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达摩西来,法脉东传 内容: 达摩西来,法脉东传达摩西来,法脉东传作者简介:苏树华,上世纪九十年代,随元音老人参学。 遵元音老人嘱咐,2000年后,随缘传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门。 若人发心,修持心中心法,如法修行,三五百座,即可打开本来,见到本性。 有缘行者,莫失良机。 佛教东传,像法兴盛,执着名相,未及真义。 梁魏之时,达摩西来,一字亦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达摩心法,原是不可传、不可得、唯可悟的自性本法,是三世诸佛的真身,是大地众生的真面,唯福德、智慧具足者,方可直下契入,当下了办。 慧可大师问法于达摩大师。 达摩大师云:“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入墙壁,可以入道。 ”[1]“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这是悟前的修行,不是宗门的实际,故曰“可以入道”。 宗门的实际,人人本具,个个不缺,是诸人当下的这个了了常明、一尘不染的无相真心。 这个具足万德的无相真心,这是一个“原本的真实”,非假人为而成,唯可返观自见。 教下千言万语,只为诸人识得这个“原本的真实”,回归这个“原本的真实”。 宗下不拐弯子,不兜圈子,直指人心,当下契入。 慧可大师随达摩修行,共有九年。 九年之中,只做歇下的功夫,歇下世俗的妄想,歇下佛法的妄想,歇下一切妄想。 用儒教的话说,就是格物的功夫,格去心中的人欲,格去心中的烦恼,格去心中的妄想,乃至格去心中的佛,格去心中的法,只格得个精光精光,一物亦无。 这时,达摩一喝,同时一指,慧可便当下见性,实现了以心印心的法脉传承。 此一法脉,达摩传慧可,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弘忍传惠能,便有了中国禅宗的祖师传承。 道信门下,除了弘忍大师之外,旁出一支,乃懒融禅师的这一脉。 正出旁出,一脉相承,祖统法统,一味相同。 到了六祖门下,不传衣钵,不立七祖,有道自弘,任其千灯千照。 六祖门下,经历数代,成五家七宗,遍地开花之繁荣。 达摩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后代祖师,以心印心,心心不异。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名之为禅,亦名佛心宗。 禅宗之禅,非六度之禅。 六度之禅,乃入门方便,唯有临门一脚,破门而入,堪称禅宗之禅。 禅宗之禅,诸佛心印。 诸佛心印,众生真面。 禅宗之禅,佛之妙体。 佛之妙体,一尘不染。 六度之禅,有出有入,有成有坏,乃入门方便。 禅宗之禅,无出无入,无成无坏,乃万法之源。 释迦拈花,迦叶微笑,辗转四七,至于达摩。 达摩西来,六代相传,至于惠能,此是祖师禅时代。 惠能之后,不立七祖,有道自弘,此是禅机时代。 再至后来,拈古评唱,作诗作偈,此是拈颂时代,亦名文字禅时代。 再至后来,禅师抛出个疑情,令学人透又透不过、放又放不下,剿绝学人的情识,令人见性,此是参禅时代。 祖师时代,朴实无华,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禅机时代,或棒或喝,或予或夺,令人于光皎皎、赤裸裸处觌面相见。 拈颂时代,披露公案大义,演唱禅门心要,令诸学人,借古人的公案,证得自心实相。 参禅时代,禅师抛出个关橛子,使学人既透不过,又放不下,如钻牛角尖,锁住学人的妄想情识。 如此用功,久久功深,根尘脱落,本来面目,自然现前。 或直指,或顿夺,或拈颂,或参究,方法虽殊,宗旨不别,皆是令人识自本心,见自本性。 不立次第,直超顿入,无生死可了,无涅槃可得,此是理体上而言。 若就事相上而论,未悟之前,有生死可了,有涅槃可得,故作种种功夫,直至根尘脱落,真心现前。 这时,若是认出了这个妙明真心,便是到了无为之地。 悟了之后,习气尚在,故当绵密观照,自我保护,不逐境迁,不随妄动,若有触犯,凛然一觉,将它觉破,即是禅宗悟后的真功夫,亦名禅宗悟后的牧牛行。 心无南北,法无顿渐。 根有浅深,悟有迟疾。 一旦悟时,则与诸佛祖师同一鼻孔出气也。 [1] 《少室六门》。 第四十八册,第三七〇页上。 发布时间:2024-08-28 09:54:47 来源:素超市 链接:https://www.suchaoshi.com/content-23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