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读诵《圣大解脱经》,所有的贫穷和痛苦都可以遣除。一切获得当中最重要的一个获得。 内容: 一切获得中最重要的获得今天我们继续讲《圣大解脱经》,这部经典的确非常殊胜。 我们在死亡之前有幸遇到这部经典,并且有幸听闻,同时自己可以思维、修行,这对每个人来讲,是一切获得当中最重要的一个获得。 前面讲过,不管是破戒者、邪见者,甚至是造五无间罪的人,遇到这部经典的话,都能遣除一切罪障,并且可以享用三宝的财产。 这是为什么呢? 前面也讲了,其实释迦牟尼佛也是多生累劫中没有遇到这部法,在轮回中流转很长时间,后来遇到这部经典之后,在定光佛面前获得将来成佛的授记。 当然,记载佛陀得授记的经典也比较多,但此处是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来讲佛陀当时所遇到的法门和善知识的殊胜性,主要是说明法的殊胜性。 今天继续讲:善男子。 是故。 大乘经典力施宝藏不可思议。 惠施破戒贫穷依仪宝珠。 善男子。 大乘如大海。 小乘牛迹水。 大乘如须弥。 小乘蚁子城。 大乘如日月。 小乘打失星。 是乘名大乘。 不可思议乘。 容受诸众生。 犹如虚空中。 一切诸乘中。 此乘为第一。 如是大乘者。 超出一切乘。 小乘有限量。 不能度一切。 唯此无上乘。 悉能度众生。 若行此无量。 虚空之大乘。 虚空无有量。 亦无有形色。 大乘亦如是。 无量无障碍。 一切诸众生。 乘于此大乘。 当观是乘相。 广博多容受。 若于无量劫。 说大乘功德。 及乘此乘者。 不可得穷尽。 一切诸乘中。 大乘为最胜。 至心受大乘。 得趣菩提树。 无缚无障碍。 今此无上乘。 能胜下劣乘。 坐于道树下。 观于十二缘。 哀悯众生故。 为说大乘经。 十方诸众生。 若乘大乘者。 亦复无增减。 容受如虚空。 大乘叵思议。 神通大智慧。 是故诸众生。 当勤修集之。 一切诸天众。 天魔及外道。 欲除烦恼缚。 归依于大乘。 具足六神通。 三明三达门。 能坏魔外道。 并及诸邪见。 大乘最为要。 能破诸烦恼。 具足诸善根。 是故大乘力。 其实难思议。 一切世间法。 及以出世法。 有学无学法。 摄在大乘中。 若有众生行恶道。 亲近邪见恶知识。 远离此事归大乘。 若人不乐求大乘。 不能破坏烦恼结。 欲求解脱学大乘。 若有大人解大事。 闻说大乘心欢喜。 当知即是大乘人。 读诵这部经典,所有的贫穷和痛苦都可以遣除善男子。 是故。 大乘经典力施宝藏不可思议:这里说到,佛告诉虚空藏菩萨,像我们这里讲的《圣大解脱经》那样的大乘经典的力量,实际上就像如意宝可以赐予珍宝一样,不可思议。 如果有人给了你如意宝,那如意宝可以赐予一切所需;同样,如果谁得到了大乘经典,那他实际上得到的利益不可思议。 惠施破戒贫穷依仪宝珠:这句话在藏文和汉文当中都比较难懂。 意思应该是这样的,因为这部经典的加持和力量不可思议,对于破戒者而言,经常读诵这部经典就像获得如意宝一样,依靠这部经典,所有的贫困和痛苦都会遣除;还有一些贫穷者,不管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的贫穷者,依于如意宝,依仪宝珠,可以施予清净的戒律,施予财富和富裕等等。 藏文当中“依仪”两个字不明显,但是意义上可以这么说,不管是破戒者还是贫穷者,相当于对他赐予了宝珠一样,原有的缺憾和痛苦都可以摒除了。 恭录自《圣大解脱经讲记》 • 您的每一次转发•   • 都将点亮一盏心灯•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发布时间:2024-02-26 06:00:22 来源:素超市 链接:https://www.suchaoshi.com/content-20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