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星云大师:《八大人觉经》十讲第六讲03 内容: 星云大师《八大人觉经》十讲第六讲03初学菩萨,要想增长智慧,还是要先从广学多闻做起。 广学,就是广为修学戒定慧三学,不要存门户之见,不要恃己排他。 今日一般修学佛法的人叫人除了《阿弥陀经》以外,不要再看其他的经书,参禅的人就叫人不要念佛,这实在与菩萨广学的旨趣相去太远了。 平日,我行脚在各地,时常会有人问我修学哪一宗? 我对这个问题感到难以回答,佛法何必一定要用宗派的眼光来看! 佛法是整个的,‘法门无量誓愿学’,何必要分宗分派自鸣得意! 菩萨不但要广学三藏,并且要多闻正法。 ‘多闻’者,因耳根最利,《楞严经》中说观世音菩萨有耳根圆通,盖因耳比眼胜,耳有三种真实:一通真实,是说眼有障碍即不能见,而耳有障碍仍可听到声音;二圆真实,是说眼只能观看正前一方,而耳能同时听十方传来的声音;三常真实,过去的传到现在,现在的传到未来,这也是耳根的听闻。 修学佛法,广学一切是要紧的,多闻熏习也是很要紧的! 一个自度度人的菩萨,广学多闻,增长智慧,其目的不光是为了自己的解脱,而是为了‘成就辩才,教化一切’给众生大的安乐。 谈到说法度生,最主要是要有无碍的辩才。 ‘辩才’,不是辩论,不是世智辩聪;辩论或世智辩聪,充其量不过是用巧辩折伏对方,菩萨所成就的辩才,是从闻思修智慧中所陶冶出来的。 说到辩才,我们千万不可误认为讲话滔滔不绝就是辩才无碍了。 有时候话讲多了,非但得不到别人的欢喜,反而给人很大的厌恶!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开班教授青年演讲的方法,每人学费十元,一天,一个青年前来报名,交了学费以后,他向苏格拉底说了很多他为什么要学演讲,以及学演讲有什么好处的话,等这位青年讲了好久以后,苏格拉底向他再要十元学费,这位青年很不欢喜的说道:‘别人来学习演讲,你都只收十元学费,为什么要向我再加收十元呢? ’苏格拉底慢言慢语的回答道:‘别人交十元学费,是因为我只教他们如何讲话,现在之所以要向你收双倍的学费,是我不但要教你如何讲话,而且还要教你如何不讲话! ’没有什么事情比讲话噜苏更令人讨厌了,使人没有不听的自由,真苦恼! 在《维摩经》中记载,维摩居士示现疾病,很多位菩萨、罗汉都来老维摩的住处探病,在病榻前,他们讨论起不二法门的问题。 什么是不二法门? 三十一位菩萨对不二法门都表示过意见以后,老维摩就问文殊菩萨道:‘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文殊菩萨回答道:‘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文殊菩萨回答后,再反问维摩居士道:‘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时维摩诘默然无言。 这是多么的生动! 多么的善巧! 以无言而言,这是多么无碍的辩才! 可见得说法不在言多,难怪文殊菩萨赞叹道:‘善哉! 善哉! 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当然,无言的辩才是语言最高的境界,在《大般若经》中记载著,善说空义的尊者须菩提有一天在山林宴坐,忽觉很多天人在空中散花,朵朵天花,五色缤纷的落在须菩提的身上,须菩提就问道:‘什么人在散花呀? ’‘尊者! 我是天帝释,因为你善说般若空理,我特来散花供养。 ’‘我默然宴坐,本无有说。 ’须菩提尊者回答。 ‘你既无说,我亦无闻。 ’‘那你为什么要散花呢? ’‘无闻无说,是名真说真闻。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成就辩才的菩萨圣者,并不是一天到晚在说食数宝,像须菩提本来没有开口,而天帝释说他般若说得好,无说而说,这才是真正的辩才! 辩才分有四种:一法无碍辩才——指名句文身能诠的教法,于教法无滞;二义无碍辩才——了知教法所诠的教理无滞;三辞无碍辩才——对于诸方言辞,能够通达自在;四乐说无碍辩才——有以上三种辩才的智慧,能为众生乐说自在。 除了菩萨尊者无言说法的辩才以外,像智者大师讲说《妙法莲华经》,三个月的时间才讲了经题的一个‘妙’字;像道生大师在苏州虎丘山讲经,能令顽石点头;像观世音菩萨对三十三种众生,用十九种方便语言说法;像本经的译者安世高法师,能通晓鸟兽的语言,能成就如上辩才,当然就能教化一切众生了。 教化众生的目的,是给一切众生大的安乐。 大乐,这不是说世间的五欲之乐,也不是用美酒、香烟满足你的贪欲,换取你的信仰;所谓‘悉以大乐’,乃是指能令九法界一切众生远离愚痴生死,出三界苦,证得涅槃的究竟大乐。 发布时间:2024-08-05 08:35:29 来源:素超市 链接:https://www.suchaoshi.com/content-23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