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学入门简要:中级课题(二十五) 三十七道品(中) 内容: 中级课题(二十五) 三十七道品(中)四正勤:又称四正胜,策励身口意之中,以此为最胜,即一已生的恶心恶行,急令断除;二未生的恶心恶行,勿念生起;三已生的善心善行,速令增长;四未生的善心善行,速令生起。 四神足:是四种禅定名称,又名四如意足。 谓修此四者,能如意生起神通。 一欲神足,即修道的欲望增进;二勤神足,是精进直前,修行无间;三心神足,是念念专一,住于正理;四观神足,是修观离妄,心不散乱。 五根:所谓「根」,含有二义:一「能持」,如树有根,能持枝叶;二「能生」,如树有根,能生花果。 五根能持诸善法,能生诸善法,故称为根。 一信根:信本具佛性,因而发成佛之愿;二进根:或称精进根,勤求不退,是修行的动力;三念根:念本具佛性,念修道心, 更无他念;四定根:摄心修种种道法,专精一致不散乱;五慧根:修诸善法,而启发智慧。 五力:所谓力,指五根增长,具有大力用。 信根增长,能破疑惑和外道,名信力;进根增长,能破懈怠,使道业成就,名进力;念根增长,能除邪念,住于佛陀正法,名念力;定根增长,能一心不乱,入于禅定,名定力;慧根增长,能破烦恼迷惑,名慧力。 七菩提分:又称为七觉支。 一择法觉支:谓选择有智慧的真理,不选择无智慧的五蕴法;二精进觉支:一心精进,趋向佛道,终不为无益苦行,迷信的宗教而行精进;三喜觉支:修佛教正道,心生欢喜;四轻安觉支:断除烦恼而生轻安,故此一觉支又名除觉支;五定觉支:修诸禅定,不生爱见贪着;六舍觉支:舍弃不实的境界,内心平等无有执取;七念觉支:时时不忘三宝,定慧等名。 若修行时偏向智慧,其心浮燥,则可用除、舍、定三觉支来均匀收摄。 若偏向于禅定,其心昏沉,则可用择、进、喜三觉支,令察而生起。 习题:(一) 四正勤如何能止恶生善? (二) 为什么要修四神足? (三) 五根的「根」有何二义? (四) 把五力的功用列成一表。 (五) 写出七菩提分的名称。 (六) 什么是(A)择法觉支? (B)舍觉支? (七) 什么觉支能对治(A)浮躁心? (B)昏沉心? 发布时间:2024-03-24 12:17:54 来源:素超市 链接:https://www.suchaoshi.com/content-20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