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五卷 第一章 诸佛一路涅槃门 内容: 第五卷 第一章 诸佛一路涅槃门《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阿难白佛言世尊。 如来虽说第二义门。 今观世间解结之人。 若不知其所结之元。 我信是人终不能解。 世尊我及会中。 有学声闻亦复如是。 从无始际与诸无明俱灭俱生。 虽得如是多闻善根名为出家。 犹隔日疟。 唯愿大慈哀愍沦溺。 今日身心云何是结。 从何名解。 亦令未来苦难众生。 得免轮回不落三有。 作是语已普及大众。 五体投地雨泪翘诚。 伫佛如来无上开示。 尔时世尊怜愍阿难。 及诸会中诸有学者。 亦为未来一切众生。 为出世因作将来眼。 以阎浮檀紫光金手摩阿难顶。 实时十方普佛世界六种振动。 微尘如来住世界者。 各有宝光从其顶出。 其光同时于彼世界。 来祇陀林灌如来顶。 是诸大众得未曾有。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 俱闻十方微尘如来。 异口同音告阿难言。 善哉阿难汝欲识知俱生无明。 使汝轮转生死结根。 唯汝六根更无他物。 汝复欲知无上菩提。 令汝速登安乐解脱寂静妙常。 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阿难虽闻如是法音心犹未明。 稽首白佛云何令我生死轮回安乐妙常。 同是六根更非他物。 佛告阿难根尘同源缚脱无二。 识性虚妄犹如空花。 阿难由尘发知因根有相。 相见无性同于交芦。 是故汝今。 知见立。 知即无明本。 知见无。 见斯即涅槃。 无漏真净。 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 而说偈言真性有为空 缘生故如幻无为无起灭 不实如空花言妄显诸真 妄真同二妄犹非真非真 云何见所见中间无实性 是故若交芦结解同所因 圣凡无二路汝观交中性 空有二俱非迷晦即无明 发明便解脱解结因次第 六解一亦亡根选择圆通 入流成正觉陀那微细识 习气成暴流真非真恐迷 我常不开演自心取自心 非幻成幻法不取无非幻 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 是名妙莲华金刚王宝觉 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 此阿毗达磨十方薄伽梵 一路涅槃门于是阿难及诸大众。 闻佛如来无上慈诲祇夜伽陀。 杂糅精莹妙理清彻。 心目开明叹未曾有。 阿难对佛说:“我能够明白佛这个时候讲的都是究竟层次之下的可以说是属于第二义的法义,属于因地修行层面的法义。 但是就我观察现在世间需要解开绳结的众生,如果不知道根源,不知道绳结的结法,我相信这个人就一定不会解开绳结。 ”“同样的道理,直到目前,我以及在场的这么多还处于学习阶段的声闻弟子们而言,从无始以来,我们都是跟随着那些无明烦恼一起生生灭灭,虽然现在也成熟了声闻的善根,得以随佛出家修行,但就好像隔日才发作的疟疾一样,好像现在有些清净明白,但是很快又会陷入迷乱之中。 ”隔日疟,这个非常形象地描述,很好地说明了阿难自己的现状,见地时高时低,没有定见,正因为没有定见,因此也就不会有真正的修行行为作出,一切的一切,全部都流于口头言说,并没有真正的明白佛的法义。 现在阿难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能够明白地当众讲出来,这已经算是阿难很大的一个进步了。 阿难接着说:“请佛大慈大悲,今天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到底为什么我们的身心会形成这样的结缚? 到底需要怎么样的解开? 不但能够让我和今天在座的有学声闻能够得到利益,也能够对未来的处于烦恼苦难之中的众生,也能够带来利益,让他们得以出离轮回,以后也不再堕落三有。 ”阿难说完这段话之后,无数在场的大众都和阿难一起,恭恭敬敬地五体投地,泪流满面地礼拜释迦牟尼佛,然后都静静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等待佛的开示。 这个时候,佛非常感叹非常哀怜阿难、在场的有学声闻,以及为了能够给未来学佛的学人和一切众生,能够标示出出世之因,能够打开正法之眼,就伸出健康的紫金色手臂,给阿难摩顶安慰。 