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安法师:因果轮回观念是道德建立的基础 内容: 我们佛教讲轮回,讲因果,讲有自性的涅槃佛性。 这就是道德之所以能够建立、能够维持、能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 轮回是什么? 慧远大师在文集里面就写过《三报论》,就是因果的法则,果报通三世,有现报,即现身善恶行为得现身的果报;有生报,就是下一生的果报;有后报,或者二生、十生,或者百生、千万生以后再报。 无论是现报,生报或后报,最终都要报。 因果是错综复杂的,一个人的行为种子,在什么样的因缘下现行,格局很复杂,但是行为的因果是决定不变的。 在这样一个报通三世的过程当中,主体是不消失的,叫做形灭神不灭。 即是说,四大的身体没有了,但神识还是在延续的。 但是也不要把它看作是一个客体性的东西,它是相似相续,不断不常的。 用一个勉强的比喻来解释,就像火和柴薪的关系,柴薪燃着了,它有火种,然后这个柴薪会烧掉,火种又燃亮了另外一束柴薪。 这就是用薪和火的关系表明形和神的关系,神识一定是不灭的。 如果相信了这个,好了,道德的依据就建立了。 如果不相信这个,认为人死灯灭,人死就什么都没有了,就像宋明理学说的,人的身体就像理和气的聚合,到命终时这个气就散掉了,这样的观点就是断灭见。 如果一个人抱有这种断灭见,那会就觉得即便是有地狱,有油锅,有刀山,但没有了受罪的主体,他也就不害怕因果了。 如果相信神识不灭的话,他就懂得害怕了。 形灭神不灭是因果非常重要的一个依据呀! 所以只要有轮回,有因果,一切行为你都是一个责任的主体,这绝对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 这时候,人的畏惧感才出来了。 而且在知道神识不灭的当下,还要知道有涅槃,常乐我净的佛性——那才是我们真正的生命归宿,知道这些,人的恭敬感就上来了。 这种敬畏心一旦起来了,才能够建立道德行为的自我约束机制,才会做到自律呀,他才会做到慎独啊。 所以《周易》讲圣人是以神道设教,是有道理的。 “神道”不是说神神叨叨的道,“神”就是神妙莫测,代表因果轮回的真理,就是我们自性本具的性德,它是神妙之道。 这神妙之道一展示出来,一种广博的时空态被展示出来,你就了解到自己行为的业力是不灭的,是要受果报的,因果是不虚的。 用这样的方法来施设教化,大家才能够接受啊! 发布时间:2025-09-11 09:31:06 来源:素超市 链接:https://www.suchaoshi.com/content-31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