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二卷 第三章 破谬——七破妄心之四 内容: 楞严经白话解 第二卷 第三章 破谬——七破妄心之四四认为见暗名为见内无有是处原文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 是众生身,腑藏在中,窍穴居外。 有藏则暗。 有窍则明。 今我对佛,开眼见明,名为见外。 闭眼见暗,名为见内。 是义云何? 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为不对眼。 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成内。 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室暗中,皆汝焦腑。 若不对者,云何成见。 佛告阿难。 若离外见,内对所成。 合眼见暗,名为身中。 开眼见明,何不见面。 若不见面,内对不成。 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 若在虚空,自非汝体。 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 汝眼已知,身合非觉。 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1。 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注】1即汝一身,应成两佛梵文Buddha,音译佛陀,略称为佛,意译觉者,是有最正确的宇宙观人生观,并能指引众生圆满觉悟的大圣人。 凡夫和圣人本无分别,迷时是凡夫,觉悟则成佛。 如果心在虚空,那么心和身不同一体,觉知的心是一佛,觉知的身又是一佛,便一身成了两佛。 白话解阿难对佛说:“我今又这样思量,众生之身,脏腑藏在里,窍穴开在外,藏则暗,开则明。 我面对佛,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名为见内。 可以这样说吗? ”佛告诉阿难:“当你闭眼见暗之时,这暗境界在你眼前,怎么能说是见内呢? 假设暗就是内,那么,当你处在没有日月光、又没有灯光的暗室内时,室内的一切都是你身内之物了。 如果只是心见,与眼无关,这说不通。 你说开眼见明,你的颜面在明处,而开眼见不到你自己的颜面,也说不通。 假设能见颜面,那么,你心和眼根应在虚空中,不在你身。 眼见颜面,即是见自身,应是眼知,身不能觉。 如果你说眼亦知觉,身亦知觉,即是说你一身成了两佛。 由此可见,你说见暗名为见内,没有这样的道理。 ” 发布时间:2024-08-08 11:24:31 来源:素超市 链接:https://www.suchaoshi.com/content-23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