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迹一、示现 他处现相 内容: 他处现相 ●长安(今西安)城南的灵母谷,有一座惠炬寺。 寺西南有山峰,叫做灵应台。 山上建有一座塔,塔内供观世音菩萨铁像。 菩萨曾在此现身。 《幻异志》●中天竺(今印度)的摩竭陀国,有一座孤山精舍,内有观自在菩萨像,身躯虽小,但神奇灵应。 经常有数人来这里,断食七天甚至一个月,祈求菩萨示现,就可看到菩萨妙相庄严,从像中出来,安慰勉励这些虔诚的信士。 《唐西域记》●宋朝元符二年,天旱。 袁州(今江西宜春)长官王古,在木平山舍利塔祈祷求雨。 岩中放光,看见菩萨身披金色璎珞。 又前往仰山塔,看见泗州大士(僧伽大师),维摩诘(音杰)、罗汉,分列左右。 不多会儿,天下大雨,湿泥沾足。 《佛祖统纪》●明时,郭承炅(音炯),到宁波阿育王寺朝拜佛陀舍利,看见观世音菩萨,头顶小塔,趺(音夫)坐在塔内。 《育王志》●苏州府东面,有东西两座天王寺。 明大历三年,忽然显现炽(音赤)盛光王佛、毗(音皮)罗观音等像。 ●明朝永乐五年,明成祖到灵谷寺观看向日塔影,第二层见红色观音像,左右菩萨四位,侍立拱手,捧香花供养观世音菩萨。 《谈荟》●宋时,僧人灵芝,重建明州(今浙江宁波)五台戒坛。 竣工时,有神人奉三颗宝珠,置放在坛心,屡屡现出光相,或现金色佛,或现六臂观音,或现善财,或现月盖,或现龙神献珠,或现紫竹碧柳。 ●唐时,僧人增忍,读诵《大悲经》,探究寻找四十二臂,到“无畏手”时,心中有疑惑,于是结坛祷请。 虚空中,现出正印双拳,历历分明。 《高僧传三集》●唐时,僧人法常,一次做功课行道时,半夜在佛堂看见观音菩萨从外入室内,停住在空中,身相瑰琦,佩戴璎珞,极为稀有罕见。 《高僧传二集》●宋时,海州(今江苏连云港)朐(音渠)山的贺氏,世代都能画观音像,艺精价高。 有一乞丐,身上疮痍(音移)脓血,污秽得令人不敢靠近,送给贺氏鲤鱼一篮,求画。 贺说:“我家世世代代断绝荤(音昏)腥,你为什么拿这个来污损我家? ”乞丐说:“你所画,并不逼真,我有更好的画本。 ”于是,贺氏赶紧打扫请入,关起门来。 良久,贺去观看,见乞丐现大士真相,金光缭绕。 《高僧传二集》●僧人凤翔,名与楷,在五峰寺礼拜,至诚恳切。 一天晚上,亲得瞻仰菩萨示现。 ●明永乐十五年,政府颁送佛经到南京大报恩寺,寺塔现出五色毫光,千佛、观音、罗汉,妙相汇集。 《皇明通纪》●李林魁,常与十多位同人看戏。 晚上回家,天黑如漆。 忽然,山川大地突放光明。 迎面十余步外,现菩萨宝相,高数十丈。 衣纹璎珞,灿若云霞,月面星毫,异常神彩,映彻世界,净如琉璃。 李林魁一边瞻仰,一边叩拜,口诵佛号不断。 而同行的人,竟然未能看见。 《夜谭随录》●宋时,僧人释普明,在上天竺坐禅三个月。 期满,感得菩萨现身,说菩萨的事迹、来历。 于是,普明撰写《观音本行经》。 编成后,又感见菩萨显现紫金相,携带着净瓶绿柳,在彩云中,很久才消失。 见《本行经序》●张之贵侍御(官名),河南安阳人。 张持诵《观音经》,广行善事。 后来,张子病危,请僧人诵经。 蜡烛中现菩萨像,大众惊叹。 不久,儿子的病就好了。 《南海慈航》●清时,南郭有一位顾善人,家中历来信奉佛法。 康熙丙申年六月十九日,菩萨现像在顾家的竹帘上,仪容俨然,来顾家观看圣像的人,水泄不通。 省庵大师赞叹说:“大士示迹,俯应群生。 寒潭印月,空谷传声。 慈容非小,帘幔非大。 片片真身,尘尘法界。 应缘而来,缘尽则去。 其应维何? 唯诚斯致。 ”《省庵遗书》  发布时间:2023-09-11 09:27:07 来源:素超市 链接:https://www.suchaoshi.com/content-17051.html