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智随法师:对“如来、如是、如如”的理解 内容: 佛法里面讲如来如是如如,但是佛门讲的这个如,是如实的如,不是如果、好像的如。 如是所讲的是真相,包括宇宙、人生、生命真相,包括极乐世界境界、佛的境界等。 佛所讲的与这个事情本身的真相完全相同,才叫如是。 如是、如来、如如,虽然都有如,但内涵是不同的。 如来,如实而来。 这个来,从我们凡夫的层面来理解,会把它真实化、固化,觉得就不可改变了。 但是佛法还有另外一面,虽然有个真实的状况,但这种真实不是一个实体的真实,而是我们心性的一个真实:真实功德相。 而这种真实,要超越凡夫层面才能理解。 比如说,极乐世界黄金为地,有七宝池、八功德水,思衣得衣,思食得食。 这是好像是还是真实呢? 那一定是真实。 如果好像是,就是想吃没有吃到,想了半天没有来。 而真实呢,是一动了念头,外在的境相就显现了,这就是佛法讲的万法唯心的境界。 起心动念,心念一动,外缘就自然会显现出来,这就是真实地、如实地反应,这就是如,如实的一种状况。 佛讲法的时候,用语言来传递这个真实的信息,就是如是,不然就不能叫如是了。 我们凡夫讲话可能有些地方说不清楚,因为我们的智慧和观察能力不够,语言表达能力不行,对对方的特性了解不清,那描述就不一定准确。 这个时候讲的话就不能叫如是,就是好像是了。 单纯从这个如字讲,我们凡夫只能从佛的经典当中去理解。 真正要把这个意义了解清楚、透达,应该是要跟这个真实的境界完全相应之后才能传递出来,那就要成佛才行。 成佛之后智慧圆满,能够将所有的真实现象看得非常透、非常明了,还能够找到最好的语言、最准确的语言把它表述出来,这个就是如是了。 而如如不动,是指内在的一种境界。 我们的自性、本性是如如不动的。 凡夫所起的妄念就是有动的;佛、圣人的境界当中是不动的。 可能一般人理解的不动就是不打妄语、不起心动念,那个不叫不动,那个不叫如如。 如如不动,又可以如来。 佛又叫如来,佛如实而来,如如之中、如如不动当中又可以显现万法,显现千变万化的境界来。 这种显现,也是从如如里面显现出来。 佛有法、报、化三身。 如如是讲的法性身,法性身本身是如如不动的,就是指众生的佛性、心性。 这个心性不是指凡夫的妄心,是指真心,真实的、最原本的那个心。 这个心我们凡夫是不知道的,但是有,而且是如如不动的。 凡夫起了妄念之后,看到的就是动的一个相,看到世间万象。 佛是在如如不动当中,可以显现万象,这种显现是随意自在的,可以显现极乐世界,也可以显现娑婆世界,也可以显现三千大千世界。 甚至佛可以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可以随众生的心来显现。 如来就是在如如之中,自然显现出来的一种现象,可以叫做来,来而不来,不来而来。 虽然来了,还是如如不动。 我们凡夫来了就动了,就会有个动相。 比如我从家里到了这里,我们也讲来,说我很辛苦,我花了一个小时才赶来的,这就是因为有个动相,觉得有个我在来,我在去,凡夫都是在动相当中来看生命现象。 佛的境界是动静一如的,没有动静之分,所以叫如来。 对众生来讲佛是来了,对佛来讲无所谓来。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净宗书院 发布时间:2025-08-14 11:18:27 来源:素超市 链接:https://www.suchaoshi.com/content-31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