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体方法师:见灭知灭故 内容: 见灭知灭故“舍利弗言:我今问汝,随意答我。 ” 舍利弗给他这样的照顾跟安慰都对他没有帮助。 这个时候就想在法上给他启发,所以舍利弗就讲了,我今天问你,你随意的回答我。 “阐陀! 眼及眼识、眼所识色,彼宁是我,异我,相在不? ”只要谈到法,就是要让他知道无常、无我,能体会到无我,那你还会说我在受苦吗? 有一个‘我\’难受、难忍吗? 还是要在法上去启发他,所以从六处来明无常、无我。 这个跟佛陀在前一经的引导是一样的。 “阐陀答言,不也尊者,”阐陀当然明白了,这不是我、也不是我所、也不是相在。 “舍利弗复问:‘阐陀! 耳……。 鼻……。 舌……。 身……。 意及意识、意识所识法,彼宁是我,异我,相在不’? ”甚至意识所识的一切法,有没有一个我? 或者是我所? 或者是相在? “阐陀答言,不也尊者”,当然他也明白,他说不,这里没有我。 “舍利弗复问,阐陀汝於眼,眼识及色,为何所见,何所识、何所知故”那麽既然这样子,你对於眼、眼识及眼识所见的色,你的看法是怎麽样? 你所了解的、你所看到的、你所明白的是什麽? “言眼,眼识及色,非我,不异我,不相在,”你今天说不异我、不相在、非我。 你到底是看到什麽? 知道什麽、明白什麽,而认为是非我、不异我、不相在? 舍利弗怕他所说的只是知识的、观念的,可能还不够透彻,就进一步去探讨,为什麽要进一步去探讨? 看到他那麽苦,那麽受不了,那麽想自杀,这个里面一定有问题吧? 要了解他的知见正确与否。 用反问的方式来了解。 你所说的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到底你是看到什麽、体会到什麽、明白到什麽而建立的。 “阐陀答言,我於眼眼识及色,见灭知灭故,”这里很重要,这里就是,要了解他的见地上,在那里体会无我,体会非我、非异我的,你在那里体会的,他就讲啦:我的体会是‘见灭知灭故\’,很重要喔! 这个就是他的见地,这个就是他的入处——他证阿罗汉的地方,见眼眼识及色,非我不异我不相在,今天能知道无常、无我很简单,我只是看到他的灭,见灭知灭。 这几句话划起来,将来你们就知道它的重要,“复问,阐陀汝於耳,鼻,舌,身,意,意识及法,何所见何所知故,” 舍利弗就进一步再问:你对於意、意起的意识,跟意识所体会的一切法,你是怎麽样看的呢? 而说它是非我、不异我、不相在。 那进一步问他对於法的看法。 “阐陀答言,尊者舍利弗,我於意,意识及法,见灭,知灭故,於意,意识及法,见非我,不异我,不相在,”一样的,一切法都是见灭,而知道他非我、不异我、不相在。 因为见灭知灭,所以才说是非我、不异我、不相在。 那麽从这里就知道啦,阐陀体证的就是见灭知灭。 发布时间:2025-01-19 11:35:07 来源:素超市 链接:https://www.suchaoshi.com/content-26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