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出曜经 第十六卷 内容: 出曜经 第十六卷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忿怒品第十五不怒而兴怒不造而行恶彼受其苦痛今世亦后世昔佛在拘奢弥瞿师园中。 尔时彼村众多比丘好喜斗诤。 恶眼相视共相毁辱。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止止比丘勿共斗诤。 所以然者。 比丘当知怨不息怨忍乃息怨。 是如来正法。 何以故。 过去久远无数世时。 迦尸国王。 名梵摩达。 拘萨罗王。 名曰长寿。 时梵摩达王即集四兵。 象兵马兵步兵车兵。 攻伐长寿王土界。 时长寿王闻外境有军马至。 复集四兵。 象兵马兵步兵车兵。 出往迎逆与共战斗生擒梵摩达。 身摧破大众语梵摩达曰。 赦汝生命归汝本国。 自今以去更莫叛逆。 时梵摩达得还本国。 未经几时复集四种兵。 象兵马兵步兵车兵。 往诣攻拘萨罗国求共斗战。 长寿王内自思惟吾先与共战斗擒获己身摧破大众。 不能自改既往之失。 今复来战侵我土境。 长寿王轻将数骑往与共战。 为梵摩达所破。 轻走得脱及将第一夫人。 侍臣有一。 隐处深山无人之处。 藏形灭迹恐有知者。 时长寿王复重思惟。 吾居深山无方自存。 当习诗颂歌咏游处人间乞丐自存。 如其所念即习歌颂。 兼学弹琴鼓瑟。 音响流利与琴相入。 在在处处以得自存。 时梵摩达王第一大臣出梵志种。 闻此国界寒俭乞士夫妇二人。 游在人间弹琴鼓瑟乞丐自存。 即遣人唤欲听音乐。 乞者到家共相慰劳即设音乐。 大臣闻已欢喜踊跃不能自胜。 即告乞人汝等夫妇二人孤穷倮露恒乏衣食。 可住我家教习后生。 常当供给不令乏短。 时彼乞士第一夫人垂垂欲产。 内生此心语其夫曰。 我向生念。 愿得四种兵众围我数匝。 得好帏帐而寝其中。 洗利刀汁欲得饮之。 君能办不。 夫报其妻我等。 二人为梵摩达所坏。 亡失国土那得办此四种兵众。 及好帏帐洗利刀汁。 其妻语夫设不办者。 正尔取死复用活为。 尔时大臣即唤乞士在前作乐。 声与琴合琴与声合。 或时琴与声违声与琴违。 大臣问曰观卿作乐。 而有不悦身有患耶。 心有所念乎。 乞士报曰。 身无苦患。 唯心有所念耳。 问曰汝何所念可说情故。 答曰我所将妻怀妊。 日满垂产在近欻生此念。 欲得四种兵众。 围绕数匝寝好帏帐洗利刀汁而欲饮之。 得便存活不得便死。 审当尔者我用活为。 大臣报语卿且自宁勿怀忧虑。 当设权计办四种兵。 即如其语办四种兵。 围绕数重寝好帏帐饮洗刀汁。 即生男儿颜貌殊特有豪贵相。 大臣见已跽向夫人三自称善。 举声说曰。 拘萨罗国复生圣主系嗣王位自今炽盛。 告己兵众莫传此语。 及使彰露当诛戮之。 时梵摩达窃闻长寿弹琴鼓瑟人间乞求。 即遣人捕得闭在牢狱。 长生太子渐长成人。 诣诸大臣豪贵长者。 自诉求愿口出斯言。 愿诸贤士行檀布施分德立善。 设有毫厘福者。 尽施长寿王早得解脱毕此苦原。 梵摩达王。 窃复闻知长寿太子长生者。 游在人间与父乞恩劝人修善。 愿及父身早免苦难。 梵摩达王瞋恚兴盛。 即出长寿王诣于都市。 长生后执利剑高声白父。 我堪此间脱父厄难。 