一个「汝欲生彼」,欲生就是发愿,这个法门最重要的是发愿,发愿求生极乐世界,这就是菩提心,蕅益大师对菩提心的解释就用这个说法。 那么发了心,就要一向专念,「应当一心归依瞻仰」,归是回头,从这个世界一切境缘当中回头,回头就是舍弃掉,不放在心上。 我们的心不再去攀缘五欲六尘,不再攀缘名闻利养,心不往外跑了,要回来,回归。 所谓是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再也不贪恋了,这叫归。 依什么? 依靠这一句阿弥陀佛名号,一心称念。 瞻仰就是仰慕,希望能够早日见到阿弥陀佛,希望早日生到极乐世界,除了这个希望以外,其它什么希望都没有了,这叫一心归依瞻仰。 我们要知道世间做种种好事、种种功德都不如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一切的善事、善行,我们不要攀缘做,我们随缘就好。 什么叫攀缘? 就是我想要去做,有自己的想法,这就是攀缘,心就不清净了。 随缘是什么? 我不是想做,是正好因缘到了,我就去做。 遇不到? 念头都没有,遇到了,做了也不想,这叫随缘。 纵然做一切善事,心里还是清清净净的,只有一句阿弥陀佛,决定没有改变、决定没有掺杂,这就对了。 善导大师讲过,杂善之心,也成了往生的障碍。 我们的心固然不能杂一切恶业,有恶业夹杂,当然往生不了,连善业也不能夹杂,杂一切善也成了往生障碍。 为什么? 杂善念佛,你临终往生三善道;杂恶念佛,往生三恶道。 你看看清朝乾隆年间,慈云灌顶大师讲的念佛一百种果报,就是讲得很清楚,头一种念佛的,以五欲心念佛,往生地狱,这是杂恶心;杂善心的往生人天,都是六道轮回,所以不能有丝毫的夹杂。 不仅世间一切善恶业不夹杂,即使是佛法也不夹杂,我们就专修净土。 善导大师讲得好,这是在他的《观无量寿经四帖疏》里面讲的,假如现在有德高望重的高僧大德劝你,「你就单念一句佛号不行,单看这部《无量寿经》也不行,你要去学大乘,要去学禅观,要去持咒,得广学多闻才行」,这样的人讲了这个话,你听不听? 不能听。 不要说是德高望重的高僧大德教我们,我们不要去听,善导大师讲,甚至是地前菩萨来告诉我们,而且不止一个人,无量无边的菩萨,异口同声来教你,「不要光学这个法门,还有其它法门比这个更好」,你都不能听。 更进一层,善导大师讲,从初地到十地,大菩萨也是无量无边,也来异口同声跟你讲,劝你别修这个法门,有比这更好的法门,还是不听。 到最后极点了,释迦牟尼佛都来,甚至十方无量无边化佛,都来异口同声给你讲,「这法门不是真的,你别修这个法门了」,你还是坚定不移的专修净土,这个信心才真的坚定! 那你往生极乐世界,也就决定了。 为什么? 你没有丝毫的怀疑,没有丝毫夹杂,也不会间断了。 所以一心归依瞻仰,是教我们不但从世法上回头,从佛法里也回头,世出世间法一切放下,专修净土。 我们再看底下经文,佛教导阿难如是修学,出现什么感应? 经文说: 【作是语时。 阿弥陀佛即于掌中放无量光。 普照一切诸佛世界。 时诸佛国皆悉明现。 如处一寻。 以阿弥陀佛殊胜光明。 极清净故。 于此世界所有黑山。 雪山。 金刚。 铁围大小诸山。 江河。 丛林。 天人宫殿。 一切境界。 无不照见。】 这个是无比殊胜的瑞相。 『作是语时』,讲的是世尊在讲经说法,讲到这个时候,阿弥陀佛,当然他对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情形都很清楚,这法会上,世尊所说的也都听得清清楚楚,阿弥陀佛在这里为世尊作证。 『即于掌中放无量光』,这是两土的世尊,默契的配合,互相之间心心相应,阿弥陀佛这手掌上放光,放光照见了一切诸佛世界,十方一切世界统统都现出来了,叫与会的大众都看得清清楚楚。 『时诸佛国』,十方一切诸佛剎土,『皆悉明现』,看得非常明白。 而且『如处一寻』,一寻是八尺,这个距离非常的短,换句话说,就在你眼前。 这是释迦世尊和弥陀世尊,两土导师神力变现出来的,把诸佛世界,就好像看放电影一样,在我们面前,拉到面前让我们看得清清楚楚。 『以阿弥陀佛殊胜光明,极清净故』,阿弥陀佛的光是清净光,「殊胜光明」,光明前面加个殊胜,就跟其它的光明不一样了。 