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五卷 第八章 二十五圆通法门(五) 内容: 第五卷 第八章 二十五圆通法门(五)《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瑠璃光法王子。 即从座起。 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我忆往昔经恒沙劫。 有佛出世名无量声。 开示菩萨本觉妙明。 观此世界及众生身。 皆是妄缘风力所转。 我于尔时观界安立观世动时。 观身动止观心动念。 诸动无二等无差别。 我时了觉此群动性。 来无所从去无所至。 十方微尘颠倒众生同一虚妄。 如是乃至三千大千。 一世界内所有众生。 如一器中贮百蚊蚋啾啾乱鸣。 于分寸中鼓发狂闹。 逢佛未几得无生忍。 尔时心开。 乃见东方不动佛国。 为法王子事十方佛。 身心发光洞彻无碍。 佛问圆通我以观察风力无依。 悟菩提心入三摩地。 合十方佛传一妙心斯为第一。 虚空藏菩萨。 即从座起。 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我与如来定光佛所得无边身。 尔时手执四大宝珠。 照明十方微尘佛剎化成虚空。 又于自心现大圆镜。 内放十种微妙宝光。 流灌十方。 尽虚空际诸幢王剎。 来入镜内涉入我身。 身同虚空不相妨碍。 身能善入微尘国土。 广行佛事得大随顺。 此大神力由我谛观。 四大无依妄想生灭。 虚空无二佛国本同。 于同发明得无生忍。 佛问圆通我以观察虚空无边入三摩地。 妙力圆明斯为第一。 弥勒菩萨即从座起。 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我忆往昔经微尘劫。 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明。 我从彼佛而得出家。 心重世名好游族姓。 尔时世尊教我修习唯心识定入三摩地。 历劫已来以此三昧事恒沙佛。 求世名心歇灭无有。 至然灯佛出现于世。 我乃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 乃至尽空如来国土净秽有无。 皆是我心变化所现。 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识故。 识性流出无量如来。 今得授记次补佛处。 佛问圆通。 我以谛观十方唯识。 识心圆明入圆成实。 远离依他及遍计执。 得无生忍斯为第一。 这个时候,琉璃光法王子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身来,顶礼佛陀之后,报告佛说:“我回想起在过去久远劫之前,有佛出现于世,佛号名为无量声。 无量声佛教导众位菩萨要运用自己的本来觉了澄明之性,谛观整个的外部世界和众生的身体,全部都被虚妄幻现的业缘风力所左右,不断地轮回苦海之中。 我在那个时候,就仔细地观察和思维世界是如何存在的? 仔细的观察和思维这个世界的变化不定,仔细的观察和思维众生身体的动态和静止,仔细的观察和思维自己心中的起心动念,所有的这些变动性,全部都是一个性质,根本没有任何的不同。 而且我也明白了所有的这些动态的本性,根本就找不出出现的根源,也找不出最后消失的地方,乃至于十方微尘世界和处于颠倒之中的一切众生,全部都是虚妄的幻相存在。 就连三千大千世界,每一个世界中的所有的众生,就好像集中在一个容器中的无数蚊蚋一样,不停的吵吵嚷嚷,动个不停,哪怕是在方寸之心中,也是从来都没有一个停息,永远都动个不停。 可是这所有的风大特性的动态,也是虚妄的幻相。 就这样,我在值遇无量声佛之后的不久,就证得了无生法忍。 当时就得以心性大开,亲眼见到了东方不动佛,还成为了不动佛前的法王子,进而能够承事十方一切诸佛,身心通彻光明,再也没有任何的障碍。 如果佛要我来选择圆通门径的话,根据我的经验和证悟,我认为通过观察风大毫无所依的本性,进而能够证悟菩提真心,进入三摩地正定,从而能够和合于十方一切诸佛一味的心法,应该是最上的入手路径。 ”琉璃光法王子推荐的是风大种谛观空而无依的法门。 虚空藏菩萨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身来,顶礼佛陀之后准备向佛报告自己的心得。 虚空藏菩萨,因此菩萨含藏一切的智慧功德如虚空,故称之为虚空藏。 《千手经》中说:“当知其人虚空藏,常以空慧观众生故。 ”《大集经十四虚空藏品》中说:“何因缘故名虚空藏? 佛告速辩菩萨:善男子! 譬如大富长者多诸民众,无量库藏财宝充满,能行布施,心无悭吝。 若行施时,贫穷往者,随意所须,开大宝藏,悉能给与,彼诸众生皆得适意。 长者施已,心喜无悔。 善男子! 虚空藏菩萨亦复如是。 (中略)得如来神足力故,于虚空中,随众生所须,若法施若财施,尽能施与,皆令欢喜。 ”另外有说日月星,为虚空藏菩萨的化身。 