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香道,修身养性韵自来 内容: 面对激烈的竞争,不少都市人一直处于忙碌的工作状态当中,快节奏的生活容易使人躁动不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作为民族文化瑰宝之一的香道文化,则有着安抚神经、舒缓情绪、排解压力的作用。 香道的由来香道是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艺术,通过眼观、手触、鼻嗅等品香形式对名贵香料进行鉴赏和感悟,并在略带表演性的程序中,使人们在久违的仪式感中放松心情。 据专门经营香道用品的紫云堂店主介绍,现代香道是一种以香来修身养性、寻找自我、愉悦身心的有益活动。 好香不仅气味芬芳,使人心生欢喜,还能助人于心旷神怡之中实现镇定。 从古人的香木燎祭,佩香比德,到今天朋友间的品香悟道,香道俨然成为心与灵对话的平台。 一炉沉香,三巡传递,品味的是人生阅历、性灵本质。 沉香养生始于汉代早在先秦时期,香料就被广泛应用于生活。 从达官贵人到普通百姓,都有随身佩戴香囊和插戴香草的习惯。 到了西汉中期,西域、南亚的香料传入中原,深得皇室贵族喜爱。 据君辉逸和店主介绍,西晋张华在《博物志》中记载:汉武帝时,西域小国进贡沉香,起初皇帝觉得香品普通,对献香的使者不太待见,后来发现沉香有治疗时疫的奇效,焚烧之后,香气三月不散,驱瘟避瘴。 沉香养生从此在汉代贵族阶级间流行,并形成了用香道养生的规制。 汉朝末年瘟疫蔓延,使当时六千万人口急剧下降至不足三千万人口,医圣张仲景以药香为组方、以《伤寒论》为指导,挽救了一次大灾难,这是史料中关于香道养生疗法最著名的记载。 鼎盛时期随处可见经历了隋、唐、宋,药香已与中国传统的汤、膏、酊、丸、散等中药疗法并驾齐驱,大批优秀的中医不断研究以沉香为主配伍的方剂,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宋代著名医学典籍《苏沈良方》中都有关于香道养生的详细记载。 在一代代中医学者的努力下,香道养生文化逐渐形成完整体系并得以广泛应用。 在香道发展鼎盛时期,用香成为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生活中随处可见香的身影。 街市上有香铺、香人,酒楼里有随时向顾客供香的香婆。 动手来品香香给人的感觉是优雅的,起香后,云烟袅绕多姿,让人除却烦忧。 早在宋代,好香者为了使香便于点燃,研究出将各种香材研磨成粉后混合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为合香。 合香粉末可以用模子压印成固定字形或花样,然后点然,循序燃尽,这种方式称之为香篆。 香篆又称印香、百刻香,印香篆的模子称为香篆模。 今天我们特地请到香道师小唐为我们介绍一下香篆。 如何选香香道师小唐介绍,上好的香料主要有檀香、沉香、龙脑香、麝香等,品味香气是最直接也是较为可靠的鉴别方法。 由于不同的香味风格各异,没有统一的鉴别方法,但品质较好的香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清新爽神,久用不会头晕;愉悦身心,不会使人心浮气躁;浓淡适中,深吸不觉气味刺鼻。 用天然香料做的香,能让人感觉到芳香中透出的轻微涩味和药材味。 此外,较好的熏烧类香料烟气浅淡,为青白色,也有些微烟或无烟。 线香和盘香则可以掂掂它们的重量,一般来说,分量过轻的质量较差。 准备工具香灰、灰压、阔口香炉、香匙、香篆模、香粉等。 制作过程铺灰:铺灰是制作香篆的第一步,也是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 铺底香灰压是关键,用灰压把香灰压紧实、压平整,最好在压好的香灰上铺一层用过的香灰,再用香压轻轻地压一遍。 打籇:将香籇模平放在铺好的炉灰上,用香匙将香粉盛在模子上,轻轻晃动使模子被填满,然后轻轻向上提起模子。 燃籇:在图形或字样的一端点燃香籇,依次燃尽。 注意事项1、用来打香篆的香炉或熏炉应该宽大一些。 2、香粉要尽量放在密封的容器内。 3、香灰用后要用密封袋封存,隔绝空气以防受潮。 使用香灰前,如发现潮湿,可点燃一块香炭埋入灰中以驱散潮气。 发布时间:2024-11-22 11:29:37 来源:素超市 链接:https://www.suchaoshi.com/content-25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