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三宝"为何称之为是宝 内容: 为何将佛、法、僧称之为宝呢? 《究竟一乘宝性论》中,特别就这一问题作了说明:三宝所以为宝,具有六层意思。 一为稀有难得: 在这个世间,真正能开启这一宝藏者寥寥无几。 尽管人人皆具三宝品质,却深藏不露,虽有若无,无法对生命改善起任何作用。 二为清净: 三宝品质乃远离一切的无垢法。 三宝有形式和实质的区别,《宝性论》所指为后者,即三宝内在的觉悟、解脱等品质,是无垢、无漏的。 三为势力:  三宝具有强大力量,可化解一切烦恼、执著。 当生命内在的三宝品质发生作用时,困扰当下瓦解,就象雪花落入火炉,立刻消融得无影无踪。 四为庄严: 一者,三宝能净化心灵烦恼。 世间垢净是随人心垢净而显现,因为内心充满烦恼,故世界就成了五浊恶世。 因而,净化世间不仅要清理环境,更要依三宝力量净化内心。 再者,三宝品质蕴涵无尽功德,十方诸佛国土的清净庄严,正是依佛菩萨的清净心而显现。 五为最胜: 包括两方面:其一,三宝品质极为殊胜,清净无漏;其二,拥有化解一切烦恼的能力。 六为不变: 在有为、有漏的世间,充满着变化和不稳定。 返观内心,所呈现的也无非是散乱的想法和情绪。 因而,生命只是混乱不安、漂泊无定的综合体。 但在多变的层面下,心还具有不变的层面,那正是内在的三宝品质,遍知一切、悲愿无尽。 因为具备这六重内涵,故称之为宝。 形式上的三宝,如佛像、经书、僧团,甚至包括如来的色身等等,虽也都是宝,终究还不圆满,不是究竟意义上的宝。 我们皈依三宝,必须了解其殊胜处究竟何在,如是,才能对三宝生起决定信心。 而这种信,正是成功之钥。 若不能生起决定信解,我们的心将徘徊于凡夫心中,挣扎于各种想法和情绪中。 学佛,自然难有预期进展。 佛法僧对应自性觉正淨依三宝的力量净化内心,化解一切烦恼,直至最后的解脱。 这是宇宙中最最殊胜的宝! 通过皈依外在的三宝,来启发我们的内在三宝。 遍知一切、悲愿无尽。 发布时间:2025-07-30 12:01:18 来源:素超市 链接:https://www.suchaoshi.com/content-30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