长寿王报曰。 止止童子。 夫人立行亦莫见短亦莫见长。 傍人闻之谓为长寿王知死逼近狂有所说。 长寿报傍人曰。 其中智者童子。 乃当识吾往言耳。 即于市上斩为七叚。 长生太子见己身中沸血遍满身中。 瞋恚内盛不敢显外。 复诣诸大臣所求哀请恩。 我父无过横为贵主所杀。 形尸暴露捐在都市。 无人殡藏收拾形骸。 愿诸贤士与我收舍起七偷婆。 华香供养如世常法。 即如其语收拾供养起七偷婆。 长生太子内自思惟。 梵摩达王暴虐无道。 侵我境土夺我民众。 复取父王都市斩杀。 我宜逃走出此国界。 捕得我者不免此患。 即将夫人出国逃走到他方土。 复习琴瑟歌声调和。 在在处处乞丐自存。 渐渐以次还入本国。 梵摩达王闻有乞士将母自随。 弹琴鼓瑟家家乞索。 音响清和见莫不欢。 即遣人唤将入深宫。 昼夜听乐乃无厌足。 形命相委如同产子。 时梵摩达出外游猎。 长生太子御车游猎。 恒导险难无人之处。 不按正路不附兵众。 太子自念。 昔破我国劫夺我民枉杀我父。 今不报怨何日可果。 复御猎车转入深山。 时梵摩达疲顿欲得懈息。 即告御者可于此顿。 吾今疲极欲小止息。 即如其言住车止息。 王告御者汝坐。 吾欲枕汝膝上。 王即枕而眠。 长生太子内自思惟口发斯语。 此梵摩达王暴虐无道。 侵我境土夺我人民。 枉杀我父思欲报怨。 正是今日。 若不杀者何日可果。 时长生太子即拔利剑俟王颈项。 退复追念昔我父王临终时教诫我曰。 童子当知夫人立行宜唯贵信义。 违父遗意者则非孝子。 又敕我曰。 汝莫见短亦莫见长。 设当杀此王者违我父教。 即还内剑息恚不兴。 时梵摩达王于梦中惊忽然觉寤。 身体流汗衣毛皆竖。 长生太子问其王曰。 向如安眠何为惊寤。 王告御者汝欲知不。 我向安眠。 梦见长寿王儿长生。 右手执剑左捽吾髻。 以刀俟我项曰。 吾欲报怨汝知不乎。 即于梦中复重悔责。 昔我父王临欲终时殷勤教敕。 夫欲胜怨唯当以忍。 以是之故于梦惊觉。 御者白王还安眠勿复惊惧。 王欲知不。 长寿王子长生者我身是也。 昔我父王以法治化不枉人民。 王自暴虐。 侵我境土夺我人民枉杀我父。 思欲报怨于此深山正得王便。 今不报怨何日可果。 向实拔剑俟王颈。 退复追念父王教诫。 童子当知夫人立行唯贵信义慎莫念恶。 恶加人形终不得解。 设我违父遗意者则非孝子。 欲崇父教诫故即便内剑耳。 今原前[亿-音+(夫*夫)]不录其罪。 欲还将王早归国界。 得至彼已任王刑斩。 即共载车还本宫殿。 普集大臣而告之曰。 卿等云何设见长寿王太子者卿等如何。 其中或有说者。 设当见者先截手足却取杀之。 复有说者。 当生剥其皮尔乃却杀。 复有说者。 当以火炭箭射之。 异口论者不可称计。 时梵摩达王告诸群臣。 长寿王太子者今此人是。 卿等勿兴恶意生杀害心于此太子。 所以然者。 我由此人得存命根。 尔时梵摩达王。 即沐浴长生太子。 着王者服头戴天冠妻以一女。 还立为拘萨国王。 佛告比丘。 古昔诸王检意自守。 修忍如地视怨如赤子不造怨雠。 况汝等诸族姓子。 以信坚固出家学道。 剃除须发着三法衣。 不能行忍互相是非。 以小致大共相毁辱。 为是宜不于彼众中斗讼。 比丘前白佛言。 唯愿世尊。 暂屈威神至彼比丘众中。 乃当知曲直耳。 彼人自恣骂詈不虑禁法。 我等有何不如能默然忍之。 尔时世尊观彼比丘不受其教。 