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重游普陀山,佛法出世与入世之抉择 内容: 重游普陀山,佛法出世与入世之抉择这次的心境与前次有所不同 。 能催人思考的往往是际遇和经历 ,我没有什么要拜求的了 。 老话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难道人生只是程序中的一场过关游戏 ,因为醉心于追求而不断的缠斗 , 至于结果早已注定 ? 我不打算深究此题 ,在人世 , 尽人事 ,何必执着于片言只语 。 浮沉这种事情连佛法的传播也不能幸免 ,看来佛法在人间的轮回也需要劫后的重生 。 紫竹林韦陀元帅的匾额上有一段联 ,心无邪念自降魔 。 看来是福祸惟人自召 。 如果诸事不举 ,出家 , 外魔是没有了, 心魔仍然还在吧 。 出家修行的方法到了今天肯定不再是传播佛理的好办法了 。 通过禁欲是实践佛理的唯一方式吗 ? 还是应该正视欲望 ,主张见性成佛更具有现实意义呢 ? 当年玄奘所求的大乘佛法是不是到了 ,中求, 重生的时候了 。 其它的宗教 ,人神是严格分开的 。 一个基督徒不可能通过自修成为耶稣那样的主 。 在这一点上, 唯有佛教主张人人都可成佛, 都有佛性, 都能成佛 。 由此而看 ,佛法的弘扬传播有其先机 。 但在形式上 , 其他宗教更生活化入世化, 与佛教的出世反差很大 。 普陀山,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 普陀山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形似苍龙卧海,面积近13平方公里,与舟山群岛的沈家门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7年(丁亥年)5月8日,舟山市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 “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普陀山以其神奇、神圣、神秘,成为驰誉中外的旅游胜地。 普陀山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44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中国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山、卫生山,浙江省唯一的ISO14000国家示范区。 普陀山是全国最著名最灵异的观音道场,佛教圣地,寺院无论大小,都供奉观音大士。 可以说是“观音之乡”了。 每逢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分别是观音菩萨诞辰、出家、得道三大香会期,全山人山人海,寺院香烟缭绕,一派海天佛国景象。 普陀山是东海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南北狭长,面积约12. 5平方公里。 岛上风光旖旎,洞幽岩奇,古刹琳宫,云雾缭绕。 普陀山与九华山、峨嵋山、五台山合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而且又以山、水二美著称的名山,普陀山这座海山,充分显示着海和山的大自然之美,山海相连,显得更加秀丽雄伟。 普陀山四面环海,风光旖旎,幽幻独特,被誉为“第一人间清净地”。 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涛声,皆充满佛国神秘色彩。 岛上树木丰茂,古樟遍野,鸟语花香,素有“海岛植物园”之称。 全山共有66种百年以上的树木1221株。 除千年古樟,还有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普陀鹅耳枥。 岛四周金沙绵亘、白浪环绕,渔帆竞发,青峰翠峦、银涛金沙环绕着大批古刹精舍,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画卷。 岩壑奇秀,磐陀石、二龟听法石、心字石、梵音洞、潮音洞、朝阳洞等。 大多名胜古迹,都与观音结下了不解之缘,流传着美妙动人的传说。 它们各呈奇姿,引人入胜。 普陀十二景,或险峻、或幽幻、或奇特,给人以无限遐想。 释迦穆尼佛是在悟到了佛法之后才成佛的 。 佛之法理当是成佛的关键吧 。 出家, 戒律 , 佛经不过是修行的方便法门, 只是因为演化成仪式和惯例反而束缚了佛理的传承 。 当今的芸芸众生与几千年前大不相同 , 佛教要发扬 ,是不是也应回归到人间的生活中来 , 直达见性成佛才方便传播和实践 。 如果仅以祈福,求平安,求财为入世的依托 ,又置佛法于何处 。 普陀山诸寺院可见众多虔诚的信众顶礼膜拜 。 诸佛及菩萨在成佛前无不是先救自己再救世人 。 一个人在世上如果能诸事自救已经离成佛不远 。 入世的佛理与出世无异 。 佛法不能随着时代进步, 看来是总想先救别人的人太多了吧 。 等等! 喜欢就关注一下吧。 发布时间:2025-05-25 08:49:07 来源:素超市 链接:https://www.suchaoshi.com/content-29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