就在这个时候,十方世界佛陀刹土同时出现了六种震动,所有住持佛土的微尘数量一样的佛陀,都各自从自己头顶,放射出百宝之光,而这些光芒,同时从无数无量的佛土,来到了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正在讲法的祗园,来给释迦牟尼佛灌顶。 所有在场的大众,都目不转睛地看着这种异相,都十分惊讶于这个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景象。 同时,阿难和在场的大众们,都同时听到了十方三世一切佛陀,不约而同、异口同声地对阿难说:“太好了! 阿难! 你今天想要明白你从无始以来的无明烦恼,想要知道让你一直轮回生死的最根本结缚,我老实告诉你:根结就是你的六根,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他别的什么东西了;今天你如果想要证得无上圆满菩提果位,获得寂静安乐解脱自在玄妙恒常的本性,也只有依靠六根,别无他物! ”也就是说:让众生飘转于轮回之中的根源,让众生能够证的解脱的根源,原来是同一个,都是众生自己的六根。 阿难听到十方如来这么异口同声地说法,心中还是没能明白,就上前合掌恭敬闻释迦牟尼佛说:“为什么说让我轮回受苦的,和令我寂静解脱的,都只是六根,不会是别的其他什么东西呢? ”佛对阿难说:“阿难,六根和六尘,都是同样的根源,结缚和解脱,也从来不是独立的两个,你的见闻觉知的识性,本来就是虚妄的,好像病眼所见虚空中的花色一样。 阿难,因为虚妄六尘的存在,才让你产生了虚妄的识性;因为虚妄的六根的存在,才让你产生了种种相的认知。 其实种种相,和你的见性,根本就没有实际存在的体性,犹如你将三根芦杆交叉依靠,就可以站立起来一样,三根芦杆互相作为因果为存,其实并不存在三根芦杆合一的真实存在。 ”“因此现在,当你明白认为见性存在的时候,你的这个明白认知,其实就是无明烦恼了;当你明白认知见性并不是真正存在的时候,也就是涅槃,也就算无漏,也就是真正的清净了。 在这里面难道还需要别的什么东西吗? ”这个时候,佛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这段内容,就说出了以下的偈句:真性有为空 缘生故如幻无为无起灭 不实如空花言妄显诸真 妄真同二妄犹非真非真 云何见所见中间无实性 是故若交芦结解同所因 圣凡无二路汝观交中性 空有二俱非迷晦即无明 发明便解脱解结因次第 六解一亦亡根选择圆通 入流成正觉陀那微细识 习气成暴流真非真恐迷 我常不开演自心取自心 非幻成幻法不取无非幻 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 是名妙莲华金刚王宝觉 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 此阿毗达磨十方薄伽梵 一路涅槃门认为真性有为时,有为还是空,因为有为属于缘起法,认为真性无为时,无为还属幻,因为无为无起灭灵动,我们依靠虚妄的言语,想要显出真实,其实均属虚妄,连真实不真实都谈不上,又哪里来的能见和所见呢? 就连能见和所见之间都没有真实存在,当然就像交芦了,结缚和解脱都是同一根源,佛与凡夫也不会属于异路,你看那交芦的本性,既不能说是空,也不能说是有啊,迷乱痴暗就是无明,当你明白了也就是解脱了,解开绳结时要一个个来,当六结全解开时,连一都没有了,在六根中选择优根,只要能一门深入,自然可成正觉,阿赖耶识微细玄妙,种种习气犹如瀑流,此中真与非真难以言诠,为免更增混乱,我常不讲,当自心执取了自心时,本来非幻化的本性,就出现了幻化,当自心不执取时,没有了非幻化的本性,又何来非幻化呢? 当幻法不存在的时候,这就是妙莲花了,这也就是金刚王觉性,也就是如幻的正定,一弹指间就可以超越无学,这个智慧法门,就是十方一切诸佛,唯一的涅槃门径。 阿难以及在场的大种,听到佛的这个偈句之后,都对其中所蕴含的深刻法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都好像打开了心中的眼目一样,焕然一新。 发布时间:2024-08-25 09:58:01 来源:素超市 链接:https://www.suchaoshi.com/content-23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