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赎迁西湖放生鱼募缘疏 内容: 凡在生死轮回之中,悉皆随业受生。 忽焉为人,忽焉为物。 当其为人时,则以强陵弱,以众暴寡,不知栽培来福,任意造诸恶业。 及其宿福已尽,杀业已深,难免堕于异类。 口不能言,心无智谋,身无技勇,只好任人割烹咀嚼。 然推究其心,其贪生畏死之情,临危望救之念,惨凄何可名状。 所以古之贤哲,多皆爱惜物命,不忍伤害。 如子产蓄鱼,襄子放鸠,随侯济蛇,杨宝救雀,此皆本其不忍之心,以行救济之事。 尚未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于未来,当得成佛。 及从无量劫来,互为父母兄弟妻子眷属等义。 迨至佛教东来,此义大明于世。 是以仁人君子,为报恩故,为免劫故,倍复注意于戒杀放生,持斋茹素也。 然有大多数未闻佛法者,习以为常,任意行杀,以期悦口。 由是之故,酿成兵劫。 试思兵劫之中,人被杀戮,与彼物类受宰割以充口腹者,相去几何。 倘作此想,则杀彼身以悦我口之念,能不消灭乎。 又我既贪生,彼岂爱死。 我若一芒刺指,即难忍受。 彼则脔割其身,心岂能甘。 虽力不能敌,无可如何,其怨恨之心,固结莫解,生生世世,必为报复。 是以贤哲之士,欲令世人同息杀业,冀合乾父坤母,民胞物与之道,种种设法,买而放之,令尽天年。 须知此举,重在救人,非单为救物也。 以其冀人因见买放,不忍特杀。 既不忍杀,则怨对不结,而未来之杀劫可消,后世之福寿自永。 此放生之究竟宗旨,真实利益也。 不知者,每谓虚费钱财,了无所益。 试设身处地,为当愿人放我,为当愿人杀而食我耶。 杭州西湖,自宋真宗时,即为放生池。 自后纵有废弛,不久即复。 今政府以为湖鱼过多,致湖水昏浊,有碍卫生,拟标卖之,令彼渔人,一网打尽,以益民生。 杭州上海各慈善大居士,不忍以历来放生之鱼,悉令复作食料。 特派孙厚在居士来杭,恳求政府买而迁之他处。 则于卫生放生,两俱适宜。 政府准以八千圆承买,作三期交,即日交三千圆,明年阳历二月二十九,与四月十日,各交二千五百圆。 迁移完竣,以六月三十日为限。 承买正价八千,而数十顷湖,欲令迁尽,殊非易易。 须雇许多渔船,日事打捞。 又须人力挑运,而其经理监督者,每船当须几位。 彼船资挑资,及日间食用所费,亦须数千。 恳祈十方善信,随力随心,各出净资。 俾彼待烹之辈,复得其所。 诸大居士所愿圆成。 其有宿具善根之人,见此义举,当悉爱惜物命,不忍杀伤。 由此因缘,庶可消灭杀机,增长仁风。 其为功德,何能名焉。 将填沟壑老僧释印光,谨为无数量过去父母未来诸佛,至诚恳祷请命。 若蒙慧察,则不异身受其救济也。 谨疏。 发布时间:2025-07-08 10:54:11 来源:素超市 链接:https://www.suchaoshi.com/content-30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