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沩仰宗眼 内容: 沩仰宗由灵祐和他的弟子慧寂创立,因灵祐住潭州沩山(今湖南宁乡县西),慧寂住袁州仰山(今江西宜春县南),故称为沩仰宗。 灵祐 (771-853),福州长溪人,15岁依同郡建善寺法常剃染,于杭州龙兴寺受具,学大小乘经律。 23岁游江西,见百丈山怀海而入室,居参徒之首。 元和末,他遵怀海之嘱,到沩山去开法。 《景德传灯录》卷九记其赴沩山主法的因缘:一日,司马头陀从湖南来,对百丈怀海说:“寻得一山名大沩,是一千五百人善知识所居之处”。 百丈说:“吾众中莫有人住得否? ”司马曰:“待往观之。 ”时华林和尚为第一座,百丈使侍者请至问曰:“此人如何? ”司马请华林咳嗽一声行数步。 司马曰:“不可。 ”百丈又唤灵祐,灵祐当时为典座,司马一见乃曰:“此正是沩山主人也。 ”其夜,百丈召祐入室,嘱云:“吾化缘在此,沩山胜境,汝当居之,嗣续吾宗,广度后学。 ”时华林禅师闻之曰:“某甲忝居上首,典座何得住持? ”百丈说:“若能对众下得一语出格,当与住持。 ”即指净瓶问云:“不得唤作净瓶,汝唤作什么? ”华林说:“不可唤作木也。 ”百丈乃问灵祐 ,灵祐踢倒净瓶便出去。 百丈笑云:“第一座输却山子也。 ”从上面的言语作为中,可以隐约看到沩山灵祐的宗风特色。 沩山灵祐的基本思想,是“三种生”说,即把主客观世界分为“想法”、“相生”、“流注 生”。 《人天眼目》卷四记载云:“师谓仰山曰:‘吾以镜智为宗要,出三种生。 所谓想生、相生、流注生。 《楞严经》云: “想相为尘,识情为垢”。 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正觉? 想生即能思相生即所思之境历然,微细流注,俱为尘垢。 若能净尽,方得自在。 ’ ”其实,沩山三种生,也是灵祐为接引学人证得大圆镜智(即佛智)、达自由无碍境地而设的三种机法。 《人天眼目》卷四载:“后有僧问石佛忠禅师‘如何是想生? ’忠云:‘兔子望月 ’。 ‘如何是相生? ’忠云:‘山河大地。 ’‘如何是流注生? ’忠云:‘无间断’。 ”石佛忠禅师用最为简洁的禅机妙语概括了“三种生”的意义。 具体地讲,“想生”,指主观思维. .. 发布时间:2025-09-09 10:55:23 来源:素超市 链接:https://www.suchaoshi.com/content-31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