这个光明是将我们这个世界所有的『黑山、雪山、金刚、铁围大小诸山、江河、丛林、天人宫殿,一切境界,无不照见』,换句话说,把六道的状况都现得非常清楚,让我们的眼根蒙佛加持,恢复了能力。 也就是说,本来我们的眼根就有照彻、洞视十方的能力,但是因为我们现在六根受到严重障碍,被什么障碍了? 心里面有妄念,妄想、分别、执着,所以我们的眼睛看到的这个现象,就少得可怜。 科学里面讲的,我们眼球所能接触到的叫可见光波,这是在光谱里面,很小的一个范围,可见光以外的就看不到了。 那都是什么? 因为我们心里面有很多的污染,所以我们的器官变得不正常。 什么时候是正常? 心里面没有念头,心地真诚清净,这时候我们的器官,恢复了原本的能力,而实在讲我们的身体,也就证得无量寿。 现在我们的身体每年都在老化,什么东西让它老化? 妄想、烦恼让它老化。 如果说我们都像年轻人、像孩子那样,无忧无虑的,那我们的器官不会退化。 但是凡夫做不到,只有到极乐世界才能做得到。 佛以神力将我们这个世界一切的现象,都照彻出来,让我们能看到,现前的这些大众,他们统统看到了。 再看底下经文: 【譬如日出。 明照世间。 乃至泥犁。 溪谷。 幽冥之处。 悉大开辟。 皆同一色。 犹如劫水弥满世界。 其中万物。 沉没不现。 滉瀁浩汗。 唯见大水。 彼佛光明。 亦复如是。】 这里用了两个比喻,来说明当时的状况。 通过比喻,我们比较容易理解,否则这种殊胜的景象,我们没见过,也很难想象出来。 第一个譬喻,『譬如日出,明照世间』,像太阳出来了,一出来,黑暗全部消散掉了,山河大地、一切景象就非常清楚,现出来,这是个比喻。 『乃至泥犁』,「泥犁」是印度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是地狱,六道里面最苦的一道。 还有『溪谷、幽冥之处』,这是指鬼道,也就是说六道的状况,『悉大开辟』,都显现出来了。 佛光普照我们娑婆世界,让与会的大众,每一个人都见到了。 而且这六道『皆同一色』,什么色? 金色,这是佛光加持所显现的。 第二个比喻,『犹如劫水弥满世界』,「劫水」,这是讲大三灾里面的一灾。 大三灾是讲娑婆世界毁灭的时候出现的灾难,有火灾、有水灾、有风灾。 佛给我们讲,火灾一直烧到了初禅天,整个小千世界都毁灭了;水灾一直淹没到二禅天;风灾可以吹毁三禅天,所以三禅以下都有灾难,唯有四禅天没有,这叫福天,福报很大。 这里讲的水是劫水,就是世界毁灭时候的那个水,那是将万物都淹没了,「弥满世界」,这个世界是讲娑婆世界。 『其中万物,沉没不现』,这一切的有情、无情生物,无情的众生,统统都被淹没,现不出来了。 这是比喻佛的光明,像大水淹没万物一样,万物在佛光照耀下,一切的光彩都没有了,为什么? 因为佛光太明亮,万物的光明都给佛光占去掉了。 譬如我们在黑暗里面点一枝蜡烛,就很亮,可是如果在这个房间里面有一个日光灯,把日光灯一打开,蜡烛的光也就显不出来。 如果现在是大白天,你在大白天底下,开一个日光灯,太阳光照耀下,日光灯也显不出来。 从这里我们体会到,佛光多么伟大,一切万物的光明,包括日月都「沉没不现」。 『滉瀁浩汗,唯见大水』,用大水比喻佛光之不可思议。 『彼佛光明,亦复如是』,这是和这个比喻来讲,阿弥陀佛的光明,就像前面讲的劫水一样,光明淹没万物。 这是佛用这个比喻来形容,实在讲不可思议的。 我们再看下面经文: 【声闻。 菩萨一切光明悉皆隐蔽。 唯见佛光。 明耀显赫。】 声闻、菩萨都有光明,菩萨的光明超过声闻。 实际上每一个众生都有光明,我们身上每个人都有光,只是我们肉眼看不出来。 修定的人,练气功的人,往往他们能看得见,看到你有什么样的光明,通过你身上的光色,来看你身上有什么病兆。 每个人患的病不同,所以身上光的颜色也不同。 实际上这些光明从哪儿来的? 自性里面本来具有光明。 只是我们因为有妄想、有烦恼,所以我们的光明透不出来,或者透出来之后变了颜色。 就好像太阳在天上,被白云给遮盖住,光透不出来。 太阳好比是我们的自性,云层好比我们的业障,那么业障愈少,透出来的光明也愈多。 所以阿罗汉有光明,为什么? 阿罗汉的业障比我们轻多了,菩萨的业障、烦恼更轻了,所以光明就更大了。 到了佛这个地位,佛心清净无染,菩萨就不能比了。 所以佛的这个光明,是圆圆满满的透出来了,那么一切其它众生的光明都不显了,所以『一切光明悉皆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 佛是圆满证得自性的人,所以自性光明透出来,一丝毫的障碍都没有。 