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雪漠:作家需要智慧的修炼 内容: 作家需要智慧的修炼◎韦小红(《甘肃日报》记者):一个作家,面对生活,首先应该关注什么? ●雪漠:相较于生存状态,我更愿关注人的灵魂和信仰,以及产生这种灵魂的文化土壤。 因为灵魂是文化的产物,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灵魂。 我喜欢透过一些表面现象,看一些深层的东西。 当这个世界都惊奇于某种现象的时候,我询问的却是“为什么会这样”? 它的产生有没有更深层的原因? 有哪些文化土壤? 我关注这过程,反倒忽略了结果。 但这种关注,对作家的要求比较高。 它必须要求作家站得很高,必须证得一种智慧。 “智慧”这个词,和“知识”,和“聪明”不一样。 它更是一种心灵的东西,是超越理性的直观智慧。 它要求作家不仅仅去“体验”,更需要去“证悟”。 中国文化史上,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有些禅宗大德不识字,但他一当顿悟之后,就能写出非常优秀的诗来,而且境界特别高。 比如慧能,不识字,但他经过修炼顿悟之后,他写的那些偈语就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家也许需要这样的修炼。 至少,应该像禅宗那样,破除执着,感悟出一些独特的东西。 这“感悟”,包括智慧的感悟和文化的感悟。 宗教,不仅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精神。 宗教情绪,是必要的精神素养。 精神上的顿悟,会导致文化上的顿悟。 一个苦行僧,他修啊修啊,形如枯木,色如死灰。 突然,一个偶然的机缘,他豁然开悟。 从此,每朵菊花都朝他微笑,所谓“朵朵黄花尽是菩提,巍巍青山无非般若”。 这时,苦乐已消失,只有安详的微笑。 文学上,也需要这样的“修”。 ——节选《狼祸》跋 发布时间:2024-09-08 14:42:00 来源:素超市 链接:https://www.suchaoshi.com/content-23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