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智谕法师:随缘不动心 内容: 1986年第二期第一天今天是佛七第一天,要和大家讲,随缘不动心,不动心随缘。 大家来打佛七,难免一时间不适应。 因为环境和生活条件,一切都是生疏的。 不过你要学随缘。 随缘了就能不动心。 监香的纠正你的时候,不要起紧张心,也不要起烦恼心,这叫随缘不动心。 你千万可不要因监香的以纠正你,就发肚子火:“好吧! 算我倒霉,遇上你,谁叫我来打佛七呢? 师父说过,要随缘嘛! 算了,我随缘算了,忍下来算了! ”这个不叫随缘,这叫生烦恼。 监香纠正你的时候,心不动,一切听监香的纠正。 这才叫随缘。 随缘是不胜烦恼,不紧张,也不起兴奋心。 或者有人说:“打佛七应起欢喜心,有了兴奋心不是很好吗? ”不,那并不好。 因为兴奋过后,情绪一定低落,欢喜过了情绪也会低落,不如清净心、平等心能如如不动。 所以大家要随缘不动心,不动心随缘。 随缘这个法门,对我们修学念佛有很大用处。 你遇到危急的时候,或者病痛的时候,一切随缘,不动心,那你就可得大受用。 反之,如果危急的时候心慌意乱,病痛的时候大哭大叫,你的心散乱了,必将增加你的痛苦,更谈不上往生了。 念佛的功夫,除平时得受用外,最重要的就是用在那生死一刹那之间。 那一刹那之间不失正念就得往生,“临终西方镜、分明在目前。 ”要是心一乱,不能随缘,就没有这种情景了。 因此,我们修学念佛的人,这个随缘不动心最关重要。 你不能随缘,毛病出在什么地方呢? 出在“我执”。 由于我执心太重,所以不能随缘;由于我执太重,所以起一切烦恼;由于我执太重,所以造一切恶业;由于我执太重,所以堕落三途。 大家应该觉悟,放下我执,求生西方。 我执心一起,有四种烦恼。 四种烦恼是:我痴、我见、我慢、我爱。 由于这四种烦恼,就有所谓“见思烦恼”了。 见思烦恼是凡夫位上的迷惑。 由于见思烦恼生,你才堕落到凡夫位,进入了六道轮回。 由善业因缘可生人天,由恶业因缘堕落三途。 无量劫来我们出不了生死,就因为见思烦恼。 归根结底讲起来,我们不出生死,就是因为我执心重,也就是因为我们不能随缘。 假如大家念佛能够随缘不动心,不动心随缘,那就转凡成圣了。 那么,随缘不动心,不动心随缘,怎么能够办到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持念佛名。 当然,你学参禅,学止观,守戒律,是学其他的法门,都是要你随缘不动心,不动心随缘。 不过最方便的,唯有持念阿弥陀佛名号。 同时,还应知道,阿弥陀佛是已成之佛,我是未成之佛,他有四十八大愿,愿愿度众生。 念阿弥陀佛是二力法门,其他的一切法门都是只靠自力,我们有了自力,更依仗佛力,自然更容易做到随缘不动心,不动心随缘了。 或者有人说:“我虽然念阿弥陀佛,但还是我执心很重,不能随缘,那怎么办呢? ”是的,有些人是会出现这些情况。 这是没有把一句阿弥陀佛念好。 我告诉大家一个办法,你念阿弥陀佛的时候,这一声佛号要发之于心——从真诚心发出来;出之于口——把声音念出去;入之于耳——使自己的耳朵听得清清楚楚,然后还之于心。 这样,保证你一切乱念不起,我执日轻,能够随缘。 不相信你就这样念一声佛号试试。 不过,我还可以告诉大家,发之于心,出之于口,入之于耳,还至于心,还嫌太繁琐,事情太多了一定乱心。 我们可以把这四项归纳成一个,就是把佛号念得至诚恳切,听得清楚。 挺清楚了以后,自然发之于心,出之于口,入之于耳,还之于心了。 这是容易办到的。 还是那句话,不相信你试一试看。 今天第一天,和大家就说了这一要点。 为什么是主要的呢? 大家知道,打佛七要心安神宁。 心安神宁是入道的第一步方法;如若心不安神不宁,不可能入道。 要想心安神宁,一定得处处随缘,所谓随缘不动心,不动心随缘。 要是你能办到这一步,虽在生死之中的娑婆世界,可是你已在西方九品莲华之中了。 这样才叫栖神净土。 今天我略为注意到大家的行动,见到有许多人喜欢东张西望地乱看。 这样会影响你的道心。 你如果低目垂簾,我就不知道你心里是否在打妄想。 因为我是个凡夫,没有神通,不能知道那么多。 不过,当你眼睛乱看的时候,我肯定知道,你的五识和六识俱时炽然而起,一定心乱了。 甚至从你的眼光里可以看出,你是有爱,是有嗔,是顺境所起,是逆境所起。 不管你是爱、是嗔、是顺、是顺、是逆,这些都是生死。 虽然,你把眼睛闭起了、收起来,也不一定是心中不打妄想,不过总要好得多,对你修习的利益是会增加的。 什么原因呢? 因为我们的散乱心是从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而入的。 眼不看,最低限度六根去了一根,再乱,也只有五根乱的了。 而且一般众生最乱心的是眼根。 希望大家念佛的时候,眼不可乱看,以致自乱其心。 如若你不乱看,修行久了的话,你看东西,眼神有一种表现,他有一种智慧之色;反之,你不这样修,你所表现的将完全是凡情。 希望大家注意到! 七天念佛,一开始就要下功夫——随缘不动心,不动心随缘。 现在开始念佛。 发布时间:2025-03-06 13:52:31 来源:素超市 链接:https://www.suchaoshi.com/content-27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