即腾上虚空还本精舍。 复集圣众说斯颂曰不怒不兴怒不造而行恶彼受其苦痛今世亦后世无过而强生过者。 今世后世而受其痛先自漏罪然后害人彼此兴害如鸟堕网先自漏罪者。 或有众生心识倒错。 数兴恶念不能禁制。 是故说先自漏罪也。 然后害人者。 夫人兴恶结嫌积久常求方便。 思惟计数。 然后乃得发恶于外。 已生恶念不得思惟道德。 是故说然后害人也。 彼比丘兴恶者。 复以偈报之多结怨雠祸患流溢实无过咎怨者何望是故说彼此兴害也。 如鸟堕网者。 昔有鹰王搏撮群鸟获得一鸟。 名伽频阇路。 高飞远翔诣高山顶。 时伽频阇路并说斯言。 是我身过当复告谁。 设我恒守本业旧居者。 则不为汝所擒。 鹰王问曰。 本业旧居在何所乎。 雀报鹰曰。 高山绝岸深涧石聚则我旧墟。 若在彼者终不为汝所擒。 鹰告雀曰。 今且放汝听归本居。 观吾力势为能获汝身不。 时鸟雀得归住两石间。 遥语鹰王汝设可者暂下共战。 鹰王闻已恚怒炽盛。 鼓翼奋势。 从空中下欲搏撮之。 鸟入石间鹰摧翅翮于此命终。 是故说如鸟堕网罗也害人得害行怨得怨骂人得骂击人得击害人得害者。 众生处世志趣不同。 己身行恶自然不佑。 举手打人仍更自害。 是故说害人得害也。 行怨得怨者。 复有暴恶众生。 昼夜念恶常伺人短心常思惟。 某村某家。 劫夺我牛强取我财。 杀我知亲侵我田业。 要当伺捕方便报其重怨。 思惟挍计不去心怀。 设复出家道心未固学日既浅。 内心思惟某甲比丘曾共止住。 取我坐具针筒钥拇沙门六物至今不还。 但思惟诸物不念修道。 不知后报卒至为身招祸。 是故说行怨得怨也。 骂人得骂者。 若有骂詈反得其辱不自观省。 皆由愚惑缘致斯骂。 不知受报亦复不久。 修行人。 所修彼行人者分别前人。 计骂尽寂了无形质。 若人骂我知之为空。 吾耳往听悉无所有。 彼虚我寂谁有骂者。 是故我今忍而不起。 夫人骂詈法自有极。 四大为形不久居世快意斯须。 不知久久涉苦无量。 是故说骂人得骂也。 击人得击者。 夫人相嫉毁人善行。 性无常则喜怒无恒。 或有愚人不遇师训既不广学。 志性暗钝结怨在心终已不解。 如斯之人不当与坐起言语饮食欢燕。 人欲之造见则不吉成事倾败不果本愿。 是故说击人得击也斯何沙门不知正法寿既短促复结怨为斯何沙门者。 夫言沙门者。 履行清虚离世八业志崇清净乃谓沙门。 如今卿等沙门荷佩法服不能禅寂。 六情闭塞五欲世间荣宠心求染着。 设遭毁辱悔欲就俗。 夫为沙门若遭荣宠不以增欢。 设遇毁辱不以加戚。 尔乃名为沙门。 是故说斯何沙门也。 不知正法者。 是时世尊告诸比丘。 汝等虽出家学种姓若干意行不同。 或畏王法而出家者。 或避重役而共出家。 如斯之心不可亲近。 已能出家当修正业。 六时行道昼夜不废。 复当思惟福度众生。 设欲饮食意愿一切不独为己。 汝等诸人虽言为道行与愿违。 过去贤圣所以教人。 法衣表识者欲令除内秽垢。 卿等秽人假被法服。 污染真形坏败表识。 是故说不知正法也。 寿既短促者。 佛告比丘生处五浊。 虽云百年卧消其半。 命多危险受四大身如蛇蛰聚。 一增百病共相危害。 乐少苦多忧患万端苦痛难量。 不能端意思惟以来真道方便兴起慢嫉履凡夫行。 是故说寿既短促也。 复结怨为者。 人身难得佛世难值像法难遇。 虽得为人不能练精进行禅燕。 役神方更随时进趣与世同流又不广显三宝训悟后学。 