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那还有一品的障碍,那个光就相对佛就少了。 这里经文所讲到的,当时的法会,在阿弥陀佛光明照耀之下,所有的一切菩萨、声闻、罗汉、天龙八部,统统光明都显不出来。 我们再看下面经文: 【此会四众。 天龙八部。 人非人等。 皆见极乐世界。 种种庄严。 阿弥陀佛于彼高座。 威德巍巍。 相好光明。 声闻。 菩萨。 围绕恭敬。 譬如须弥山王。 出于海面。 明现照耀。 清净平正。 无有杂秽。 及异形类。 唯是众宝庄严。 圣贤共住。】 这里讲到『此会四众』,参加《无量寿经》法会的大众,有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出家二众,还有在家的清信士、清信女,二众。 除了人,人有两万,还有『天龙八部,人非人等』,这「非人」是指一切鬼神,他们也来参与法会,他们统统都见到极乐世界的庄严。 他们能见到极乐世界,是因为有释迦世尊和弥陀世尊威神的加持,否则没办法看得到。 他们每个都见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于彼高座,威德巍巍』,他们都见到阿弥陀佛,坐在莲台上,高高莲台之上,「威德巍巍」,巍巍是讲崇高的样子。 『相好光明』,这种相好庄严,实在是无法形容。 还见到阿弥陀佛的弟子们,就是极乐世界的『声闻、菩萨,围绕恭敬』,在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 所以极乐世界是一个大讲堂,无量无边的菩萨、弟子在那里听经闻法,成佛就非常快速。 这种庄严状况,佛用一个譬喻来形容,『譬如须弥山王,出于海面,明显照耀』,「须弥山王」是四宝所成的宝山,那宝都有光明,这个山不在我们地球上。 阿罗汉以上的人,才能够见到须弥山。 色界天人都知道有须弥山,他们没看得到,欲界天人也都看不到。 这个须弥山王,是比喻佛身相的广大。 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四天王是居住在须弥山的半山腰,忉利天是居住在须弥山的顶端。 阿弥陀佛的身相光明像出于海面,这个海也不在我们地球上,须弥山王周围的海,把海面都照耀得非常的光亮。 『清净平正,无有杂秽』,一丝毫染污都没有,没有异形类,只看到『众宝庄严,圣贤共住』,这是极乐世界种种庄严,看到极乐世界的菩萨们在一起共住。 阿难尊者看到了,看到了这种殊胜庄严的情形,当然还有与会的大众,他们什么样的反应? 经文上讲: 【阿难及诸菩萨众等。 皆大欢喜。 踊跃作礼。 以头着地。 称念南无阿弥陀三藐三佛陀。】 他们看到了极乐世界,看到了阿弥陀佛,『皆大欢喜』,哪能不欢喜? 见到佛了,消除业障了,所以他们都『踊跃作礼』。 他们的礼节是最敬礼,『以头着地』,这是五体投地的礼拜,身礼佛,口称佛号,『称念南无阿弥陀三藐三佛陀』,这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称阿弥陀佛佛号,就把所有十方诸佛的名号都称到了。 再下面经文上讲到这些六道众生,见佛之后,得到了什么样的利益: 【诸天人民。 以至蜎飞蠕动。 睹斯光者。 所有疾苦。 莫不休止。 一切忧恼。 莫不解脱。 悉皆慈心作善。 欢喜快乐。 钟磬。 琴瑟。 箜篌乐器。 不鼓自然皆作五音。 诸佛国中。 诸天人民。 各持花香。 来于虚空。 散作供养。】 『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这是讲到六道众生,举出三道,天道、人道,还有畜生道,蜎飞蠕动属于畜生道,那么就包括六道了。 凡是蒙佛光注照,看到佛光的,都得到殊胜的利益。 哪些利益? 『所有疾苦,莫不休止』,所有痛苦都没有了,『一切忧恼,莫不解脱』,没有忧虑、没有烦恼,换句话说业障消除了。 佛以无量真实智慧之光注照众生,众生开悟了,破迷开悟了,所以一切忧恼、疾苦、业障统统没有了。 都像阿弥陀佛、像菩萨们一样,统统来『慈心作善,欢喜快乐』。 业障消除了,他就要作善,如果还作恶,那是业障很重,没有慈悲心,业障很重。 