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南亭法师:十善业道经讲话 第五讲 内容: 第五讲各位听众! 上星期一讲的缘起分中第三、第四两个小段,他的大概、是说:众生的虚妄心,是没有形像,既不可拿眼睛看,也不可以手去捉摸,只是对著外境的时候,虚妄显现而已。 宇宙万有的生起,都是由于心物的两方,积集起来,也就是因缘和合而有。 因此、世界上、一切的事事物物,只见到因缘的聚散,到底没有谁在作主,既没有能作的‘我\’,也没有‘我所\’有的一切事物。 在表面上看来,世界上虽有种种不平的现象,而实在于其当中,没有一个万能的主体,作为一个能作的作者。 虽然没有一个能作者在作主体,但是世间上的事事物物,只要因缘和合,就不断的在继续生起,而且永无了期,所以这种虽无而有,虽有而无幻化现象,实在微妙得令人难于思议。 今天讲到缘起分中。 乙字下第五段、示应修善因。 经上接著说:‘智者知已,应修善业。 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厌。 ’‘智者\’是有智慧的人,‘知已\’、是已经知道了以上的道理。 ‘善业\’、是合情合理的行为。 ‘以蕴\’、是五蕴,又叫五阴。 蕴者、集聚的意思。 阴者盖覆,或贼害。 蕴有五个:一色、二受、三想、四行、五识。 第一个、色、是颜色的色字,这个色字,包含了青、黄、赤、白的颜色,和长、短、方圆的形色,以及一切有质碍的色,也就是宙宇万有,和我们众生身上的发毛爪齿,骨肉筋血,简单的说来,就是物质。 第二个、受、是领纳或感觉。 我们因为要生存,不断的要与外界接触,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交涉。 因此、在我们本身、就有苦、乐的感觉。 因这些感觉,所以对于乐的环境,就想永远持有;于苦的环境,就想很快的脱离。 因人与人之间,大家都有这种欢迎与拒绝,其间就生出许多损人利己的行为来了。 第三个、想、就是思想。 国家民族的组织,社会秩序的形成,一切学说的产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纷扰,都以这个想、为原动力。 第四个、行、就是行路的行。 我们走路,须要一只脚举起,一只脚放下,不断的举起,不断的放下,才叫做行。 不然,就叫做立,或坐。 所以行字表示了宇宙人生是生生灭灭,灭灭生生,生灭不已的动态。 第五个、识、是知识的识。 佛教讲众生的心,有真有妄,这个识是妄心的总名。 因为妄心有八个,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叫前六识。 还有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 这里且把他当六个识说话,而以第六意识为其主体。 识为思想和感觉的泉源。 综合起来说:第一个颜色的色,是代表了物质,在佛学上叫做色或者物。 受、想、行、识的四蕴,代表了精神,在佛学上叫做心。 一般的说来,世界上的一切,不出精神和物质:在佛学上讲,世界上的一切,不外乎色心二法,或心物二法。 第二蕴、处、界的处界,是十二处,十八界。 十二处、是六根、六尘。 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 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 十八界于十二处中,再加上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识。 这都是色心二法的开合不同,总以色、受、想、行、识的五蕴为本。 如果详细的讲起来,甚是麻烦,所以仍根据五蕴的一句话讲下去。 前面不是讲过吗? 五蕴就是色心二法。 色、代表了我们身体上的发、毛、爪、齿、骨、肉、筋、血。 受、想、行、识,代表了我们的心理。 我们整个的身体和动作,不出乎色心二法。 我们自从集聚这五蕴色、心二法,组合成众生的一份子而后,真心为他盖覆,为他贼害。 真心是清净而光明的,因为五蕴的盖覆、贼害、而形成了染污和黑暗。 身体上的眼泪、鼻涕、大小便利,是多么龌龊啊! 而且寿命短促,形像难看。 经上的‘皆悉端正\’,端正就是好看。 ‘见者\’就是看到你的人,‘无厌\’就是看不够。 我现在再把他连贯起来说一遍:释迦世尊,告诉我们说:有智慧的人,既然知道众生环境的好丑,身体的强弱,相貌的好看不好看,皆是各各随各人过去世所造的善恶业因,而感受到不同的果报,就应该修行合情合理的善业。 由此善业,所感生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所组合成功的这身体,才能一一端正无比,使看到你的人,都不讨厌你,而且欢喜看到你,永远都看不够。 以下讲到缘起分中乙字下第六段、以佛身作证。 经上说:‘龙王! 汝观佛身! 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诸相庄严,光明显曜,蔽诸大众! 设无量亿自在梵王,悉不复现。 其有瞻仰如来身者,岂不目眩。 ’‘佛身\’、是佛的身体。 ‘百千亿\’、是数目之多。 ‘福\’、是福报。 ‘德\’、是道德。 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妙好,所以说‘诸相庄严\’。 ‘光明\’、等于日光月光。 显、是显赫。 ‘曜\’、是照曜。 蔽诸大众的‘蔽\’,是遮蔽的蔽。 ‘诸大众\’、就是在佛座下的四众弟子。 ‘自在梵王\’、是色界初禅天的大梵天,四禅天的大自在天。 因为色界天上的天众,身上都是有光明的,举这两天,以代表色界十八天的天众。 ‘瞻仰\’、就是头仰起来看。 ‘目眩\’、就是眼睛发花。 人们因为修善而感招到好的相貌,那末! 世间上的人,为什么不肯修善呢? 释迦世尊,因而以身作证,乃招呼龙宫的主人龙王说:龙王! 你看吗! 你看我的身体头面,我不是有三十二相吗? 我的眉毛像月初的月亮。 我的两耳垂肩。 我的牙齿细白齐密。 我的双手垂下去过了膝头。 我还有八十种随形妙好。 我怎能一时说尽呢! 我这许多相好,皆是从修福修德而来的庄严。 我不但具有诸相庄严,并且身有光明,光明的显赫照曜的程度,大众中如菩萨、阿罗汉、他们的光明,皆为我的光明遮蔽下去。 色界天上的天众,虽然各各都有光明,但即使有无量亿数的大自在天,大梵天,他们的光明,在我的光明照烛之下,皆显现不出来。 如有普通的众生,拿眼睛去看看如来光明的话,他的眼睛岂不是要发花吗? 各位听众! 这许多话,好像是 释迦世尊自己表示自己的了不起。 我们也佩服 释迦世尊是真的了不起。 因为他从多生多劫以来,牺牲自己,利益众生。 都如他因地中,修布施的时候,曾经舍身救济将要饿死的老虎。 割肉代替被捕的小鸽。 入海取宝、以救济贫乏。 割肉布施将要饿死的产妇。 说法化导一切众生。 种种功德,数不胜数。 而且眼睛的好看,由于目不邪视;手臂的过膝,由于扶持、侍候病人。 一切的相好,无不是从修德行仁而来。 释迦世尊,要我们跟他学习大慈大悲,救人救世的精神,所以以身作则,希望我们见贤思齐,所以招呼龙王,叫他观看佛身。 各位听众! 你们须要健康而端正的身相吗? 如果须要的话,请你们努力学佛! 发布时间:2024-05-15 14:49:01 来源:素超市 链接:https://www.suchaoshi.com/content-21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