三涂八难何日当空。 是故说复结怨为也人相谤毁自古至今既毁多言又毁讷讱亦毁中和世无不毁昔佛在罗阅城竹园迦兰陀所。 尔时调达往至世尊所。 头面礼足在一面立。 须臾前白佛言。 我观如来颜色变易诸根纯熟年过少壮垂朽老迈。 唯愿世尊自闭静室禅定自娱。 四部之众愿见付授我当教诫。 如世尊无异。 随时供养四事不乏。 尔时世尊告调达曰。 咄愚所启不虑后殃。 舍利弗目连比丘。 由尚不付授众僧。 况汝嗽唾弊恶之人可付授圣众耶。 尔时调达内兴妒嫉。 闻世尊语已倍生恚怒。 如来今日赞叹舍利弗目连比丘。 而更轻贱小弟。 要当求便丧灭师徒使此国界众生不睹其形不闻其声。 是时调达比丘。 即从坐起礼足退归。 在在处处巧言伪辞。 诳惑于俗劝诱世人得数十人。 在在处处共相劝勉取要言之。 尔时世尊与无央数大众。 围繞而为说法。 尔时调达告己弟子曰。 汝等莫听瞿昙所说。 所以然者。 所说不随正法。 吾有一一深经好义当以相教。 恒求方便欲坏乱如来圣众。 尔时世尊告调达曰。 止止调达慎勿兴意坏乱圣众。 后备受报其痛难忍。 尔时调达执意牢固不改其行。 尔时世尊知彼意正终不可回。 便以宿命通。 观过去无数阿僧祇世因缘宿对所经历事。 是时调达将五百弟子。 如来自观为菩萨身。 复将五百弟子俱游宝积山侧。 菩萨门徒宽仁柔和。 教以正法修持禁戒。 出入进止不越其序。 调达众者己行不均。 门徒弟子尽法师。 则出言粗[麸-夫+黄]语辄兴恚。 与弟子论如怨斗讼。 弟子厌患不堪侍从。 尽舍调达往就菩萨。 菩萨得已欢喜踊跃不能自胜。 并自称说吾有千弟子众德具足。 与世殊绝谁能及者调达得是极兴恚怒即发誓愿。 此人今日诱我弟子坏我门徒。 正使此人后成无上等正觉时。 我当坏彼徒众如今无异。 如来观知调达比丘。 必坏圣众定无有疑。 如来即从坐起舍众而去。 何以故。 有五事不得坏乱众僧。 一者如来目前不得坏乱众僧。 如来威神不舍本誓故。 二者如来般泥洹后。 不得坏乱众僧。 设有人言。 我今成佛逮最正觉。 当以此问之。 释迦文佛在时汝为所在。 三者未曾有恶时。 不得坏乱众僧。 四者比丘不竞利养。 不得坏乱众僧。 五者知慧神足弟子和合。 不得坏乱众僧。 诸佛世尊常法神足智能弟子。 一日之中圣众终不空缺。 如来以宿命智观。 必知调达当坏乱众僧。 如来即舍而去。 调达在后与众说法。 若有众生事我为尊。 承受教诫当习五法。 何以故。 行此五法早得解脱。 何假沙门瞿昙说八直行。 云何为五。 一尽形寿常守三衣。 二尽形寿常当乞食。 三尽形寿不得食肉饮血。 四尽形寿常当树下露宿。 五尽形寿不得获持金银宝物。 诸有比丘修此五法者。 早得解脱尽有漏成无漏。 何假沙门瞿昙八直行耶。 调达说是语已即从坐起。 五百比丘寻从而去。 左面弟子名曰铿荼陀婆。 右面弟子名曰瞿婆离。 归本所居。 弟子前后围绕而为说法。 舍利弗目连比丘后往彼众。 调达见已举声称善。 善来舍利弗目连比丘。 吾获大利知我成佛三界独尊。 智能神足弟子自然响应。 尔时调达即移瞿波等左右弟子坐。 舍利弗目连安处左右。 尔时调达像如如来。 告舍利弗目连曰。 吾患脊痛小欲安睡。 卿等二人与圣众说法。 尔时调达右胁着地欲得睡寐。 天神强挽调达左胁在地。 天神复厌诳有言语。 鼾声现外秽气远彻。 