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如来藏心体中含藏七识心等染污种子 内容: 如来藏心体中含藏七识心等染污种子 阿含部《央掘魔罗经》卷第三:【(佛言):「我于无量阿僧祇劫恒河沙生,于灯光如来(燃灯佛)所、修菩萨行,闻自受记,随顺于如;不谤经故,生舍宅身。 我于无量阿僧祇劫恒河沙生,闻如来藏:一切众生断诸烦恼便得成佛。 因其信乐覆护众生,故生覆护身。」】 阿含部《央掘魔罗经》卷第四亦云:【尔时文殊师利语央掘魔罗言:「如来藏者有何义? 若一切众生悉有如来藏者,一切众生皆当作佛,一切众生皆当杀、盗、邪淫、妄语、饮酒等不善业迹。 何以故?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此是指成佛之性,非谓眼见佛性所说之佛性),当一时得度。 若有佛性者,当作逆罪及一阐提。 若有我者我界,当度一切有;是故世间无有『我』,无有『界』;一切法无我,是诸佛教。」佛告文殊师利:「一切众生有如来藏,为无量烦恼覆,如瓶中灯。」】 阿含部《央掘魔罗经》卷第四 佛云:【「此偈说烦恼义;意法恶者,为无量烦恼所覆,造作诸恶故名为恶。 不知自性心如来藏,入无量烦恼义;如是躁浊不息故,若说若作,一切众苦常随不绝。 如轮随迹者,诸恶积聚生死轮回,转一切众生于三恶趣中,如轮随迹,是故说『于福迟缓者心乐于恶法』。」】 《大法鼓经》卷下亦如是云:【如瓶中灯焰,其明不现,于众生无用;若坏去瓶,其光普照。 如是诸烦恼瓶,覆如来藏灯,相好庄严则不明净,于众生无用。 若离一切诸烦恼藏,彼如来性烦恼永尽,相好照明施作佛事,如破瓶灯,众生受用。】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卷第九如是载云:【答言:「大王! 当依一切众生烦恼身观,当依贪欲瞋恚愚痴众生中观,当依四颠倒见众生中观,当依阴界诸入中观,当依地狱畜生饿鬼乃至阿修罗等诸身中观。 何以故? 此身即是如来藏故。 大王当知:一切烦恼诸垢藏中,有如来性湛然满足,如石中金,如木中火,如地下水,如乳中酪,如麻中油,如子中牙,如藏中宝,如摸中象,如孕中胎,如云中日。 是故我言:烦恼身中有如来藏。」】 《大方等如来藏经》云:【「善男子! 一切众生虽在诸趣烦恼身中,有如来藏常无染污,德相备足如我无异。 又善男子! 譬如天眼之人,观未敷花,见诸花内有如来身结加趺坐,除去萎花便得显现。 如是善男子! 佛见众生如来藏已,欲令开敷,为说经法,除灭烦恼显现佛性。 善男子! 诸佛法尔,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众生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但彼众生烦恼覆故,如来出世广为说法,除灭尘劳净一切智。」】 《大方等如来藏经》也如是说:【(佛言:)「复次善男子! 譬如淳蜜在岩树中,无数群蜂围绕守护;时有一人巧智方便,先除彼蜂乃取其蜜,随意食用惠及远近。 如是善男子! 一切众生有如来藏,如彼淳蜜在于岩树,为诸烦恼之所覆蔽,亦如彼蜜群蜂守护;我以佛眼如实观之,以善方便随应说法,灭除烦恼、开佛知见,普为世间施作佛事。」尔时世尊以偈颂曰:「譬如岩树蜜,无量蜂围绕;巧方便取者,先除彼群蜂;众生如来藏,犹如岩树蜜,结使尘劳缠,如群蜂守护;我为诸众生,方便说正法,灭除烦恼蜂,开发如来藏;具足无碍辩,演说甘露法,普令成正觉,大悲济群生。」】 《佛说不增不减经》云:【(佛言:)「复次舍利弗! 如我上说,众生界中亦三种法,皆真实如,不异不差。 何谓三法? 一者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二者如来藏本际不相应体及烦恼缠不清净法,三者如来藏未来际平等恒及有法。」】此段经文亦说,如来藏本际不相应体,即是说,如来藏自身所住境界是不与烦恼相应的,故是自性清净心体;但是却有烦恼缠绕的种种不清净法,即是七识心相应的无量烦恼种子。 所以自性清净的如来藏,含藏着不净法种,有智慧的人应当依循圣教,求证现在因地的自性清净而含藏染污法种的如来藏,不应如杨、蔡、莲等人一般,妄想于现在因地就可证得佛地才会有的绝对清净的如来藏、真如。 《佛说不增不减经》亦云:【(佛言:)「舍利弗当知:如来藏本际不相应体及烦恼缠不清净法者,此本际来离脱不相应烦恼所缠不清净法,唯有如来菩提智之所能断。 舍利弗! 我依此烦恼所缠不相应不思议法界,为众生故,说为客尘烦恼所染自性清净心不可思议法。」】此经文亦说,自性清净的如来藏,有客尘烦恼等种子染污;所以不应在现在因地就妄想证得绝对清净的、不含藏染污法种的果地如来藏。 应该依循 佛之圣教,悟后次第修除七识心相应的不净法种││净除二障种子及随眠││然后方可成佛,方可证得佛地无垢识而显示佛地究竟性的真如法性。 不可如杨、蔡、莲等人,现在就想证得佛地真如,妄想免掉净除二障种子随眠的悟后修行过程。 又如《无上依经》菩提品第三云:【佛告阿难:「何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诸佛婆伽婆在无漏界,一切障永尽,转依寂静明净。 是无上菩提,与十种分相应,汝当知;何等为十? 一者自性,二者因缘,三者惑障,四者至果,五者作事,六者相摄,七者行处,八者常住,九者不共,十者不可思惟。 阿难! 何者名为菩提自性? 十地十波罗蜜,如理如量修出离道,所得转依寂静明净,声闻缘觉非其境界,是即名为菩提自性。 阿难! 是界未除烦恼诮,我说名如来藏至极清净,是名转依法有四种相:一者生起缘故,二者灭尽缘故,三者正熟思量所知法果故,四者最清净法界体故。 何者名生起缘? 出一切世,如来相续,是菩提道生起缘处。 何者名灭尽缘? 三品烦恼根本种类,依因此法永灭尽故。 何者所知法果? 已正通达所知真如证得果故。 何者名法界体? 灭诸相结,最净法界所显现故。 阿难! 是转依相,是转依者,则佛婆伽婆无上菩提,故名菩提性。」】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一切佛语心品之二也说:【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 世尊修多罗说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亦复如是,而阴界入垢衣所缠,贪欲、恚、痴、不实妄想尘劳所污,一切诸佛之所演说。」】 《入楞伽经》佛性品第十一也这样说:【(佛言:)「大慧! 此如来心阿梨耶识如来藏诸境界,一切声闻辟支佛诸外道等不能分别,何以故? 以如来藏是清净相,客尘烦恼垢染不净。」】 《胜鬘经》法身章第八所云:【「若于无量烦恼藏所缠如来藏不疑惑者,于『出无量烦恼藏』法身亦无疑惑。」】 发布时间:2025-08-13 10:22:07 来源:素超市 链接:https://www.suchaoshi.com/content-31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