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仁达法师:关于修持《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的部分开示 内容: 以下为仁达法师在2007年11月2日的正觉沙龙中针对部分信众的发言给予的开示集录:弘一法师当年答佛学书局一封信:承前惠书,谓今药师如来圣诞,才疑别刊行专号撰文以为提倡近多忙碌未暇撰文,谨拙见如下,以备参考焉,余自信佛法以来,专宗弥陀净土法门,专宗弥陀净土法门,但亦当讲《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讲此经时所最注意者三事:一若犯戒者,闻药师名号已还得清净。 二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而未定者,得闻药师名号。 三现生种种厄难悉得消除。 故亦劝诸缁素应读诵药师功德经,并执持药师名号而于求生东方净土琉璃世界之文,末极详释谓为别被一机也。 今者佛学书局诸贤,欲弘扬药师圣典,提倡求生东方胜愿,大心甚可钦佩,但依拙见,唯可普劝众生诵经,持名,至于求生何处,宜任其自然亦可发心诵药师经并持名号,而与本愿无违。 因经中谓求生极乐者,命终有八大菩萨示路,又东晋译本云,若欲得生兜率天上见弥勒者,亦当礼敬药师琉璃光佛,如是则范围甚广。 可以群机并育矣,略陈拙见,敬乞有以教之幸甚。 印光法师(净土法门的第十三祖师,大势至菩萨再来)《药师如来本愿经重刻跋》佛与众生心体是一,而心之相用则天渊悬殊,由相用悬殊故,其所受用者,亦复天渊悬殊也。 佛则唯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渡脱众生为怀,了无人我彼此之心,纵度尽一切众生,亦不见能度所度之相,故得福慧具足。 为世间尊,众生则唯以自私自利为事,虽父母兄弟之亲,尚不能无彼此之相,况旁人世人乎哉,故其所感业报。 故其所感业报,或生贫穷下贱或堕三途恶道,即令戒善禅定自修得生人天乐处,但以无大悲心,不能直契菩提。 以致福报一尽,仍复堕落,可不哀哉。 是则唯欲利人者,正成就其自利,而唯欲自利者,乃适所以自害也,药师如来本愿经者,乃我释迦世尊,愍念此界一切罪苦众生,为说药师如来因中果上,利生之事实,为究竟离苦得乐之无上妙法也。 众生果能发慈悲喜舍之大菩提心,受持此经此咒及此佛名号,推其功效,尚可以豁破无明,圆成佛道,况其余种种果位,种种福乐乎哉,然在佛心固欲以无上觉道,全体授与一切众生,而众生智有浅深,固不得不随其所乐,令彼所求各各如愿也。 须知药师一经及与佛号,并其神咒,即释迦药师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凡至诚受持者,即是以佛庄严而自庄严也。 故玉琳琇国师常持此经,及此佛号,以是禅教律净之总持法门。 故受持者或生净琉璃世界或生极乐世界,待至豁破凡情,圆成圣智,则直契寂光,东西俱泯,而复东西历然。 随愿往生,则与弥陀、药师同归秘藏,是名诸佛甚深行处。 圣聪大师,以心安和尚所书之本,刻板流通,欲令受持者发起正信。 祈简明以告之,又此经系唐玄奘法师所译,其八菩萨但举其目,未标其名,说咒一段,又复缺略。 后之知识,欲令经义完全,故依七佛本愿经,添入说咒一段,共四百二十八字。 依灌顶第十二经,添入八菩萨名,以三经原是一经故也。 须知在昔,贝叶唯属抄写,或有遗亡以致译文全缺互异,后人添入深契佛心,故诸注者咸皆宗之,恐以藏本对校,致生疑虑,故略书缘起,以庆完璧云。 民国十一年壬戍冬月,古莘常惭愧僧释印光谨撰仁达提醒大家注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中的以下几段: “第七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悉得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第九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令诸有情出魔罥网,解脱一切外道缠缚。 若堕种种恶见稠林,皆当引摄置于正见,渐令修习诸菩萨行,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复次。 曼殊室利。 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 行菩萨道时。 所发大愿。 及彼佛土。 功德庄严。 我若一劫。 若一劫余。 说不能尽。 然彼佛土。 一向清净。 无有女人。 亦无恶趣。 及苦音声。 琉璃为地。 金绳界道。 城阙宫阁。 轩窗罗网。 皆七宝成。 亦如西方极乐世界。 功德庄严。 等无差别。 于其国中。 有二菩萨摩诃萨。 一名日光遍照。 二名月光遍照。 是彼无量无数菩萨众之上首。 次补佛处。 悉能持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 正法宝藏。 是故曼殊室利。 诸有信心。 善男子。 善女人等。 应当愿生彼佛世界。 ” “复次。 