业障消除了,就能慈心作善了。 「欢喜快乐」,这是法喜充满。 为什么? 真心显露了,佛心显露,这是大慈悲心现前。 这是讲到有情众生得到的利益,底下讲的是无情众生也感动。 『钟磬、琴瑟、箜篌乐器,不鼓自然皆作五音』,这是讲到天乐供养。 「钟磬、琴瑟、箜篌乐器」,这是讲种种的乐器,本来要人去弹,它才能够响,现在不用弹奏,它自己就会响,而且响出来的美妙的音乐,这是自然的感应。 因为有情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了,所以无情众生它们也感动,这是说明了依报随着正报转,这都是自性功德自然形成。 下面我们还看到诸天供养,『诸佛国中,诸天人民,各持花香,来于虚空,散作供养』,两位世尊的神力,把十方诸佛世界都显现给我们看到了,十方所有的世界都有天人,他们拿着花、拿着香在虚空供养他们的本师佛。 像我们娑婆世界的天人,供养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的大众,供养阿弥陀佛;东方琉璃世界的天人,供养本师药师佛。 这是讲了一个意思。 第二个意思,是天人乘佛威神加持,他们在这一会当中见到阿弥陀佛,这些天人转过来也供养阿弥陀佛。 这一层意思也说得过去,所以这个意思是双关的。 我们看到在光中,出现这样的盛况。 再下来经文讲到,我们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互相都见到了。 【尔时极乐世界。 过于西方百千俱胝那由他国。 以佛威力。 如对目前。 如净天眼。 观一寻地。 彼见此土。 亦复如是。 悉睹娑婆世界。 释迦如来。 及比丘众。 围绕说法。】 『尔时』,就是讲在法会的当下,佛力加持现出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现出十方诸佛如来一切的世界,彼此都能看得到。 极乐世界距离我们娑婆世界有十万亿佛国土,这是《阿弥陀经》上讲的,这里讲的『过于西方百千俱胝那由他国』,这就是跟十万亿佛国土,讲的是一个意思,「百千俱胝那由他」就是十万亿。 这么大的一个距离,『以佛威力,如对目前』,虽然很遥远,可是佛神力加持我们,我们看得到这个极乐世界的状况很清楚。 又说到,『如净天眼观一寻地』,这是形容,本来就在眼前都看得很清楚了,还要用「净天眼」来观,那就更加清楚了,一丝毫的障碍都没有。 这「一寻地」就是八尺这么长的距离,还不到一丈远,那你就想想,这个境界多么不可思议。 我们现在用科学的方法,近似的做到了。 譬如说地球虽然不大,对我们来讲都是很大的,可是现在通过仪器,通过电视、卫星,世界各个地区的景观,可以用电视就传到我们眼前,我们也是看得很清楚。 这是什么? 通过科学仪器、机械来实现。 当时的大会上,佛力加持我们,让我们每一个众生本能的智慧恢复了,不需要用任何机械,就看得很清楚。 『彼见此土』,「彼」是指的阿弥陀佛,以及极乐世界的菩萨、声闻、天人等等。 前面说到了,虽然有菩萨、声闻、天人这些名号,可是事实上每一个极乐世界的人,都是阿惟越致菩萨,他们现在用的这个声闻、天人名号,就他们当下自分烦恼断证功夫上来讲的。 如果烦恼都没断,在凡圣同居土,那就叫天人;断了见思烦恼,生方便有余土,就叫声闻,这么个说法。 菩萨是讲实报庄严土的,破了执着和分别,连妄想、无明都断了一品。 他们看到了「此土」,就是娑婆世界,当然也包括十方诸佛世界的菩萨们,他们也见到了我们这个地方的状况。 「彼见此土,亦复如是」,也看得很清楚,也是「如对目前,如净天眼观一寻地」。 『悉睹娑婆世界,释迦如来,及比丘众,围绕说法』,他们看得很清楚,看到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上本师释迦牟尼佛在这里讲经说法,人有两万在听,还有诸天、鬼神,彼此看得都很清楚。 这「比丘众」,比丘代表这与会的大众,围绕在世尊座下听法。 所以法界没有丝毫的障碍,诸佛菩萨看得清清楚楚。 实在讲,不要说当时在现场的大众,彼此看得清清楚楚,我们现在在这里我们来讲经,虽然我这面前没有一个人听,我这小摄影棚里面,可是我们也相信,会有很多的鬼神众、天人众在听。 