所以如果要修行虚空藏菩萨法门的话,就可以向日月星祈祷。 《虚空藏菩萨经》中说:“后夜向东方烧香,请明星曰:明星明星,汝今初出,照阎浮提,大悲护我,可为我白虚空藏菩萨。 ”《虚空藏菩萨神咒经》中说:“明星出时,从座而起,向于明星说如是言:南无阿喽那。 南无阿喽那。 愿以大悲白大悲虚空藏菩萨。 ”虚空藏菩萨报告佛说:“想起当年我在定光佛前,得到无边大身成就,那个时候,我自己手执四大宝珠,宝珠放射无量光明,照彻十方微尘数量的佛土,佛土又刹那间化成虚空。 然后从我的心中,化现出一个大圆镜,放射十种不可思议微妙的光明,这个光明照耀着十方,尽虚空所有的佛土世界,全部都在镜中清晰显现,也等于涉入我自己的身中。 由此,我就明白了自己的身和虚空二者,其实互相并不妨碍,我的身能够进入微尘数量的佛土,在各个佛土中都能够毫无障碍地进行修行佛事。 像这样的大神通大威力,都是来自于我对于四大根本没有真实存在的所依,都只是虚妄幻相的生生灭灭而已的谛观。 我能够明白所有一切的幻相,其实本质上和虚空毫无二致,也和一切的佛土无二无别,在这种同等合一之中,我证得了无生法忍。 如果佛要我选择圆通门径的话,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和证悟,我认为通过仔细地观察和思维虚空的无边无际的本性,就可以逐渐深入三摩地正定,逐渐就可以获得圆满的神通和证悟。 这就是最上的入手路径。 ”虚空藏菩萨推荐的是空大种谛观无边无际的法门。 弥勒菩萨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身来,顶礼佛陀之后,准备向佛报告自己的心得。 弥勒菩萨,弥勒是姓,意思是慈氏。 《法华嘉祥疏》中说:“弥勒,此云慈氏也。 过去值弥勒佛发愿名弥勒也。 出一切智光仙人经,弥勒昔作一切智光仙人。 值慈氏佛说慈心三昧经,故曰慈也。 华严经云:初得慈心三昧,故名慈也。 ”名阿逸多,意思是无能胜,没有什么能够超越他。 生于南天竺婆罗门家,现住在兜率天内院,是一生补处菩萨,将来当于住劫中之第十小劫,人寿减至八万岁时,下生此界,继释迦牟尼佛之后,为贤劫之第五尊佛。 弥勒菩萨报告佛说:“我常常想起往昔久远劫以前,有佛出现于世,佛号称作日月灯明。 那个时候我就从日月灯明佛出家修行,但是那个时候的我,一直热衷于世间的名誉声望,并且好结交游走。 那个时候,日月灯明佛传授给我通过修行唯心识定而进入三摩地正定的法门。 从此之后,我就通过这个法门,承事了无数无量的佛陀,以前那个一直追求世间名誉声望之心,逐渐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后来在燃灯佛出现于世的时候,我才在燃灯佛前,成就了非常无上的‘妙圆识心三昧’,从而真正明白了近虚空一切佛土世界,不论什么清净污秽,全部都是我真心的虚妄变化而已。 正因为我已经真正明白了如此的唯心识的真理,因此也就知道了一切诸佛都是从识性中出的根本秘密。 现在我已经得到了佛的授记,成为了即将接任佛位的补处佛。 如果佛要我选择圆通门径的话,根据我的经验和证悟,我认为仔细地观察和思维十方一切世界全部都是识性幻化,逐渐识心圆满澄明,最后就可以真正地进入圆满真实的法性,远离并超越了一切的因缘依靠和妄念计执,得到无生法忍。 这应当就是最上的入手路径。 ”这也就是现在和尚居士每天早晚课诵时念诵的《华严经? 夜摩宫中偈赞品》中的偈句“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的同根同源的法门了吧? 可是是否有人在早晚课诵过程中真正地好像弥勒菩萨这样“谛观”过了呢? 我还没有闹懂呢! 弥勒菩萨推荐的是识大种谛观一切唯心的法门。 唯心,唯识,都讲的是心外无法、识外无境的道理。 《华严经》就集起之义而讲唯心,《唯识论》则就了别之义而讲唯识,其识本质上是一样的道理。 就好像《大乘法苑义林》中说:“识者心也。 由心集起彩画为主之根本,故经曰唯心。 分别了达之根本,故论称唯识。 或经义通因果,总言唯心。 论说唯在因,但称唯识。 识了别义。 在因位中识用强故,说识为唯,其义无二。 ”可是我们在学习唯识论或者唯心论的时候,还要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万法为心造,那么这个心,这个识又是真实存在的吗? 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可能又会让我们陷入了一个人造的海市蜃楼当中去了。 我的答案是:这个心、这个识,也只是方便假立的名词而已,也只是指着月亮的那个指头而已,并不是究竟的本来。 那么,究竟的本来到底如何呢? 你的答案又是什么呢? 发布时间:2024-08-25 09:07:59 来源:素超市 链接:https://www.suchaoshi.com/content-23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