曼殊室利。 若诸有情。 虽于如来受诸学处。 而破尸罗。 有虽不破尸罗。 而破轨则。 有于尸罗轨则。 虽得不坏。 然毀正见。 有虽不毀正见。 而弃多闻。 于佛所说契经深义。 不能解了。 有虽多闻。 而增上慢。 由增上慢。 覆蔽心故。 自是非他。 嫌谤正法。 为魔伴党。 如是愚人。 自行邪见。 复令无量俱胝有情。 墮大险坑。 此诸有情。 应于地狱。 傍生。 鬼趣。 流转无穷。 若得闻此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 便舍恶行。 修诸善法。 不墮恶趣。 设有不能舍诸恶行。 修行善法。 墮恶趣者。 以彼如来本愿威力。 令其现前。 暂闻名号。 从彼命终。 还生人趣。 得正见精进。 善调意乐。 便能舍家。 趣于非家。 如来法中。 受持学处。 无有毀犯。 正见多闻。 解甚深义。 离增上慢。 不谤正法。 不为魔伴。 渐次修行。 诸菩萨行。 速得圆满。 ” “若昔人中。 曾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 由此善因。 今复忆念。 至心归依。 以佛神力。 众苦解脱。 诸根聪利。 智慧多闻。 恒求胜法。 常遇善友。 永断魔罥。 破无明壳。 竭烦恼河。 解脱一切生老病死。 忧愁苦恼。 ”正如南怀瑾老先生所言,药师琉璃光如来是慈悲济世的。 我们提倡诵《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持诵药师琉璃光如来圣号,就是为了得正见精进,善调意乐。 。。 。。 。如来法中,受持学处,无有毁犯,正见多闻,解甚深义,离增上慢,不谤正法,不为魔伴,渐次修行诸菩萨行,速得圆满。 希望大家不要把药师琉璃光如来和阿弥陀佛对立起来,佛教是不二法门,诸佛菩萨都是一致的,在《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中,释迦牟尼佛号召我们:“诸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等,应当愿生彼佛世界。 ”即东方净琉璃世界。 同时,经中还讲到:“復次。 曼殊室利。 若有四众。 苾刍。 苾刍尼。 邬波索迦。 邬波斯迦。 及余净信善男子。 善女人等。 。。 。。 。愿生西方极乐世界。 无量寿佛所。 听闻正法。 而未定者。 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 临命终时。 有八大菩萨。 其名曰。 文殊师利菩萨。 观世音菩萨。 得大势菩萨。 无尽意菩萨。 宝檀华菩萨。 药王菩萨。 药上菩萨。 弥勒菩萨。 是八大菩萨。 乘空而来。 示其道路。 即于彼界。 种种杂色众宝华中。 自然化生。 ”也就是说,愿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不一定或没有保障的善男子善女人,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便有八大菩萨乘空而来,示其道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因此,我们万万不可以把药师琉璃光如来和阿弥陀佛对立起来,希望大家认真阅读曹魏康僧铠翻译的《佛说无量寿经》里边的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和《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里的药师琉璃光如来十二大愿,认真研究,作一比较,充分理解阿弥陀佛和药师琉璃光如来的慈悲愿心,深入经藏,秉持正法,破无明壳,竭烦恼河,不为魔伴,正见精进,得般若智慧,圆成佛道。 药师咒是药师经里面的一段:“时彼世尊入三摩地。 名曰除灭一切众生苦恼。 既入定已。 于肉髻中。 出大光明。 光中演说。 大陀罗尼曰。 南謨薄伽伐帝。 鞞杀社窶嚕。 薜琉璃。 缽喇婆。 喝啰阇也。 怛他揭多耶。 阿啰喝帝。 三藐三勃陀耶。 怛姪他。 唵。 鞞杀逝。 鞞杀逝。 鞞杀社。 三没揭帝莎诃。 尔时光中。 说此咒已。 大地震动。 放大光明。 一切众生。 病苦皆除。 受安隐乐。 曼殊室利。 若见男子女人。 有病苦者。 应当一心为彼病人。 常清净澡漱。 或食或药。 或无虫水。 咒一百八遍。 与彼服食。 所有病苦悉皆消灭。 若有所求。 至心念诵。 皆得如是。 无病延年。 命终之后。 生彼世界。 得不退转。 乃至菩提。 是故曼殊室利。 若有男子女人。 于彼药师琉璃光如来。 至心殷重。 恭敬供养者。 常持此咒。 勿令废忘。 ”可见诵药师咒有非常殊胜的功德和效用,但是持咒不能代替诵经。 诵经可以让我们明白道理,由解悟进而证悟,得大智慧。 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发布时间:2024-05-26 14:45:54 来源:素超市 链接:https://www.suchaoshi.com/content-21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