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明法尊者:健康的饮食与生活 内容: 健康的饮食与生活明法比丘均衡、适当的摄取饮食就可维护健康、增强免疫力、抗癌、防老。 只要有均衡、适当的饮食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可摄取到维持身体健康的营养。 但是要做到饮食均衡却不容易,有时需要额外的补充营养。 若身体出现病征,则需检视每一种身体所需的养份是否缺乏或过量,一种或多种养份缺乏或过量,就会引起疾病。 人类致病的因素来自饮食不当,营养均衡的饮食,能使身体回复健康。 发现轻微症状便要马上改善营养,可以避免许多苦难及花大钱治疗。 食疗或以食为药,才是养病的主要方法。 古希腊名医希伯克莱特(Hippocrate)说:食品是我们的药,而我们的药物应该是我们的食物。 西医为病人开营养处方太少,他们用西药治病,往往有副作用,而且不具有营养价值,也没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以印度传统医学的观点来说,有副作用的药不是真药。 现代人的身心疾病,大都来自于对营养摄取不良引起的,不是细菌引起的。 具备基本的健康饮食知识,才能在不健康的环境保身. 保命。 现代食品业者、速食店提供缺乏营养素的食品,及将各种危害身体的物质加入食品中,并以夸大不实的广告促销商品,若长期食用缺乏营养素的食品,除了生病之外,也将导致升高犯罪行为、暴躁、精神失常、自杀、酒精中毒、吸毒。 一些精神疾病并不能全部归因于前世的业,有很多情况是由于缺乏某些营养素所引起的。 健康的生活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健康:所谓健康,不单只是无病的状态,还必需是身体、心理、人际关系健全。 (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 (WHO)要保持身. 心健康、人际关系良好的状态,需要时时保持对身. 心警觉,以及做必要的生活调整。 保持觉知、放松是健康的的生活方式。 若是生活在紧张、压力之下,肾上腺素、副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若分泌过多时,会减少身体对致癌物的抵抗力、减低肾脏的排盐功能,并会引起很多身体疾病。 每日静坐、散步、瑜伽、减缓生活步调,身心才能健康。 修习静坐,身体端坐,调息,放松,闭目,注意气息的每一个吸进每一个呼出,每天练习至少30分钟,可以降低交感神经的活性,减少生活紧张、坐立不安、胃溃疡、精神官能症、腰酸背痛、心跳过快,乃至瘁死。 圣洁的生活调整日常生活起居、心态、处事、作为,就能趋向圣洁的生活。 为什么要过圣洁的生活? 因为众生的七情六欲将造成自己的痛苦. 不安乐,也造成别人的痛苦. 不安乐。 若行有余力,应力争上游,努力消除各种未生. 已生的各种贪. 嗔. 痴的恼害、毒素,心理的疾病彻底消灭,才是无疾病、最大安乐。 每个人都很有机会在此生此世消灭无量劫以来最大的、最难治疗的心理的疾病,证得涅槃、解脱。 修行者需要营养吗? 事实上,修行者需要的营养素与常人无异,唯在入禅定期间,可暂时停止摄取营养。 修行者若不注意营养,生病的机率与常人雷同。 生病时则要发更大的心力才能克服烦恼的障碍,而无臭皮曩则无造善业、修正法的工具了。 注意营养并不是挑剔食物,而是以像避免踩上烦恼的地雷的心情,避开即刻或潜在的伤身体的食品。 在心法上,消灭贪. 嗔. 痴,需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下手。 莫作诸恶业: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及未生. 已生的贪. 嗔. 痴。 具足众善业则包括:离杀生(不杀害任何肉眼能见的生物)、离偷盗(不偷. 盗未经许可之物)、离邪淫(避免不正当、放纵性行为)、离妄语(避免恶口、谎话、挑拨是非、花言巧语)、离饮酒(避免饮用任何会妨害心智清明的饮料、麻醉品、毒品)、避免或节制未生及已生的贪. 嗔. 痴的行为。 所有一切善业都须随份随力修养,包括:持戒清净、增加智慧能力、乐善好施、难忍能忍、修习诸禅、出离烦恼、慈. 悲. 喜. 舍、敬老尊贤、服务大众、有责任心、演说正法、功德分享(回向)。 愿 众生皆能得身. 心安乐! (《嘉义新雨杂志》第31期) 发布时间:2025-09-11 14:26:59 来源:素超市 链接:https://www.suchaoshi.com/content-31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