尔时尊者目连以神足力飞腾虚空作十八变。 坐卧经行涌没自由。 或身上出火身下出水。 或身下出火身上出水。 东没西涌四方亦尔。 尔时目连从空中还就本坐。 尊者舍利弗告众会人。 如来之身神德无量。 具一切智前达无穷却睹无极。 如来法者得现法报快乐无为。 智者之所修学。 非愚者之所习。 如来圣众者。 戒具成就智能成就解脱成就解脱见慧成就可敬可贵。 承事供养为众生良佑福田。 尔时诸比丘各生此念。 我等愚惑不识真正。 舍实就华弃本逐末。 今日观二贤所说。 世之希有我等宁可舍此调达。 就如来众不亦快乎。 舍利弗知其心念即从坐起。 彼五百比丘亦皆俱起。 随舍利弗目连后追随而去。 时瞿波离比丘以右脚蹋调达曰。 弊恶调达何为躭睡。 舍利弗目连二人将汝弟子去尽。 尔时调达觉寤甚怀忧戚。 是故说人相谤毁自古至今。 乃至世无不毁也断骨命终牛马财失国界丧败复还聚集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昔长寿王身分为七叚。 亡国失土由尚忍怨不起。 共相尊敬还立国土如本无异。 汝今比丘当以道德自持共相忏悔。 大者以法小者承受。 汝等云何不知正法。 当念忍辱叹说忍力。 所行真正叹说真正。 比丘当知吾所以从无数阿僧祇劫。 积行已来修六度无极行檀修施。 头目髓脑国财妻子持戒忍辱精勤一心。 皆欲除贪除瞋怒想。 是故说断骨命终国界丧败也人若骂我胜我不胜快意从者怨终不息人若骂我者。 人自思惟彼人骂我。 不随禁律枉侵良善。 是故说若人骂我也。 胜我不胜者。 彼自思惟如我法者则我得胜。 不如法者则我不胜是故说胜我不胜也。 快意从者。 作是思惟者遂增怨雠不谛思惟。 是故说快意从者。 怨终不息者。 如此之人心如刚铁不可沮坏。 是故说怨终不息也不可怨以怨终已得休息行忍得息怨此名如来法不可怨以怨者。 是时世尊告诸来会。 吾自追忆无数劫已来。 怨能息怨人身难得佛世难遇。 犹如忧昙钵华时时乃有。 难得为人出家学道亦不可果。 汝等已得人身诸根不缺堪任受化。 何为于正法中共相诤竞。 是故说不可怨以怨。 终已得休息也。 行忍得息怨此名如来法者。 夫人行忍寂默为首。 听彼已报闻彼骂已还以骂报。 如是之比怨终不息。 弱名忍强亦名为胜。 是故说行忍得息怨此名如来法也若得亲善友共游于世界不积有遗余专念同其意若得亲善友者。 或有众生礼仪成就于行不缺义味成就忍行成就皆由朋友成就身行。 是故说若得亲善友。 共游于世界者。 如此善友从劫至劫共相追随不以为苦。 是故说共游于世界也。 不积有遗余者。 夫人意等不计财货。 亦复不选择知亲。 正使朋友出在卑贱。 善色恶色若好若丑不得选择。 是故说不积有遗余也。 专念同其意者。 发心起行齐同其善笃信向佛。 是故说专念同其意也设不得亲友独游无伴侣广观诸方界独善不造恶设不得亲友者。 所谓亲友者。 行齐德同俱造于善乃名亲友。 不造善行者不名为亲友。 如世常言人无有伴侣。 如驴牛俱修不善行不得名为善友。 是故说设不得亲友也。 独游无伴侣者。 宁独游处快修善行。 不以弊恶与人共俱。 是故说独游无伴侣也。 广观诸方界者。 人欲观化触类所见。 渐以益智闻语不惑。 是故说广观诸方界也。 独善不造恶者。 是以智士乐静不居乱闹。 昔有敌国大王兴兵相攻。 邻国闻之臣启王曰。 