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将好风水,捐给学堂 内容:   范仲淹,字希文。 他小时候,父亲就过世,家境非常贫穷。 每天吃一小块粥,勤奋刻苦读书,以天下为己任。 他时常以「读书人应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後天下之乐而乐」来勉励自己。 有一天,他问一位算命先生:「我将来可以当宰相吗?」算命先生回答:「不行!」范仲淹再问:「我能不能成为名医?」算命先生惊讶地说:「你刚才理想那麽高,为什麽一下子降低这麽多呢?」范仲淹回答:「只有宰相和名医可以救人!」算命先生称赞他说:「你有这种仁心,真是当宰相人才!」後来,范仲淹考上进士,做了「秘阁校理」。 他博通六经,许多学者都来请教他,他为他们讲解不倦。 他拿出自己的薪俸来请四方游士吃饭。 儿子们有时没衣服,便穿著游士的衣裳外出,范仲淹也觉得颇自在。 不久,他当了「右司谏」,遇到旱灾和蝗虫害,奏请皇上派遣特使调查救济。 他禀告皇上说:「假如宫中半日没有吃,会怎麽样呢?」宋仁宗产生恻隐之心,命令范仲淹去安抚江淮的灾民。 每到一个地方,就搬出仓库的粮食救济灾民。 他奏请皇上除去政治上十几种弊端,後来做了「参知政事」(为宰相副职,简称「参政」)。 敌军侵犯边陲,他自己请求亲赴边疆。 麟州发生寇匪,许多人请他不要去,他为了修筑旧寨,招服流亡的人,免除他们的租税,并且把酒的专卖权开放给人民经营,河外从此便恢复安宁。 他生性好施,凡是贫穷的亲戚或没亲戚关系的贤者,他都施舍。 当他刚显赫时,他想照顾亲族,力不从心者长达二十年。 从西陲挂帅到参大政後,他常在故乡买千亩良田,号称「义田」,以帮助族人,达到每天有饭吃,每岁有新衣,婚娶凶丧有补助的理想。 他从族里选择一位年老而贤能的人,主持计划和出纳。 有一天,他得到钱氏南园,想要搬去居住。 听到风水先生告诉他:「住在那里,子孙会出公侯卿相!」范仲淹回答:「只有我们一家人独享富贵,不如附近的人都能在这里受教育。 得到富贵的人,岂不是更多吗?」於是,他就把那块地捐献出来兴建学校。 (注)他与富郑公(即富弼)共同管理朝政时,看见监司簿有不才的官员,他便一笔勾消(撤职或资遣)。 宰相富弼说:「一笔勾消很容易,但恐怕被撤职或资遣者一家人会伤心?」范仲淹回答:「让一家人伤心总比让一路的人伤心好吧!」他处理这件事情非常得体,不会以小惠为仁。 他逝世後,皇上号「文正」,并追封他「魏国公」。 他的儿子纯仁也当宰相,纯佑、纯礼和纯粹都是有名的卿侍。 (《德育古监》第五十九页)(注)范文正公曾经认为:命、运、风水、阴德、学问,这五大要素影响人的一生。 由此可知他本人也深信风水是确有其事。 平常人煞费苦心、千方百计去求得风水吉宅,范文正公竟然把它捐献给学堂。 如果他不相信风水,那麽捐出南园还情有可说。 他明明相信风水,又能把好的风水献给大众使用,这是多麽难能可贵与高尚啊! 发布时间:2024-05-24 09:20:07 来源:素超市 链接:https://www.suchaoshi.com/content-21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