当然十方诸佛菩萨,他们也看得清清楚楚、听得清清楚楚,只是我看不到他们,他们看得到我。 那么通过光盘、网络播出去之后,肯定还有很多人在听,他们也能看得很清楚,通过电视、计算机这些仪器,也是如对目前,看得就在面前,很清楚。 所以我们一举一动,乃至心里面起心动念、所愿所求,十方诸佛菩萨都清楚、都明白,阿弥陀佛哪里不知道? 太清楚了,问题是我们的求愿,是真的还是假的? 你说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真的吗? 如果真的,阿弥陀佛欢喜! 等你时节因缘成熟了,必定来接引你往生。 如果我们心地不真,也就是说,对这个世间还有牵挂、还有留恋,这就是「因地不真,果招迂曲」,那阿弥陀佛不会来接引你。 为什么? 你不是真想去,你对这个世间还留恋,阿弥陀佛就决定不会勉强你。 所以我们要真正发心,真诚的依教奉行,老实、听话、真干,决定不能打折扣,决定不能够自己欺骗自己,这个非常重要。 凡夫总是会自欺,会自欺也就一定会欺人,欺骗别人,而且自己有时都不知道,这叫愚痴,贪瞋痴的痴,愚痴。 自己知道自己欺骗自己,那就是觉悟了。 真正觉悟,就要把毛病改正过来,这叫修行,这是真实的功夫。 所以不下反省、忏悔的功夫,我们都往往在愚痴颠倒之中而不自知。 我过去就是这样的人,出家以前五年,很多地方邀请,我们也去弘扬传统文化,就很喜欢出席一些大场面来说法,心里也觉得这样能度众生,度得愈多愈好。 渐渐的,这度众生也是贪心,为什么? 度众生要随缘,度一个也是度,度一百个、一万个也是度。 这个由三宝加持的,龙天护法菩萨他们来安排,不用自己去攀缘。 如果是攀缘,渐渐就堕入了名利心当中不自知,逐渐就会在这些境界上,会起分别执着。 譬如说这一次出席的场合很大,有几千人来听,心里就很高兴,讲的时候也很来劲。 这一次的演讲没几个人来听,几十人听,心里就没有那么大的干劲了,这就是起分别执着,这就堕入了名利心当中,心就不清净了,那就叫做自欺欺人。 为什么? 弘扬正法,要自度度他,自己都未度,何以度他? 自己在境界上都起分别执着,起这些名闻利养的心,怎么能够度众生? 所以出家之后,把心静下来,天天闭门思过,不再出去讲了。 只是在自己这个小精舍、这个摄影棚里面,对着摄影机讲,没有一个听众。 今天也感谢这边的同修,本来下面还有一个小课室,可以通过录相来看到对方,今天电视也关掉了,对着黑屏幕讲,真好! 内心就清净了,讲给自己听,讲经是劝自己,自己得到利益。 自己提升! 人家能不能够得到利益? 这个说不准,但是肯定不如自己得到利益大。 为什么? 人家的这个诚敬心不如我这个深,我要讲,就得好好备课,上了台就得端端正正的坐着两个小时,认认真真的讲,对着这讲稿,这样什么? 一堂课都不缺,自己受益最大。 别人受益没有你大,这是自度。 度他那要是随缘,有缘就度,没缘一点不放在心上。 什么叫有缘? 这个光盘有人来看,或者他打开你的网络他要看,他向你索要,这叫有缘,你就给他。 没有这个缘,决定不攀缘,把心收回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彻底把名闻利养、把贪瞋痴慢放下,慢慢真诚心就会增长,恭敬心就会增长,这才会有进步。 所以不要怕你自己的境界、你自己的修行没人知道,不求人知,自有佛知,佛菩萨会知道。 我们讲经说法,不求人听,有鬼神会听,有诸天人、有佛菩萨他们来听,他们做我们的监学,他们会加持我,让我能够遇到境界,不至于迷惑颠倒,我有这个信心。 所以心里也是很快乐,法喜。 这样的去用功,像我们师父上人教导的,「一门深入,长时熏修」。 师父讲得好,快的三、五年能成就,慢的十年也能成就。 所以我们满怀信心,鼓足干劲来努力,希望有缘同修我们一起来干。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第三十八品就讲到此地。 有讲得不妥的地方,请诸位大德、同修多多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发布时间:2023-07-23 10:36:35 来源:素超市 链接:https://www.suchaoshi.com/content-8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