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中阿含经卷第一(四) 内容: 佛言。 云何为七。 或有人常卧。 或复有人出已还没。 或复有人出已而住。 或复有人出已而住。 住已而观。 或复有人出已而住。 住已而观。 观已而渡。 或复有人出已而住。 住已而观。 观已而渡。 渡已至彼岸。 或复有人出已而住。 住已而观。 观已而渡。 渡已至彼岸。 至彼岸已。 谓住岸梵志。 此七水喻人。 我略说也。 如上所说。 如上施设。 汝知何义。 何所分别。 有何因缘。 时。 诸比丘白世尊曰。 世尊为法本。 世尊为法主。 法由世尊。 唯愿说之。 我等闻已。 得广知义。 佛便告曰。 汝等谛听。 善思念之。 我当为汝分别其义。 时。 诸比丘受教而听。 佛言。 云何有人常卧。 谓或有人为不善法之所覆盖。 染污所染。 受恶法报。 造生死本。 是谓有人常卧。 犹人没溺。 卧于水中。 我说彼人亦复如是。 是谓初水喻人。 世间谛如有也。 云何有人出已还没。 谓人既出。 得信善法。 持戒. 布施. 多闻. 智慧。 修习善法。 彼于后时失信不固。 失持戒. 布施. 多闻. 智慧而不坚固。 是谓有人出已还没。 犹人溺水。 既出还没。 我说彼人亦复如是。 是谓第二水喻人。 世间谛如有也。 云何有人出已而住。 谓人既出。 得信善法。 持戒. 布施. 多闻. 智慧。 修习善法。 彼于后时信固不失。 持戒. 布施. 多闻. 智慧。 坚固不失。 是谓有人出已而住。 犹人溺水。 出已而住。 我说彼人亦复如是。 是谓第三水喻人。 世间谛如有也。 云何有人出已而住。 住已而观。 谓人既出。 得信善法。 持戒. 布施. 多闻. 智慧。 修习善法。 彼于后时信固不失。 持戒. 布施. 多闻. 智慧。 坚固不失。 住善法中。 知苦如真。 知苦习. 知苦灭. 知苦灭道如真。 彼如是知. 如是见。 三结便尽。 谓身见. 戒取. 疑。 三结已尽。 得须陀洹。 不堕恶法。 定趣正觉。 极受七有。 天上. 人间七往来已。 便得苦际。 是谓有人出已而住。 住已而观。 犹人溺水。 出已而住。 住已而观。 我说彼人亦复如是。 是谓第四水喻人。 世间谛如有也。 云何有人出已而住。 住已而观。 观已而渡。 谓人既出。 得信善法。 持戒. 布施. 多闻. 智慧。 修习善法。 彼于后时信固不失。 持戒。 布施. 多闻. 智慧。 坚固不失。 住善法中。 知苦如真。 知苦习. 知苦灭. 知苦灭道如真。 如是知. 如是见。 三结便尽。 谓身见. 戒取. 疑。 三结已尽。 淫. 怒. 痴薄。 得一往来天上. 人间。 一往来已。 便得苦际。 是谓有人出已而住。 住已而观。 观已而渡。 犹人溺水。 出已而住。 住已而观。 观已而渡。 我说彼人亦复如是。 是谓第五水喻人。 世间谛如有也。 云何有人出已而住。 住已而观。 观已而渡。 渡已至彼岸。 谓人既出。 得信善法。 持戒. 布施. 多闻. 智慧。 修习善法。 彼于后时信固不失。 持戒. 布施. 多闻. 智慧。 坚固不失。 住善法中。 知苦如真。 知苦习. 知苦灭. 知苦灭道如真。 如是知. 如是见。 五下分结尽。 谓贪欲. 瞋恚. 身见. 戒取. 疑。 五下分结尽已。 生于彼间。 便般涅槃。 得不退法。 不还此世。 是谓有人出已而住。 住已而观。 观已而渡。 渡已至彼岸。 犹人溺水。 出已而住。 住已而观。 观已而渡。 渡已至彼岸。 我说彼人亦复如是。 是谓第六水喻人。 世间谛如有也。 云何有人出已而住。 住已而观。 观已而渡。 渡已至彼岸。 至彼岸已。 谓住岸梵志。 谓人既出。 得信善法。 持戒. 布施. 多闻. 智慧。 修习善法。 彼于后时信固不失。 持戒. 布施. 多闻. 智慧。 坚固不失。 住善法中。 知苦如真。 知苦习. 知苦灭. 知苦灭道如真。 如是知. 如是见。 欲漏心解脱。 有漏. 无明漏心解脱。 解脱已。 便知解脱。 生已尽。 梵行已立。 所作已办。 不更受有。 知如真。 是谓有人出已而住。 住已而观。 观已而渡。 渡已至彼岸。 至彼岸已。 谓住岸梵志。 犹人溺水。 出已而住。 住已而观。 观已而渡。 渡已至彼岸。 至彼岸已。 谓住岸人。 我说彼人亦复如是。 是谓第七水喻人。 世间谛如有也。 我向所言。 当为汝说七水人者。 因此故说。 佛说如是。 彼诸比丘闻佛所说。 欢喜奉行。 水喻经第四竟(千三百八十八字)。 (五)中阿含七法品木积喻经第五(初一日诵)我闻如是。 一时。 佛游拘萨罗。 在人间。 与大比丘众翼从而行。 尔时。 世尊则于中路。 忽见一处有大木积。 洞燃俱炽。 世尊见已。 便下道侧。 更就余树敷尼师檀。 结加趺坐。 发布时间:2025-07-08 10:26:21 来源:素超市 链接:https://www.suchaoshi.com/content-30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