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11 吉州志诚禅师悟道因缘 内容: 吉州志诚禅师悟道因缘志诚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江西吉州太和人。 志诚禅师少时即出家,后投荆州玉泉寺神秀禅师座下。 当时禅宗分为南北顿渐两支,所谓南能北秀。 一般学人,不知宗旨,不明究里,妄生彼此。 六祖经常教育他的徒众说:“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 何名顿渐? 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 ”六祖在这里讲得非常明白,顿渐之分完全是依人的根性而分,接机的方便不同,归趣则是一致的。 但是,神秀座下的北方宗徒不明白这一点,常常讥笑南宗说:“慧能大师一字不识,有什么了不起的? ”而神秀本人对南宗还是心生恭敬的,因为慧能毕竟是经过他的恩师弘忍和尚印可的。 所以他也经常告诫他的弟子们说:“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 且吾师五祖亲付衣法,岂徒然哉! 吾所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 汝等诸人无滞于此,可往曹溪质疑。 他日回,当为吾说(你们不要轻视南宗。 慧能和尚得的是无师智,深悟最上乘法旨,我不及他。 况且我的师父亲自传给他衣法,难道是偶然的吗? 我很惭愧身处国师之位,虚受国恩,无暇前往亲近他。 你们这些人,不要停留在这里,可前往曹溪向慧能和尚请决法疑。 他日回玉泉寺,好讲给我听听)。 ”一天,神秀禅师把志诚禅师叫到跟前,说道:“你聪明多智,可前往曹溪听法。 如果有所听闻,要尽心记取,回来后,讲给我听”。 志诚禅师于是秉承师命,前往曹溪六祖座下,随众参请,但是他没有公开自己的身份。 有一天,六祖升座说法,突然告诉大众说:“今有盗法之人,潜在此会。 ”志诚禅师一听,连忙出来礼拜六祖,并当众详细地陈述了自己的来意。 六祖道:“汝从玉泉来,应是细作。 ”志诚禅师道:“不是。 ”六祖反问道:“何得不是? ”志诚禅师很机智地回答道:“未说即是,说了不是。 ”六祖点了点头,继续问道:“汝师若为示众(你的师父平常是如何教导你们的)? ”志诚禅师道:“尝指诲大众,令住心观静,长坐不卧。 ”六祖道:“住心观静,是病非禅。 长坐拘身,于理何益? 听吾偈曰: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 元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过? ”志诚禅师一听,感到非常惊异,于是再一次顶礼六祖,说道:“弟子在秀大师处,学道九年,不得契悟。 今闻和尚一说,便契本心。 弟子生死事大,和尚慈悲,更为教示。 ”六祖道:“吾闻汝师教示学人戒定慧法。 未审汝师说戒定慧行相如何? 与吾说看。 ”志诚禅师道:“秀大师说,诸恶莫作名为戒,众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 彼说如此。 未审和尚以何法诲人? ”六祖道:“吾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且随方解缚,假名三昧。 如汝师所说戒定慧,实不可思议。 吾所见戒定慧又别。 ”志城禅师道:“戒定慧只合一种,如何更别? ”六祖道:“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 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 悟解不同,见有迟疾。 汝听吾说,与彼同否? 吾所说法,不离自性。 离体说法,名为相说,自性常迷。 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 听吾偈曰: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 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 ”志诚禅师听了六祖的开示偈语,当即大悟,连忙向六祖礼拜忏悔致谢,并发心要依归六祖。 志诚禅师还当即说了一首偈子,以表达自己的悟境:“五蕴幻身,幻何究竟。 回趣真如,法还不净。 ” 六祖一听,遂印可了志诚禅师的证悟。 同时,还进一步教诲志诚禅师道:“汝师戒定慧,劝小根智人。 吾戒定慧,劝大根智人。 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脱知见。 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 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脱知见。 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 去来自由,无滞无碍。 应用随作,随语随答,普现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 ”志诚禅师再次礼拜,并进一步问六祖:“如何是不立义? ”六祖道:“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 自性自悟,自由自在,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法。 诸法寂然,有何次第! ”听了六祖的开示,志诚禅师欢欣踊跃,不停地叩谢。 志诚禅师悟道之后,即成为六祖的门人,执侍六祖,再也没有离开过曹溪。 发布时间:2025-09-10 11:18:24 来源:素超市 链接:https://www.suchaoshi.com/content-31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