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六(五) 内容: 又告婆悉咤。 如有淫人言。 我与彼端正女人交通。 称叹淫法。 余人语言。 汝识彼女不。 为在何处。 东方. 西方. 南方. 北方耶。 答曰。 不知。 又问。 汝知彼女所止土地城邑村落不。 答曰。 不知。 又问。 汝识彼女父母及其姓字不。 答曰。 不知。 又问。 汝知彼女为是刹利女。 为是婆罗门. 居士. 首陀罗女耶。 答曰。 不知。 又问。 汝知彼女为长短. 粗细. 黑白. 好丑耶。 答曰。 不知。 云何。 婆悉咤。 彼人赞叹为是实不。 答曰。 不实。 如是。 婆悉咤。 三明婆罗门所说亦尔。 无有实也。 云何。 婆悉咤。 汝三明婆罗门见日月游行出没处所。 叉手供养。 能作是说。 此道真正。 当得出要。 至日月所。 不。 报曰。 如是。 三明婆罗门见日月游行出没处所。 叉手供养。 而不能言。 此道真正。 当得出要。 至日月所。 也。 如是。 婆悉咤。 三明婆罗门见日月游行出没之处。 叉手供养。 而不能说。 此道真正。 当得出要。 至日月所。 而常叉手供养恭敬。 岂非虚妄耶。 答曰。 如是。 瞿昙。 彼实虚妄。 佛言。 譬如有人立梯空地。 余人问言。 立梯用为。 答曰。 我欲上堂。 又问。 堂何所在。 东. 西. 南. 北耶。 答云。 不知。 云何。 婆悉咤。 此人立梯欲上堂者。 岂非虚妄耶。 答曰。 如是。 彼实虚妄。 佛言。 三明婆罗门亦复如是。 虚诳无实。 婆悉咤。 五欲洁净。 甚可爱乐。 云何为五。 眼见色。 甚可爱乐。 耳声. 鼻香. 舌味. 身触。 甚可爱乐。 于我贤圣法中。 为着. 为缚。 为是拘锁。 彼三明婆罗门为五欲所染。 爱着坚固。 不见过失。 不知出要。 彼为五欲之所系缚。 正使奉事日月水火。 唱言。 扶接我去生梵天者。 无有是处。 譬如阿夷罗河。 其水平岸。 乌鸟得饮。 有人在此岸身被重系。 空唤彼岸言。 来渡我去。 彼岸宁来渡此人不。 答曰。 不也。 婆悉咤。 五欲洁净。 甚可爱乐。 于贤圣法中犹如拘锁。 彼三明婆罗门为五欲所染。 爱着坚固。 不见过失。 不知出要。 彼为五欲之所系缚。 正使奉事日月水火。 唱言。 扶接我去生梵天上。 亦复如是。 终无是处。 婆悉咤。 譬如阿夷罗河。 其水平岸。 乌鸟得饮。 有人欲渡。 不以手足身力。 不因船筏。 能得渡不。 答曰。 不能。 婆悉咤。 三明婆罗门亦复如是。 不修沙门清净梵行。 更修余道不清净行。 欲求生梵天者。 无有是处。 婆悉咤。 犹如山水暴起。 多漂人民。 亦无船筏。 又无桥梁。 有行人来。 欲渡彼岸。 见山水暴起。 多漂人民。 亦无船筏。 又无桥梁。 彼人自念。 我今宁可多集草木。 牢坚缚筏。 自以身力渡彼岸耶。 即寻缚筏。 自以身力安隐得渡。 婆悉咤。 此亦如是。 若比丘舍非沙门不清净行。 行于沙门清净梵行。 欲生梵天者。 则有是处。 云何。 婆悉咤。 梵天有恚心耶。 无恚心耶。 答曰。 无恚心也。 又问。 三明婆罗门有恚心. 无恚心耶。 答曰。 有恚心。 婆悉咤。 梵天无恚心。 三明婆罗门有恚心。 有恚心. 无恚心不共同。 不俱解脱。 不相趣向。 是故梵天. 婆罗门不共同也。 云何。 婆悉咤。 梵天有瞋心. 无瞋心耶。 答曰。 无瞋心。 又问。 三明婆罗门有瞋心. 无瞋心耶。 答曰。 有瞋心。 佛言。 梵天无瞋心。 三明婆罗门有瞋心。 有瞋心. 无瞋心不同趣。 不同解脱。 是故梵天. 婆罗门不共同也。 云何。 婆悉咤。 梵天有恨心. 无恨心耶。 答曰。 无恨心。 又问。 三明婆罗门有恨心. 无恨心耶。 发布时间:2025-07-31 10:55:42 来源:素超市 链接:https://www.suchaoshi.com/content-30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