外有贼寇逼近土境。 王曰。 无苦无所堪任。 贼复前进臣复白王。 贼已逼至转来到城。 王言无能侵我。 贼遂入城固守城郭。 臣复白王贼寇逼近。 王宜防备出共斗战。 王言无苦终不害我。 外冠转进直趣宫殿。 臣复白王。 贼今已至王欲云何。 时王沐浴更着新衣自负粮食。 出见敌国邻王而告之曰。 城郭宫殿是卿所有。 吾欲入山且修道德。 食足支命衣足盖形。 尔时王便说颂曰吾今此衣食自求欲隐形舍位卿为王且欲求多福宁处岩石间粗衣弊恶食食果数息定麋鹿共相娱不以处王位考掠苦毒病智者畏后世终不造恶缘观卿兴兵众欲来伤害吾是身为朽器时杀勿枉众时彼敌国王闻是语已熟自思惟。 复以此偈报曰快哉大觉士依法而自将被一切德箭摧破我兵众虽怨智能胜亲友愚何益是以慧为首智能广济度时敌国王即退军马。 将己兵众归还本国。 宫殿屋舍尽还本王。 是故说广观诸方界独善不造恶也忍辱胜怨善胜不善胜者能施至诚胜欺忍辱胜怨者。 两剑所俟必有伤损。 遇毒毒治必死不疑。 唯有忍者能去其怨。 是故说忍胜怨也。 善胜不善者云何。 卿等颇闻火之禀性有冷义耶。 对曰无之。 此亦如是怨欲息怨终不可得。 何者能息。 唯有善者乃能息耳。 是故说善胜不善也。 胜者能施修善之人行无缺漏。 意不起想果能惠施。 结怨之人为身招祸。 死入地狱受苦无量。 共相伤害死而复生。 若生人中颜貌丑陋。 为人轻慢所愿不果。 是故说胜者能施也。 至诚胜欺者。 智者行身不犯口过。 出言应律无所触娆。 正使身死不以妄言绮语而求苟活。 经历生老涉苦无量。 目见耳闻怨雠最重。 是故说至诚胜欺也学无朋类不得善友宁独守善不与愚谐学无朋类者。 夫人广学当凭善知识。 从初发意至得道。 皆凭善知识乃得成就。 若遇恶友行必遇恶。 是故说学无朋类也。 不得善友者。 或复学人遇恶知识。 昼夜斗讼行恶为业。 是故说不得善友也。 宁独守善不与愚谐者。 设无朋类。 当自建意念在闲静去离愦乱。 设闻斗讼者。 常当远离心不愿乐。 是故说宁独守善不与愚谐也乐戒学行奚用伴为独善无忧如空野象乐戒学行者。 夫修行人心乐闲静。 恒以禁戒自缨络身。 尔时世尊告拘苫鞞比丘。 谏喻止讼。 比丘闻已不受佛教。 佛知其意即从坐起。 飞腾虚空十二由旬。 还本精舍至大众中。 而说颂曰乐戒学行奚用伴为独善无忧如空野象尔时世尊便作是念。 拘苫鞞好喜斗讼各相谤毁。 吾今已离之。 正使我闻拘苫鞞比丘在其方者。 吾当避之而就他方。 尔时有一象王离诸群索居。 独游旷野心自思惟。 得离诸象及诸宗亲。 独游在此何以快哉。 我在象中时群多纵逸。 蹋蹈水草然后吾乃得食。 今日独行得清水好草亦无忧虑。 尔时世尊见彼象心中所念。 便于大众而说颂曰一象于象众六牙而备具心念与吾同独善而乐静一象于象众者。 如来身者亦名龙象。 彼象者亦名龙象。 如来世雄三界独尊。 象者龙中独尊。 是故说一象于象众也。 六牙而备具者。 牙者象之威怒自缨络身。 功德者如来相好。 如来见彼拘苫鞞比丘自生厌患。 象者患厌群众。 是故说独善无忧如空野象也。 发布时间:2025-08-13 10:53:29 来源:素超市 链接:https://www.suchaoshi.com/content-31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