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六章 乐见圣贤 问答 内容: 《阿含解脱道次第》第六章 乐见圣贤 问答七十八、修行到什么程度才是“圣者之流”? 答:证到向初果就进入“圣者之流”,也就是四双八辈。 进入“圣者之流”,就属于世间的福田。 因为他已经知道解脱道怎么走了。 七十九、敬奉师长有五事,请说出内容? 答:1. 给侍所需; 2. 礼敬供养; 3. 尊敬爱戴;4. 师有教敕,敬顺无违; 5. 从师闻法善持不忘。 八十、柔软心的重要性和展现是什么? 答:只有心柔软下来,才能够体悟到无常法印、才能见到法。 心不柔软,无法体悟无常法印,修行无法走在出世间法上。 有柔软心的展现是:有恭敬心、虚心、真心、诚心,有灵活性。 八十一、没有柔软心的展现是什么样? 答:心是僵硬的、死板板的,我慢十足。 外在的展现是,脸色难看,不会微笑,说话生硬,自以为是,好批评、指责别人,为人处事没有灵活性,觉得自己比别人强。 八十二、真正的善知识是什么样? 答:协助你依法不依人;协助你独立;协助你亲自去体证宇宙人生的真理实相;协助你去看到大自然中活生生的(佛)法;协助你回归法界,而达到解脱自在。 八十三、怎样才能解脱自在呢? 答:一定要从各种角度——五阴、六界、六入处,也就是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现象界里面,体悟到无常、无我;体悟到空,才能解脱自在。 八十四、什么是真正的礼佛? 答:真正的礼佛是体证到空、体证到涅槃、体证到无为而解脱自在。 八十五、怎样辨别修行法门的优劣? 答:人的根性不同,法门自然不同。 但有一个共同的参考标准。 你所采用的修行方法:1. 能否让你的心静下来;2. 能否帮助你增加快乐,减少烦恼;3. 能否帮助你见法,了悟真理实相。 增补:60、佛陀讲的法,是属于佛教所专有的吗? (92页)答:佛陀讲的法,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宗教或宗派,因为这些都属于众生共同的问题,不管信奉任何一个教派,众生都是共同存在这些问题的。 61、如何理解“阴持入诸种,皆悉观无常”的意义? (94页)答:详细解析是:阴:代表五阴或称五蕴。 指色、受、想、行、识。 “持”:代表六界,地、水、火、风、加空等于识。 “入”:代表六入处,眼、耳、鼻、舌、身、意入处。 阴、界、处用“持”来代表,衬托出六界中的四界地水火风,大地所承载着所有的动植物及一切众生的生命,生命能够存在,背后都由四界支撑着。 阴持入诸种,皆悉观无常,就是不管你从阴、界、处那个角度去看,都要看到无常。 就是把我们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实相做解析,不管你从哪个角度入手,都能够见到第一个无常法印。 62、怎样正确认识神通与特异功能? (95页)答:神通一是不究竟,不过是雕虫小技而已。 二是神通只能是修行的副产品,拔萝卜时必然多少带出一些泥土。 三是神通只能作玩意儿,不可盲目迷信,不可有好奇之心。 四是佛不允许用神通度众生。 就神通而论,外道也会有神通,如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但外道没有漏尽通,所以佛不允许用神通度众是有道理的。 63、定业不可转这句话对吗? (96页)答:这个说法不对,大家不要被种种的业力说束缚住了,你认为自己命苦、业力重,那是因为你抓着过去很多的包袱不肯放,只要你能放下,随时归零,身心能柔软,你就有无限的可能。 回到当下来,好好的体会法义,好好的去现见法,你今生今世就可以解脱自在。 发布时间:2025-04-04 14:11:44 来源:素超市 链接:https://www.suchaoshi.com/content-27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