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橄榄核雕的市场趋势及升值空间 内容: 中国的雕琢工艺,无论玉、石、竹、木、牙、角,皆能因材施艺,达到神奇的美学效果。 即使果核,也能出奇制胜,雕出生命或意境来。 不过,与竹木角雕相比,核雕在目前国内藏界还算是冷门。 近年来,虽然也有核雕出现在拍卖场上,但成交价还没有体现出核雕的真正价值。 对于普通收藏者来讲,不妨在此时关注核雕。 核雕古已有之。 明代以桃核雕舟,名家辈出,屡见著录。 魏子敬所记王毅,微雕核舟,复盖竹篷“船舱宽敞,有小窗四扇,可以开闭,右窗刻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为刻划苏东坡、黄庭坚、僧佛印,泛舟赤壁也。 ”。 魏子敬此《核舟记》曾收入我国中学课本。 明代陈贞慧《秋园杂佩》,也记有丘山另一核舟。 不过,明代核雕十分稀少,在拍卖场和古玩市场上都很少出现。 到清代,核雕发展迅速。 清初有人雕念珠108枚,“圆小如樱桃,一枚之中,刻罗汉三四尊或五六尊,立者、坐者、课经者、荷杖者”等“合计之数五百”。 核雕之精如此,故清代士大夫往往以此为饰,随身佩戴;有雕成双层画舫者,人物竟达58名之多。 清代核雕身价较高,2005年6月,在北京翰海春拍上,一件清代核雕先贤人物串估价120万至150万元,最终以132. 4万元的佳绩拍出。 判断核雕的价值可以从刀法、雕工及包浆等方面入手。 好的核雕作品不仅要刀法流畅,核上雕刻的图案毫发毕现,而且要包浆乌光锃亮。 由于制作工艺繁复,流传于世的核雕精品数量较少。 一旦人们认识到核雕的精美和艺术性,相信核雕精品会有一番较强的走势。 不过现在的橄榄核雕刻行业有点乱,有点不可思议,一般玩玩没关系,要是想指望它给你带来增值的话,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工艺虽无价,可也只有有一定欣赏价值的真正的艺术品才值得收藏,那类珍品只有极少一小部份而已,而且市场不多见,通常是在雕刻艺人完工后立即让玩家收藏去了. 市场上的大多属于商品类,只是适宜把玩的玩物而已。 发布时间:2025-01-20 10:36:03 来源:素超市 链接:https://www.suchaoshi.com/content-26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