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安法师:钱伊庵居士的深憾事与慧眼传书(一) 内容: 印祖曾经高度赞叹彻悟大师法语,他说:彻悟大师的法语,皆可以继往圣,开来学,惊天地,动鬼神。 如果净业学人能够依照彻悟大师的法语来修行,都可以俯谢娑婆,高登极乐,为阿弥陀佛的弟子,作莲池海会的良朋! 那么,如此殊胜的法语是怎么流传下来的? 我们从书上来看,有一篇《重刻彻悟禅师语录序》,是浙江的钱伊庵居士所写的。 这位居士是最先倡导流通《彻悟大师语录》的人,他是在彻悟大师往生九年之后,来做的这件具有深远意义的事情。 钱伊庵居士对净土法门也是一往情深,深知《彻悟大师语录》的内在价值。 钱伊庵居士在序中这样表达:我辑集完彻悟大师的遗稿后,有人就问,念佛往生之道有没有最契合的方法? 我说,有,“确信”而已矣。 就是说净土法门,入门从哪儿入? 就是从信门入。 而且这个信要确然不拔,要斩钉截铁,要没有狐疑。 由这样的确信,就能够启发愿,由愿可以引导行。 这就是净土的三资粮——信、愿、行。 当建立了确然不拔的信心,发愿和持名的行持也就在这里面了。 钱伊庵居士回忆当年跟着单华藏夫子来学佛法时,曾经问过自己的老师,说当代佛门的大德是谁? 缁白二众都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彻悟大师! 这说明彻悟大师于乾隆、嘉庆年间(他跨越了两个皇帝的年代),在佛门当中是如日杲升。 那为什么他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大家称他为佛门第一人呢? 就在于彻悟大师淹贯宗教,而对净土法门一往情深。 也就是说大师早年对宗门教下一切都通达,在以一个大通家的资历来专弘净土。 钱居士说他曾经到燕京来游学,就希望要顶礼彻悟大师。 但是等他到燕京时,彻悟大师移居到红螺山去了。 传统社会交通不便,都是靠步行,最多乘马车。 从北京到红螺山资福寺,那也是有相当一段路程了。 又由于俗务所羁,他就没能去拜见彻悟大师。 所以钱居士就非常遗憾自己的缘悭,就是缘还是不具足。 等到彻悟大师往生后,他的这种遗憾心就更重了。 他虽然未能亲自见到彻悟大师,但过了不久,就有人将彻悟大师的遗集送给他。 这位钱居士一看,是如获至宝啊! 他发现彻悟大师法语,每一个文句都是那么地悲哀、急切,句句都是启发往生的信心,不仅具有着禅宗单刀直入的宗风,又有着教下缜密的思惟。 通体拜读之后,钱居士情不自禁地涕泪交流,同时更后悔当时没有去礼座. .. .. .这桩事情成为他心中的一大遗憾。 这样的心路历程就促使钱居士要做一件事情——一定要把《彻悟大师语录》这个法宝给流通开来! 发布时间:2025-07-01 10:24:39 来源:素超市 链接:https://www.suchaoshi.com/content-29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