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中国沉香第一镇《观珠镇》,沉香年产值近20亿元 内容: 什么树上结出的东西能与黄金比贵? 是沉香! 在中国沉香第一镇观珠镇,从事沉香产业的人员约有3万人,预计该地区沉香产业年产值近20亿元。 记者日前骑行到被称为沉香之乡的电白,探访香气缭绕的观珠镇、沙垌村,发现沉香种植已成为当地老百姓的致富奇方。 1村民几代经营沉香来到观珠镇,记者向人打听哪儿才是最大的沉香种植基地,大家一致推荐沉香山。 顶着火一样的烈日,记者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垌岭沉香山进发。 山路只能容一车通过,下面是几十米的深涧。 一进山,带路的观珠镇镇长何延卓指着两边茂密的树林告诉记者,那全都是沉香树,十几年树龄的,一颗值十几万元。 该基地创办人、电白沉香协会会长汪科元告诉记者,他于1997年投资开发基地,第一期建设了6000亩白木香(沉香)产业化、规范化种植GAP基地,现在已有3万亩、近300万棵的庞大种植规模。 他以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模式,带动农民种植;以种植+研发+生产+加工+销售模式带动农民致富。 山区农民已有2000多户种植沉香,10年后,预计带动20000农户参与种植。 2汪科元介绍,沉香一向被中药界视为珍品,有行气镇痛、温肾调中之功效,很多特效药如速效救心丸等,沉香是其中的主要成分,它还是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一致认同的宗教用品,极具收藏价值。 据了解,当地村民大多是几代经营沉香。 自发形成沉香集散地沉香在观珠到底有着怎样的地位? 记者走进被称为沉香村的沙垌村一探究竟。 一进村,就如同进了一条繁华的街道,街道只有几百米,却有近百家店铺,而且户户都是经营沉香。 从街头到街尾,弥漫着一股浓郁的香气,那是沉香的香熏。 村主任陆家惠告诉记者,现在该村98%的人都在从事沉香行业:有去外地做生意的,也有在本地开小工厂的。 3记者来到当地居民卢宏科的店铺,据他介绍,从他爷爷开始到自己和儿子,家里四代都是做沉香的,现在自己也有在当地种植沉香树。 在这条街尾他还有一间沉香加工厂,工厂里大概有二十名员工,都是当地人。 记者看到,工厂主要都是做沉香佛珠手串的,全村这样的工厂有上百家。 卢宏科说:以前在外务工的人员,现在都回来村里种树或者在工厂上班了。 沉香佛珠等工艺品需求量相当大,价格也相当不错。 你看,现在家家户户都富起来了,每家也都修了新楼房,条件还好一点的车子也买了。 在沙垌村,有个人称奇楠大户的温镇先先生。 见到温先生时,记者询问他的种植规模,他说自己只种植200多棵。 他这两百棵可不简单啊,最贵的几棵都可以买几台宝马车了,是真正的摇钱树! 村长在旁边风趣地说道。 温先生解释说自己种的是沉香中的极品奇楠,这种树不比其他村民种植普通白木香树。 在他家的中庭,有一颗用铁栅栏围着的奇楠沉香树。 温先生介绍说:这棵树也算得上是我的镇宅之宝了,前段时间还有位老板出价300多万来买,我没有卖。 据他介绍,这颗奇楠种植了7年,现在每年都可以给他带来20多万的收入。 在树枝上,可以看到有好几处被砍出大豁口,那就是人工结香的地方。 在温先生家后院的园里,还种有上百株奇楠树,有的是新培育出的树苗。 他指着几株齐人高的树说:这几棵奇楠才长了三年,就有人出价每株七万要买,我还是舍不得卖! 在记者要离开的时候,温先生拿了一块奇楠香切了一点点给记者尝,在嘴巴里可以感受到沉香的麻、辣、凉,入喉之后感觉在这炎热的天气浑身都清凉了几分。 4观珠镇镇长何延卓介绍,观珠镇沉香种植历史悠久,历来有沉香(白木香)种植加工、贸易传统经验,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自发形成沉香药材集散地。 在沉香山基地的带动下,近十多年来,群众在荒山野岭、村前村后、屋前屋后种植沉香面积已达2100多公顷,沉香加工作坊600多户,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使这里成为闻名全国的沉香交易集散地。 目前全镇沉香产业固定从业人员约有3万人,茂名沉香产业从业人员估计超过十几万人。 半年建成沉香街记者注意到,电白区政府对种植沉香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 在电白区水东中心镇,政府投巨资建设了忠良街沉香文化特色步行街。 从2015年6月下旬着手第一期改造工程到2016年春节前完成,只用了半年时间。 6这条街多为有南洋风情的骑楼式建筑,红色的外墙、整洁的街道,店铺中散发着沉香香气。 记者来到铺面面积最大的和泰沉香店,在他两层楼的建筑里,除了售卖各种沉香产品,还有大量沉香的宣传资料和沉香收藏品。 电白区区长华翠表示,电白沉香产业的影响越来越大,现在已经面向全茂名及周边地区扩展,成为部分乡镇的支柱产业。 政府部门会大力支持沉香行业,制订行业标准,打造产业链,推动传统沉香加工业的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25-04-25 11:21:05 来源:素超市 链接:https://www.suchaoshi.com/content-28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