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清净法师: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 内容: 一个居士向清净抱怨自己的丈夫:说话不分场合,做事没有步骤,不会应酬人情世故等等。 清净说:你所说的这些,恰恰是一个男人的优点,自信、豁达、安全,即使有所不足,也只能算是好人的缺点,你所羡慕的别人那些光环,也许只是坏人的优点,老天赐了你一个好丈夫,你就偷着乐吧。 清净讲了一个心情的故事:有位老太太,她的两个女儿长大后一个嫁给卖伞的,一个嫁给卖鞋的。 从此,她整天坐在路口哭,被人称为哭婆婆。 一天,一位禅师路过,问其缘由。 老太太告诉禅师:每当天晴的时候,就想起了卖伞女儿的伞会卖不出去,因此伤心而哭;而每当天下雨的时候,又想起卖鞋女儿的鞋一定不好卖,因此也伤心落泪。 禅师说:下雨的时候,你要想卖伞女儿的生意好;天晴的时候,你要想卖鞋的女儿卖得好,这样你就不会哭了。 禅师一番话,老太太顿悟。 从此,街头便有了一个总是乐呵呵的笑婆婆。 人的一生,总免不了磕磕碰碰。 我们的痛苦不是问题的本身带来的,而是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而产生的。 学会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可以感受到轻松和自在。 在很多时候,我们所有的苦难与烦恼都是自己依靠过去道听途说来的经验做出的错误判断。 我们不妨跳出来,换个角度看问题,你就不会为战场失败、商场失手、情场失意而颓唐;也不会为名利加身、赞誉四起而得意忘形。 换个角度看自己,就会获得超越和解脱,心安理得,淡泊宁静,自由自在。 世界无限大,处处得轻安。 《宝王三昧论》:一念身不求无病。 身无病则贪欲易生。 二处世不求无难。 世无难则骄奢必起。 三究心不求无障。 心无障则所学躐等。 四立行不求无魔。 行无魔则誓愿不坚。 五谋事不求易成。 事易成则志存轻慢。 六交情不求益吾。 交益吾则亏损道义。 七于人不求顺适。 人顺适则心必自矜。 八施德不求望报。 德望报则意有所图。 九见利不求沾分。 利沾分则痴心易动。 十被抑不求申明。 抑申明则怨恨滋生。 是故圣人设化。 以病苦为良药。 以患难为逍遥。 以遮障为解脱。 以群魔为法侣。 以留难为成就。 以敝交为资粮。 以逆人为园林。 以布德为弃屣。 以疏利为富贵。 以屈抑为行门。 如是居碍反通。 求通反碍。 是以如来。 于障碍中得菩提道。 至若鸯崛摩罗之辈。 提婆达多之徒。 皆来作逆。 而我佛悉与记莂。 化令成佛。 岂非彼逆。 乃吾之顺也。 彼坏乃我之成也。 而今时世俗学道人。 若不先居于碍。 则障碍至时。 不能排遣。 使法王大宝。 由兹而失。 可不惜哉。 可不惜哉。 发布时间:2025-06-26 11:52:34 来源:素超市 链接:https://www.suchaoshi.com/content-29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