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首愚法师:如何争千秋万世 内容: 如何争千秋万世首愚法师别人的长处就是我们的善知识讲一个小故事。 有一天,一位佛学老师,他非常感叹他学生里头某人的个性非常憨厚、非常朴实,他非常羡慕那个学生,他说:“我非常羡慕你,那样朴拙,那样浑厚,我学不来。 ”学生说:“老师,你佛法的造诣、慧施,我也学不来。 ”这个是互相赞叹。 一个人如果朴拙浑厚,那他戒跟定方面会不错的;而能讲经说法,诸经都通,那代表他的慧施非常好。 如果自己的优点在慧施,而在戒学、定学不够,那我们想办法弥补,弥补就对了,让自己往下扎根,不是说我干脆我的这样不要了,我学你憨厚就好了,这就颠倒了;反过头来,那个学生非常憨厚,说:“老师,我学你慧施就好了,我不要憨厚。 ”这也是颠倒。 整个佛法就是要让我们反璞归真,你已经到了,你说你不要那个,你要会讲经说法,那就偏了。 简单说,整个修学佛法,别人的长处就是我们的善知识,把别人的长处拿过来弥补自己的短处,这就是学佛所要做的功夫。 每一个人多生累劫的习惯不同,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用人时要用他的长处,包容他的短处。 我记得我小时候笨笨的,我三叔经常给我鼓励。 他对我说:“烂烂马也有一步踼。 ”我听起来,蛮不错的,至少自己还不是笨得一遢糊涂,还有一步踼之说。 我们每一个人再笨再差的,你仔细去发现,他还是有他的长处。 那些很高明的,样样好的,用放大镜一看,还是有他很多的毛病。 人没有办法十全十美的,我们修学佛法,要努力弥补自己的短处,开发自己的长处,这就对了。 不要自卑,但也不要傲慢。 自卑是从傲慢来的,有傲慢的人才有自卑,有自卑的人一定有傲慢,平等啦的! 没有傲慢自然不会自卑,没有自卑也不会有傲慢,很平实的。 孤独是解脱的享受我们修持佛法要能够享受孤独。 孤独,你面对的是自己,孤零零的,这个境界不就是当年佛陀刚出生的时候,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境界吗? 自己孤零零的,你看多自由自在啊! 正好可以畅游华藏世界,享受极乐净土。 所以学佛要懂得享受“生灭灭已,寂灭最乐”。 于此你若不懂得,那可怜了! 一个人孤零零的,寂寞得要枯干了一般,外面的花花世界,亲朋好友淅沥哗啦一大堆,多羡慕呢! 自己躲在那里忍得的好慌好苦。 其实所谓享受孤独,正好还我清净本来,这对我们修道人应该是最容易满足之处:与世无争。 有所争,那就是打妄想。 到了生灭灭已,寂灭现前,寂灭最乐,跟谁争? 要争,争的是千秋万世。 跟别人争,没有志气,跟自己争才有志气,争赢自己,降伏了自己,这是何等的智慧和气派啊! 有气派,有智慧,才能不跟别人争,只跟自己争,“一念万年,万年一念”,这不是千秋万世之所在吗? 此时华藏世界能够让我们开怀畅游,身心无牵无挂,何等解脱! 只是我们凡夫无明颠倒,不懂得这个,胡乱争执不下,把自己搞得一身是病,浑身业障,怎么算都划不来。 跟自己争,争的结果,可以做三界导师。 做三界的大导师,唯有成佛才办得到,所以有智慧的人都只跟自己争。 跟自己争什么呢 ? 少打妄想。 跟自己计较要放下,跟自己计较要提起来;放下那些没有必要的,提起无量功德。 有时候你会在观世音菩萨面前祈祷:“菩萨! 你要我怎么做? 要往东? 往西? ”因为世间的路途常不好走的,这时要发心,不怕各式各样的天魔、烦恼魔、五阴魔来磨,不怕人事各种的考验,你都要去提起,去放下,这真正是你是否有大雄大力大慈悲的证明处。 提得起、放得下的人没有牵挂身心的障碍都解除了,这才是人世间最大的福报。 身心无牵无挂,无病无恼,这个是无价宝,再多的钱财都买不到。 所以我们世间人很可怜,为了名闻利养,花了多少精神在上面,换得来是一身的病痛,一身的烦恼。 儿女好好坏坏,好的,是来还你债,报你的恩;不好的,来向你讨债,让你生烦恼,让你去为他担心。 所以人世间最大福报,是无牵无挂,无病无恼;这也唯有从看清生命的本来下手,你才慢慢慢慢能接近而通达的。 我们常常没智慧,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想东想西想了一大堆,绳子一条又一条,往自己身上绑啊、捆啊,捆得紧紧牢牢地;感情,夫妻、儿女、情人,有多少牵肠,多少挂肚啊! 少牵挂,那恭喜你,你债欠得少。 我们修道要懂得回归到自省,省之又省,乃至于无,这就是要放下。 放下,这也要放下,不断地放下,乃至归到省之又省,本来无一物。 同时还要行菩萨道,履险如夷,不断地学习,练习承担,不断学习,让自己心量大到像大海那样,大到像虚空那样,这样就成出格大丈夫,不再被世间名闻利养的框框把我们框住。 所以“学佛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将相所能为”,这句话原本的意思是“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将相所能为”。 出家是出三界的框框之家,不要披了袈裟,反成另一大框。 如果为大众服务,真不为名、不为利,那自是另外一番不同的境界,那是菩萨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正好可帮自己破除我执的框。 你要想突破自我的框框,你要学习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没有这样的承当,框框是跳脱不了的。 所谓出格丈夫,是提得起,放得下。 提也提不起,放也放不下,不是世间凡夫,是什么? 我们世间凡夫修行非常可怜,往往人生就一直在提与放的矛盾中,引出很多烦恼。 你若真想要解脱烦恼,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既然有那么多烦恼困着,那我就跳进烦恼里看看,看个清楚,什么东西把我绑住? 什么东西把我困住? 看清楚它。 擒贼要先擒贼首,烦恼的贼王你不把它擒住它,那将是永远心中的痛。 于此,你我都不能再蹉跎下去了。 发布时间:2025-04-10 11:20:44 来源:素超市 链接:https://www.suchaoshi.com/content-27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