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信愿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精解 陆、列诸家异解 内容: 陆、列诸家异解一、诸师之分类:三愿配当隋朝净影寺慧远大师于《无量寿经义疏》云:「四十八愿,义要唯三,文别有七。 义要三者:? 摄法身愿? 摄净土愿 ? 摄众生愿。 四十八中,第十二、十三及第十七是摄法身;第三十一、第三十二是摄净土;余四十三是摄众生。」又唐朝新罗璟兴大师于《无量寿经连义述文赞》云:「四十八愿,略有三意:? 求佛身愿,即第十二、十三、十七愿也? 求佛土愿,即第三十一、三十二愿也 ? 利众生愿,即余四十三也。」由上二师所言,只是名称不一,分类相同,列表如左:净 影 大 师 璟 兴 大 师 四十八愿摄法身之愿 求佛身之愿 第十二、第十三、第十七愿摄净土之愿 求佛土之愿 第三十一愿、第三十二愿摄众生之愿 利众生之愿 余四十三愿二、善导大师之分类:一愿结归善导大师之分类法与以上诸师不同,虽同用三分类法,但与本愿之配当则全然不同,乃采取一愿结归法。 此法非将四十八愿分成三类,而是以三愿各各结纳四十八愿,盖善导大师认为四十八愿之每一愿,皆可视为摄法身愿、摄净土愿、摄众生愿,其中要点是:? 结归摄法身之愿:《观经疏》言:「发四十八愿,一一愿言: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字,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 结归摄净土之愿:《往生礼赞》言:「四十八愿庄严起,超诸佛剎最为精。」、《观经疏》言:「弥陀本国四十八愿」。 ?结归摄众生之愿:《观经疏》言:「以四十八愿摄受众生」、《般舟赞》言:「一一誓愿为众生」、《法事赞》言:「四十八愿殷勤唤」。 如上可知,善导大师乃实行一愿结归法,此愿即第十八愿,此愿含摄其余四十七愿,盖四十八愿中唯有第十八愿誓言「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绝对救度,若无第十八愿,则其余诸愿将成无义。 善导大师世传弥陀示现,所判正契弥陀本怀,所言正是弥陀直说。 发布时间:2025-07-27 11:16:51 来源:素超市 链接:https://www.suchaoshi.com/content-30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